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掺杂LiNbO_3晶体光谱和光折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双掺杂Ce :Fe ,Ce :Mn ,Mn :Fe生长态LiNbO3(LN)的光谱及光折变效应二波耦合增益特性 .研究表明 ,双掺杂浓度较高时 ,生长态的LiNbO3晶体的透过率光谱范围较小 ,光折变效应二波耦合增益较低 .几种双掺杂晶体都比单掺Fe晶体的光折变效应二波耦合增益低 ,表现出较强的抗光折变特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双掺杂CeFe,CeMn,MnFe生长态LiNbO3(LN)的光谱及光折变效应二波耦合增益特性.研究表明,双掺杂浓度较高时,生长态的LiNbO3晶体的透过率光谱范围较小,光折变效应二波耦合增益较低.几种双掺杂晶体都比单掺Fe晶体的光折变效应二波耦合增益低,表现出较强的抗光折变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重掺镁LiNbO3∶Fe晶体的透射光谱与光折变特性 .结果表明 ,LiNbO3∶Fe晶体在重掺镁后 ,镁离子把晶体中的铁离子“挤”入铌位是重掺镁LiNbO3∶Fe晶体抗光折变的原因所在 .在重掺镁 (≥ 5mol% )LiNbO3∶Fe的晶体中 ,作为施主中心的Fe2 的特征吸收“台阶”的消失和 350 4cm- 1的OH吸收带的出现 ,都直接证明了铁离子从锂位进入了铌位 ,并以Fe3 Nb 的形式存在 .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同时打开的信号光和抽运光在光折变材料LiNbO3:Fe晶体中进行耦合,研究两波耦合增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光扇效应对LiNbO3:Fe晶体两波耦合动态过程有显著影响.当入射光光强小于光扇效应的阈值时,信号光和抽运光不同时打开的条件下,两光束耦合过程中,能量增益G随辐照时间变化的曲线与两束光同时打开时基本相同;当入射光强大于光扇效应的阈值时,信号光和抽运光打开的顺序和时间间隔Δt不同时,光束耦合能量增益G随时间变化不同.由于光扇效应对抽运光的能量散耗,最大能量增益G的值随着Δt的增大而减小,而且G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随着Δt的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30℃至120℃温度内的光折变晶体Mn:Fe:LiNbO3的前向双光束耦合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50℃,70℃和105℃附近出现异常峰值。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在光折变晶体中写入阵列平面光波导的实验研究,分别给出了在LiNbO3∶Fe晶体和SBN∶Cr晶体中写入阵列平面光波导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写入阵列平面光波导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LiNbO3:Fe晶体中入射光光强分布对“扇形”光的影响.结果证明,其影响很小.由此,可得出结论,LiNbO3:re晶体中的“扇形”光的种子光来源于晶体中的缺陷散射.  相似文献   

8.
测试了一组掺杂不同浓度Ti、Mg杂质的LiNbO3:Ti:Mg晶体的ON-谱,用光斑法观察了这组样品的光折变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LiNbO3:Ti:MgI晶体中,钛可以起到复合镁的作用,使得LiNbO3晶体的掺镁阈值浓度增高,并且掺镁阈值浓度始终大于接钛浓度,提出了[Ti·Mg]的复合杂质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现象,根据这种模型和实验证明:LiNbO3:Ti晶体中掺入大于Ti浓度5%mol以上的Mg,晶体仍可成为抗光折变的。  相似文献   

9.
LiNbO_3及LiTaO_3晶体的光折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折变效应是电光晶体的一种效应,LiNbO3及LiTaO3晶体的光折变效应对于该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LiNbO3及LiTaO3晶体的光析变效应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郝东山 《孝感学院学报》2002,22(6):24-25,50
借助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分析了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弧子传输与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的实质就是光孤子耦合的结果,而光孤子传输与耦合的特性与光孤子的相对位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籍助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分析了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孤子传输与耦合特性。结果表明,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的实质就是光孤子耦合的结果,而光孤子传输与耦合的特性与光孤子的相对位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了质子辐照的KNbO3晶体随光强变化的光折变响应特性,并测量了其光折变时间常数。实验结果揭示出在质子辐照后的KNbO3晶体中存在着2种不同的光栅,其一是慢成分,是由晶体本身的光折变效应所产生;另一个则是快成分,是由于质子辐照后所产生的辐照效应。实验结果还反映出这2种光栅是由2种不同种类的载流子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以光折变效应的带输运模型为基础,研究了高陷阱密度下温度与光折变晶体折射率指数及稳态体相位栅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铌酸钾(KNbO3)晶体的温度特性,给出了相应的Δn-T曲线和η-T曲线.结果表明,增高光折变晶体的温度,不仅可以增大晶体的折射率指数,同时也是提高稳态体相位栅衍射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光折变效应是近年来出现在非线性领域里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通过对恒定光栅衍射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提高光折变晶体稳态相位栅衍射效率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 30℃至 1 2 0℃温度范围内的光折变晶体Mn∶Fe∶LiNbO3的前向双光束耦合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发现在 5 0℃、70℃和 1 0 5℃附近出现异常峰值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系列双掺杂(Ce:Fe,Mn:Fe,Ce:Mn)以及不同后处理态(生长态、还原态和氧化态)铌酸锂晶体的透过率光谱和光折变全息存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掺杂铌酸锂样品的透过率光谱范围较窄;氧化态样品具有较大的透过率光谱范围;还原态样品具有较大的光折变二波耦合增益特性.难于同时获得大的波耦合增益和图像存储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忽略扩散效应的条件下,理论研究了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光伏明孤子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时,晶体中可形成稳态光伏明孤子。通过适当调节温度,可以控制孤子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8.
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孤子产生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光折变晶体热透镜效应中光孤子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孤子产生的根本原理是由于抽运光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中诱导出的相位孔对探测光衍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Ce:KNSBN光折变晶体温度效应(300—400K)的实验研究,分别给出了两波耦合和四波混频相位共轭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修正和完善了有偏压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空间孤子的空间电荷场理论,通过对有偏压的光伏光折变晶体中低振幅明孤子的自偏转进行的研究,得到了孤子光束中心的运动呈抛物线型,并且这束中心光的空间频率分量随传播距离发生线性移动,当光伏效应可忽略时,低振幅明的子的自偏转就转化为低振幅屏蔽孤子的自偏转,它的空间电荷场就转化为屏蔽孤子的空间电荷场;当外偏压为0时,它的空间电荷场就转化为闭路和开路光伏孤子的空间电荷场,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