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处理干清粪工艺的奶牛场废水。试验结果表明,进水NH4+-N含量、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是否回流对MBBR的处理效果影响明显,回流比对MBBR的脱氮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进水NH4+-N、TN的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134.4、156.7 mg/L和460.7 mg/L时,在HRT和气水体积比、回流体积比分别为18 h和30:1、2:1的条件下,NH4+-N、T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8.04%、62.38%和75.18%。MBBR工艺可以有效地处理干清粪条件下的奶牛场废水,适应性强且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可回流式生物膜组合反应器脱氮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膜组合反应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回流比(R)对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无回流时,HRT和DO仅对氨氮(NH4+-N)去除影响较大,而对总氮(TN)去除影响不大,硝化液回流后,系统TN去除率明显提高. 在水温为19~28℃、进水COD浓度为208~496 mg/L及NH4+-N浓度为29.5~89.5 mg/L的条件下,当HRT为3 h,O和B段DO分别为3~4和6~7 mg/L、系统回流比为150%时,该生物膜组合反应器对NH4+-N和TN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97%和76.27%,此时系统出水NH4+-N和TN分别为0.43和11.2 mg/L,达到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混合液内回流对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内回流比下的COD、NH4+-N和TN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内回流比可显著提高TN去除率,但超出这个范围则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降低TN去除率,说明内回流比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分段进水A/O工艺相比,TN去除率可从60%多提高到80%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均能稳定达标;该系统在内回流比为100%时可实现低费用、高去除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预处理+A2/O+活性炭过滤处理焦化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的水质特性,提出了"预处理+A2/O+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通过连续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中的COD、NH3-N和TN的去除效果较传统的A2/O工艺更好,COD去除率为83.46%,NH3-N去除率为74.33%,TN去除率为74.69%,SS去除率为74.25%,其中A2/O反应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30小时,最佳混合液回流比为3Q,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组合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邹海明  谢越  王艳  李飞跃 《化学工程》2012,40(4):6-9,22
采用双系统改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应器对玉米青贮渗出液进行除碳脱氮处理,研究了对COD、氨氮、总氮(TN)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气水比(流量比)、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和回流比。结果表明:挂膜成熟后,沸石生物膜反应器对COD和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挂膜23 d后,COD的去除率可以稳定在70%,氨氮去除率可以稳定在80%以上;当气水比为2∶1,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生物膜活性达到最高,COD去除率达到83.4%;有机负荷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有机物质量浓度从160 mg/L提高到280 mg/L时,NH4+-N的去除率由88.6%降为32.7%;回流比对COD、氨氮去除率影响不大,但对TN的去除影响显著,回流比从50%提高到300%,TN去除率从42.3%上升到81.3%。双系统改性沸石BAF反应器明显地改善了玉米青贮渗出液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包胜  张光海  蔡建安 《安徽化工》2010,36(6):58-60,63
采用AAO泥水回流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进水碳氮比(C/N)对COD、氨氮及TN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进水碳氮比(C/N)在12—25范围内,厌氧滤池COD去除率和氨化率分别达到37%和30%;缺氧进水碳氮比(C/N)控制在5.3-11.9范围内,MO泥水回流系统去除COD与氨氮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6%和95.2%;缺氧进水碳氮比(C/N)控制在7.5~8.6范围内,系统具有较好的TN去除率,平均值为72.2%。出水COD和NH3-N均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前置反硝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在不同回流比下,系统对COD、TN、NH3-N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回流比从100%增加到300%时,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有着缓慢的增加,但当回流比增加到400%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开始下降;回流比对TN的去除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回流比有利于TN的去除,当回流比为200%时,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最佳回流比200%下,系统对COD、NH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3%、93.50%和79.79%,出水COD、NH3-N和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70、2.12和11.36 mg/L,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室温下,采用缺氧/两级好氧MBBR—MBR组合工艺对厌氧处理后的垃圾焚烧厂沥滤液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约为7、进水流量1.0 L/d和总回流比400%的条件下,即使沥滤液的NH4+-N高约1 650 mg/L、COD约为6 500 mg/L时,组合工艺对COD、NH4+-N、TN的去除率仍达到80%、99%、81%左右,出水NH4+-N<15mg/L,该工艺能实现对高浓度NH4+-N的有效去除。另外,二级好氧MBBR和MBR中的亚硝氮积累率分别达到90%、80%左右。这两个反应器中亚硝酸菌的数量远多于硝酸菌。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ICEAS反应器处理养殖场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运行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在HRT=12、曝气时间8 h、进水COD为750 mg/L、沉淀时间1 h、回流比100%的条件下,COD去除率84%~90%,NH3-N去除率94%~97%,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内回流比对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生活污水为原水,在常温(25~33℃)条件下采用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能实现短泥龄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相培养,有效降低了回流污泥中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其值小于1 mg·L-1.在进水COD在400~500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13 h,泥龄为5 d的条件下,系统运行高效而稳定,当内回流比在100%~300%之间变化时,内回流比对TN、TP去除影响较大,对COD去除影响较小,NH4+-N的去除基本不受内回流比影响.但从整体上考虑,内回流比为200%时,系统整体除污效果最好,对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88%、97%、73.8%、65.1%.由于反应器存在一定程度的边界效应,时而造成泥区污泥分布不均,降低系统除磷效能.但通过修整反应器,消除或减小边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系统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连续流A2/O工艺对模拟生活废水进行了长期连续实验,考察了低污泥浓度[MLSS=(1500±200) mg/L]下进水负荷与回流比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进水流量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5.03 gCOD/(gMLSS·d)逐渐提高至10.05 gCOD/(gMLSS·d)时,COD去除率≥95%,氨氮去除率由69.59%升高为95%,总氮去除率由53.53%升高到80%;当进水负荷由10.05 gCOD/(gMLSS·d) 提高至20.31 gCOD/(gMLSS·d)时,氨氮去除率下降为50%,总氮去除率下降为40%。通过调节进水COD改变进水负荷,当进水负荷从10.05 gCOD/(gMLSS·d) 逐渐提高到124.11 gCOD/(gMLSS·d) 时,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均>90%,总氮去除率从70%逐渐增加到85%。在混合液回流比分别为300%、200%和100%的条件下,回流比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小,COD去除率≥90%,氨氮去除率≥95%;回流比对总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回流比的增大总氮去除率减小。当内回流比为100%时,总氮去除率最高,达到79.76%。  相似文献   

12.
利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中部曝气和底部曝气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的生物脱氮性能。结果表明,碳源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以及是否回流对BAF生物脱氮效果影响明显,气水流量比和回流流量比对BAF生物脱氮效果有一定影响;进水NH4+-N、TN质量浓度和COD分别为43.11、45.07、29.2mg.L-1时,中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9.04%和78.32%,出水COD为32.4 mg.L-1;底部曝气BAF的NH4+-N和TN去除率分别为98.61%和68.99%,出水COD为28.4 mg.L-1。研究表明,BAF在2种运行方式下可获得良好的硝化与反硝化性能,且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污水为原水,考察了一种分点进水的改良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原水按照6∶4的体积比分别进入厌氧池和缺氧池后,增加了缺氧池的碳源浓度,提高了该系统的脱氮效果。当进水中碳氮质量比平均为6.84、硝化液回流比为200%,CODCr、TN、NH3-N和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7.02、36.39、22.99和4.98mg/L时,出水CODCr、TN、NH3-N和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29、10.70、0.18和0.46mg/L,去除率分别为85.53%、70.60%、99.22%和90.76%。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蒸馏—铁炭微电解—吹脱工艺预处理实际乐果废水的效能进行了研究。保持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为105℃,搅拌速度为100 r/min;铁炭微电解进水p H=3,铁炭质量比为1∶1,气水比为10∶1,反应时间为120 min;吹脱过程p H=11,温度为35℃,气液比为300∶1,吹脱时间为120 min。结果表明,工艺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78.56%,TP的去除率达99.86%,TN、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3.91%、95.91%,B/C由0.08提高到0.32。采用蒸馏—铁炭微电解—吹脱对乐果废水预处理效果较好,有利于后期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制备一定比例的零价铁-碳-铜(MFe-C-Cu)混合填料,耦合A2O生化工艺处理集中式混合化工废水,进行3个月的连续流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集中式化工废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满足该厂接管标准即COD≤500mg/L,NH3-N≤50 mg/L,TN≤80 mg/L,MFe-C-Cu耦合水解酸化对于有机氮氨化率提高15%以上,最终出水主控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相比较原出水水质,COD去除率提高10%,NH3-N去除率提高20%,TN去除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李芳  崔红梅  吕炳南 《化工进展》2012,31(7):1615-1619
采用单轴三级生物转盘(RBC),进行了生物转盘同步去除化学需氧量和氮的试验研究。水温度15 ℃,进水COD浓度为400mg/L左右时,转盘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达到85%左右。控制适宜的碱度,转盘系统氨氮的硝化率在75%左右、总氮(TN)的去除率在50%左右。增设硝化液回流系统后,总氮的去除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回流比为200%时,TN去除率在低温下可达73.87%。实验表明生物转盘对化学需氧量和氮有较好的同步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臭氧氧化-BAC工艺深度处理鲁奇炉煤制气废水,对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工艺的稳定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当臭氧发生器电流为0.5 A,两级反应柱臭氧投加体积比为2∶1时,臭氧氧化对废水COD_(Cr)、色度和UV_(254)的去除效果最佳;适当延长BAC滤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污染物质的去除。稳定运行期间,废水COD_(Cr)平均可从298 mg/L下降到57 mg/L,平均COD_(Cr)去除率为81%;NH_3-N和TN的去除主要依靠BAC滤池中生物膜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平均NH_3-N和TN去除率分别为26%和37%。  相似文献   

18.
生物陶粒MBBR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生物陶粒作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填料,通过试验考察了MBBR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可能性。分析了溶解氧和碳氮质量比对SN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B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在3 mg/L左右时,不仅能够满足硝化作用的需要而且又不严重抑制反硝化作用,NH3-N去除率达到81.45%的同时TN去除率为60.35%;进水碳氮质量比在10左右时,NH3-N、TN去除率分别为81.65%、63.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