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现有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进行了综述,对结构损伤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根据其特点指出了其适用环境和优缺点,最后,对今后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以促进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左熹 《山西建筑》2012,(31):41-43
首先阐述了结构损伤识别与诊断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损伤识别与诊断方法现状,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各种损伤识别与诊断方法,最后提出了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与诊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技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从三个方面,即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机理、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参数和结构损伤的识别算法,分别探讨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易振华 《国外建材科技》2008,29(1):61-64,97
将多尺度小波分析引入到在线结构损伤诊断上来,充分利用其在处理非稳态信号上的优势,从在线监测过程中得到的时程曲线中提取结构的损伤信息。通过编制刚度随时间变化的损伤模拟程序,得到损伤结构的时程反应,提出了相应的损伤指标,从而做到对于结构损伤的确认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定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处理在线结构损伤诊断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矩阵摄动理论中特征值的挠动分析,针对结构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结构的原始模态信息和损伤前后频率变化率对结构的损伤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提出了可用于检测结构内可能出现的多损伤情况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数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尤其对于结构中潜在的微损伤、多损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种新型结构损伤指数,该指数通过计算白噪声激励下结构响应的相关函数得到。在本文中,采用钢框架模型,通过计算其位移响应的相关函数来计算损伤指数。在底层柱设置损伤,考虑四种损伤情况,计算并绘制损伤指数变化率与损伤程度的关系曲线。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指数变化率随损伤程度单调变化,对小损伤敏感,具有一定的损伤判定与标定潜力。  相似文献   

7.
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鑫  凌煜  张熠 《山西建筑》2009,35(27):64-65
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中的损伤变量作了论述,通过单参数及双参数损伤模型的对比分析,重点对现有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建立合适的损伤累积模型,从而估计结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介绍了结构损伤诊断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目前常用的方法 ,并对结构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构损伤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构震害指数是评价某个结构或构件在受到地震作用后破坏状态的无量纲指数,是工程师在地震后对受损建筑做出处理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它分为整体损伤指标和局部损伤指标。大多数局部损伤指标在本质上是累积性的。整体损伤指标可以通过结构所有的局部损伤指标加权平均得到,或是通过比较地震前后结构的模态属性得到。对国际上较常用的震害指数计算模型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分析了这些模型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震害指数今后研究和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检测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山西建筑》2009,35(7):97-98
介绍了基于振动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根据响应数据种类的不同,将基于观测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作了综述,同时指出了损伤识别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从而推广土木工程结构损伤检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