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27kip1基因作为一个新的肿瘤候选抑制基因,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已经成为新的热点.但是其确切作用机制目前还知之甚少,甚至可能还有很多功能没有发现. p27kip1作为一个有效的 G1期阻断的诱导剂,能否真正指导临床肿瘤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仍然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27^kip1及其出核相关分子激活蛋白1(AP-1)的辅助因子Jab1在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血清饥饿合并释放方法同步化处理淋巴瘤细胞系Jurkat和Raji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p27^kip1、Jab1在淋巴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来普霉素B(LMB)刺激增殖过程中的淋巴瘤细胞,检测p27^kip1、Jab1的表达变化;构建人Jab1基因的pcDNA3.1-myc-Jab1的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转染Jurkat细胞,配合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27^kip1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免疫沉淀检测Jurkat和Raji细胞中p27^kip1与Jab1的结合情况。结果 血清饥饿导致Jurkat和Raji细胞生长周期停滞,p27^kip1蛋白总量增加,Jab1蛋白总量减少。血清释放后两者的蛋白水平呈现相反的表达变化,而p27^kip1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LMB可以抑制由血清释放引起的细胞增殖,在此过程中p27^kip1表达上调,Jab1表达下调。转染Jab1真核表达质粒的Jurkat细胞p27^kip1定位有明显的改变。免疫沉淀结果显示在Jurkat和Raji细胞中p27^kip1与Jab1相互结合。结论 Jab1可能通过与p27^kip1结合来介导p27^kip1的核内外分布并影响其表达,进而影响p27^kip1的功能状态,从而参与调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p27^kip1基因与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对p27^kip1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27^kip1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蛋白在6例给甲和45例甲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用、X^2检验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p27蛋白在6例结甲、10例甲状腺瘤中均有表达,前者着色明显高于后者,在甲癌中,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为10/12例,滤泡状癌中为11/11例,髓样癌中为2/8例,未分化癌中为1/4例,合并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标本阳性率明显低于甲状腺微小癌。结论:p27^kip1的表达与甲癌的临床病理分型、淋巴转移及肿瘤浸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p27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27蛋白为细胞周期素(cyclin)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DKD。由于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枢纽作用,很快成为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p27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肿瘤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本文就p27基因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p27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其编码的P27蛋白为细胞周期素(cyclin)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 pendentkinaseinhibitor,CDKI)。由于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枢纽作用,很快成为细胞分子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p27基因表达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肿瘤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本文就p27基因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概述如下。p27基因的生物学特性p27基因是1994年Polyak等发现的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基因,定位于第12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12p13),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98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约27×103,由2个外显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7^kip1和细胞周期素(cyclin)D3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定位、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NHL患者病理标本及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标本中P27^kip1、cyclin D3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法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3种淋巴瘤细胞系细胞内P27^kip1和cyclin D3的表达、定位.结果 P27^kip1在NHL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且与肿瘤侵袭性以及增殖活性(Ki-67指数,Ki-67 LI)呈负相关;cyclin D3在NHL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且与肿瘤侵袭性以及增殖活性呈正相关;P27^kip1与cyclin D3呈负相关.但在少数病例出现P27^kip1的异常高表达并伴有cyclin D3和Ki-67的高表达.P27^kip1与cyclin D3在3种淋巴瘤细胞系的表达水平不一,在Raji细胞中P27^kip1与cyclin D3共同高表达并且共定位.结论 P27^kip1的低表达,cyclin D3的高表达与多数NHL的发生发展有关;部分病例或细胞系中P27^kip1的异常高表达及其与cyclin D3相互作用可能是NHL发生的另一机制.  相似文献   

8.
p27是一种对细胞周期起重要负向调控作用的Cip/Kip家族分子。p27基因定位于12p12.0-12p13.1,编码198个氨基酸,主要通过基因转录后泛素一蛋白体酶途径调节。在正常造血过程中,p27的表达涉及到复杂的系列特异性,与巨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终末退出有关。p27可调控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周期而对干细胞无明显影响;p27基因敲除使得利用小部分p27^-/-的干细胞生成大量祖细胞和成熟血细胞成为可能,为提高干细胞移植成功率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同时还可提高p27^-/-干细胞被基因转染的敏感性,以期更好地发挥治疗性干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57^kip2和Rb蛋白表达与大肠腺癌发生及预后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岳辉  麻树人  张雪峰  蒋会勇  杨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654-1655,F003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于p57^kip2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蛋白)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57^kip2和Rb蛋白在37例大肠腺癌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0.5%,显著低于正常大肠腺癌组织(x^2=5.039,P&;lt;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x^2=8.914,x^2=4.416,P<0.05);Rb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51.4%,显著低于正常大肠腺癌组织(x^2=4.234,P<0.05),并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x^2=14.596,P<0.05),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gt;0.05);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组Rb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p57^kip2蛋白明性表达组,但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369,P&;lt;0.05)。结论 p57^kip2和/成Rb蛋白的低表达可随在大肠癌发生中发挥置要作用并可随预测其恶性程度及转移,对治疗有指导作用;p57^kip2和Rb蛋白在大肠癌细胞周期调控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大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过程是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p53基因是一个经典的肿瘤抑制基因,大约一半的人类实体肿瘤中都发现有p53基因的失活。而p73作为p53基因家族中新发现的一员,其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是否与p53相似,是p73一直就受到争论的焦点。随着对p73的研究发现,p73与p53虽然在结构上有所相似,但仍存在不同之处,由此可见其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可能并不是p53的简单雷同。  相似文献   

11.
p73基因是1997年克隆出的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由13个外显子及14个内含子组成,产生9个mRNA版本,有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它受DNA损伤信号,p53及p73自身的调节,其下游效应器与p53基因不完全相同。p73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突变率很低,在某些肿瘤中存在杂合性缺失-LOH,其失表达与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关。p73基因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不同,更准确地说,p73基因是肿瘤特异性基因,即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印迹基因特征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在另一些肿瘤中,p73基因的高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很多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表达均能影响细胞的正常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通过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多种信号途径,在人多种癌症中JAB1表达增高,同时介导p27kip1出核转运及泛素化降解从而降低其在胞浆中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增殖;Akt在细胞浆的表达增高,使p27kip1磷酸化并抑制p27kip1进入细胞核发挥其生物学功能,Akt也可能参与p27kip1的出核转运及蛋白降解,促进p27kip1降解,进而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癌基因p27kip1在肿瘤中表达降低,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在JAB1介导的p27kip1出核转运中可能有Akt的参与;在HER2介导的PI3K/Akt/p27通路中又有JAB1的参与,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共同调节信号转导,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p27基因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成功的腺病毒载体Ad-p27转染至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病毒转染后p27蛋白在不同时间点表达;噻唑兰(MTT)法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HeLa细胞成功转染进Ad-p27;在各观察的时间点内,与对照组比较,同一时间点的细胞中p27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则显著增加(P<0.01).结论 p27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腺病毒构建p27基因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p27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目前认为其编码的产物p27kip1蛋白为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细胞周期调控,阻止细胞从G1期到S期的转变,最终抑制细胞分裂、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凋亡.Skp2作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底物识别序列,因能泛素化降解p27kip1而与肿瘤关系密切.二者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以及生物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转移与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大肠肿瘤中p53和nm23基因表达,探讨其在大肠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大肠癌及57例大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在大肠癌中高表达,而在大肠腺瘤中低表达;腺瘤伴低或中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53的表达阳性率25.93%(7/27)与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5.22%(15/2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腺癌伴转移组nm23表达阳性率31.25%(5/16)与腺癌无转移组(包括腺瘤体高级男性皮内瘤变和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P〈0.05);nm23的阳性表达率在DukeC期为70.00%(15/20),与A、B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 p53和nm23基因表达可能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53和nm23基因表达对大肠癌临床分级、分期有辅助意义;p53检测有助于大肠肿瘤早期诊断;nm23可作为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Bmi-1、P16基因与实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mi-1基因是一个癌基因,具有阻抑制子(repressor) 的功能,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中的p16基因的INK4a位点,协同c-myc共同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MTS1),是继p53基因之后的又一著名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7.
肿瘤抑制蛋白p16是一个细胞cyclin依赖的细胞激酶抑制因子,具有调节细胞分裂周期的重要功能,p16基因的突变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以往的研究表明与细胞恶性转变有关联的一些蛋白如p53,c—mye,p62和survivin等可以诱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而这些自身抗体可以作为监测肿瘤发展的标志。是否血清中p16抗体也可作为一个肿瘤诊断的标志仍需要进行评价。本研究用GST融合蛋白纯化系统对体外表达的p16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进一步将其用做肿瘤抗原对癌症病人血清中存在的p16抗体进行检测。初步结果表明在多种肿瘤病人的血清中都可检测到p16抗体。由于本研究使用的样本数有限,是否p16抗体可以作为肿瘤的一个诊断标志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8.
WT1基因(Wilms'tumor gene 1)作为一种抑癌基因被发现,随后研究发现其在多种肿瘤中起癌基因的角色。在白血病、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WT1参与其生长、分化、增殖、凋亡、耐药等过程,同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WT1基因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将作为一个新的靶点,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开启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肿瘤抑制基因p53最早作为肿瘤抗原见诸文献报道,现已被确认是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短臂(17p13),其基因组DNA和cDNA均已被克隆且进行了序列分析。p53的作用机制正在被逐步阐明,本文就此做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20.
p73基因是1997年克隆出的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由13个外显子及14个内含子组成,产生9个mRNA版本,有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它受DNA损伤信号,p53及p73自身的调节,其下游效应器与p53基因不完全相同。p73基因在人类肿瘤中的突变率很低,在某些肿瘤中存在杂合性缺失LOH,其失表达与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有关。p73基因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不同,更准确地说,p73基因是肿瘤特异性基因,即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印迹基因特征具有个体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而在另一些肿瘤中,p73基因的高表达导致肿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