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稀土研究的现状及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大、品种全、分布广,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了稀土研究的战略意义;我国稀土工业及研究的现状;国外稀土发展的趋势;我国稀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我国稀土事业的对策等,并希望中国科学院能为建立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测算了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的10个省2000年~2016年间稀土产业的生态效率;并对这些省区进行区域划分,进而分析区域之间的稀土产业生态效率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稀土产业生态效率总体有下降趋势,发展不均衡;各省之间稀土产业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在推动稀土产业生态效率水平提高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稀土产业效率水平提升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稀土产业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稀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分析我国稀土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应用为牵引开展系统研发、把高端技术引进作为中外合作的重要条件、加强稀土基础研究等加强我国稀土产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不仅稀土资源居世界首位,而且稀土生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均居世界第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冶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等,重点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四川氟碳铈矿和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3类主要稀土工业资源的冶炼分离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及其在稀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我国稀土选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稀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深入调研与分析江西省稀土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等基础上,就如何整合优化省内外稀土领域的技术力量、全链条布局稀土产业创新资源、强化科技对稀土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争创国家稀土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等稀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前期稀土产业的过度发展最终酿成苦果,我国目前虽然拥有全球30%的稀土资源,但是按人均资源量计算,已属稀土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以牺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福祉的增长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造成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包钢稀土为例分析了加强公共环境管理对稀土产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稀土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大气、水、土质污染等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经济转型时期,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整合,稀土产业迫切需要向着绿色、环保、高效生产的方向发展。主要对我国稀土行业发展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近几年稀土行业环保治理与成效,对稀土行业环保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内蒙古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是一种遵循大逻辑,顺应大趋势,服务大格局而必须进行的一场改革。该课题对内蒙古稀土产业供给侧改革内容中专利创新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通过专利创新驱动,优化稀土产业发展路径,补齐短板,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稀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包头是稀土之都,稀土资源较为丰富,进一步加快包头稀土产业发展,不仅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同时对全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现实条件下,加快稀土产业经济发展,对提高国家竞争力,打破贸易壁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了加快发展稀土产业的现实条件,着重从包头比较优势出发,选择稀土产业作为包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尹桦  李琅 《科技广场》2011,(12):47-52
本文阐述了稀土永磁产业的概念、市场细分和特征,分析了国内外稀土永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省稀土永磁产业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划分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工具,并可视化展现政策工具的演化路径,对于优化中国光伏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将1994-2019年的总共253份国家层面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划分为供给型、环境型与需求型三种政策工具,以可视化的桑基图动态分析三种政策工具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工具逐渐由供给型向环境型和需求型转变,并且三种政策工具间具有相互协同效应和高度的灵活性。基于对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工具的分析,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俊周  杨祎 《科研管理》2019,40(4):34-43
基于沪深A股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对2013-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投入产出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按产业分类来看,在供给侧创新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呈上升趋势,生物、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倒V型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V型结构,各产业规模效率较高,但创新总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补贴、全时研发人员人数投入冗余率较高,当年专利授予数量、市场需求增长率产出不足率较高,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全时研发人员人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强  楚明钦 《资源科学》2013,35(4):704-712
在全球经济衰退凸显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用来抑制颓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基于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的贡献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产业,可以预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文章认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政策配套不足和技术转化率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在政府政策上面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财税政策、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需和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天生全球化企业及其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创业+集群式发展”模式,认为区域首先通过构建跨区域全球网络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知识等异质性资源的引入,然后在国际化经营中有效地实现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之中,成为或者接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高位的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价值链,推进区域新兴产业集群的发育与成长,实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全球向区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矿产资源重要性二维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重要性评价对科学规划和分类管理矿产资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①界定了矿产资源重要性的概念;②系统构建了我国经济重要性-供应风险 “二维坐标”评价体系,其中供应风险评价包含国内供应风险、境外获取风险和市场风险3个二级指标和储消比、境外资源集中度等11个三级指标,经济重要性包含经济贡献度、资源经济价值、未来需求趋势和不可替代性4个指标;③以某种矿产消费价值占该行业消费所有矿产总价值比例加权,建立了反映资源实际价值的经济贡献度的计算方法;④对评价体系进行了扩展,形成了以纵轴为经济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性和国防军工产业重要性,以横轴为供应风险或资源优势度的矿产资源重要性“二维坐标”评价体系,并对评价体系在时空和矿种上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科研管理》2019,40(4):145-156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升级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海尔集团智能制造平台COSMOPlat的建设事件为例,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海尔COSMOPlat的智能制造模式及其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动态机理与具体升级路径,并构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基于智能制造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整合分析框架。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制定升级战略需考虑所在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并相应通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与智能产品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依托选择适应自身的升级路径。同时,领先企业可通过智能制造向行业制造平台转型,从而带动产业相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整体升级。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研究了新兴技术给战略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的战略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运用情景规划为新兴技术制定战略的框架模型,并以RFID技术在我国煤矿行业的应用前景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王万珺 《科学学研究》2010,28(3):365-373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现有的实证研究没有解释FDI对装备制造业是否产生了正的溢出效应。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装备制造业内部七个部门的面板数据,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得出:FDI显著地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这种正的溢出效应是直接并通过影响劳动要素间接地实现的。在七个部门内部FDI正的溢出效应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东部地区正的溢出效应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则又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保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高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却不能不令人担忧。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战略性任务,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刚刚起步,发电定价政策成为制约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因此对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和模式改革就成为生物质能发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生物质能产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基于对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特性及竞争态势的分析,本文探讨了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对中国现行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根据脱硫燃煤机组上网标杆价格和电价补贴的变动情况构建了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机制二维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为中国生物质能发电定价提供了联动电价补贴模式、浮动电价补贴模式、按比例补贴定价模式、平均成本定价模式、激励性规制定价模式等多种可供选择的定价模式,并探讨了各种的模式优劣及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