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断走向和谐富裕的当下,人们越发看重健康,积极寻求长寿的秘诀。而当留心诸多关于长寿老人、百岁寿星的报道之后,却发现尽管他们在年龄上都是长寿者,但生活习惯与养生之道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比如:不嗜烟酒者长寿,也有喜烟酒者照样长寿;有粗茶淡饭、常年食素者长寿,  相似文献   

2.
董泉珍 《长寿》2007,(11):22-23
海龟是自然界公认的长寿动物,但是海龟长寿除了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外,仍有许多客观原因决定它长寿与否。本文作者由一只长寿的老海龟,联想到我们人类自身,从多方面论述了长寿的原因,希望读者以从中有所汲取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是明启 《家庭医学》2005,(14):44-44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认识,长寿的老人大多数住在农村或者是深山老林,而且一向生活简朴。报刊上也常常有这样的文章出现,说在哪个村里发现了长寿老人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是生活越简朴,越贫穷就越长寿。其实,这些只是个别现象,如果论起长寿来,可能生活水平越高者越长寿,越富裕者越长寿,女皇武则天和乾隆皇帝就都活了80多岁。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愿意长寿,都在探索长寿之法。尽管长寿是多因素的组合,但其中最重要、最绝妙,又是最简单的长寿之法则可以用四个字归而纳之:心胸豁达。  相似文献   

5.
孙清廉 《健康生活》2006,(4):31-31,34
每个长寿的人,不管他是名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有自己的长寿经验和对能够长寿的独特见解。他(她)们对长寿经验的总结无疑是养生保健方而的宝贵财富,我们若能够认真学习他们的养生保健方法,就会从中吸收许多有益于自己的长寿经验,从中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6.
高峰 《现代养生》2010,(5):57-58
什么样的人能长寿?我们听过世界各地长寿老人的秘诀,媒体也不断报道出医学专家对长寿的新研究,但哪些适合国人借鉴?最近,国内权威专家从众多长寿方法中筛选出以下几种,只要坚持做到这“三慢四快”,长寿对你来说也许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相似文献   

7.
肖芸 《现代养生》2010,(1):33-34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所热切期盼的。古人云:“寿为人所同欲。”那么健康和长寿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认为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健康是长寿的前提,健康是长寿的根本,健康是长寿的保证,健康是长寿的基石。老人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体现和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努力探索长寿的秘方,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最近,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长寿与基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助于人类长寿。  相似文献   

9.
魏信德 《现代养生》2009,(12):34-34
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梦想。从古到今,芸芸众生几乎没有一个不想长寿的,但也有不少人陷入了这样的误区。许多古代帝王就陷入了强求长寿的误区,千方百计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有之,相信江湖术士的鬼话炼仙丹的有之……凡此种种,都是强求长寿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文入长寿的事例不胜枚举。在人均寿命不到40岁的春秋时代,孔子、庄子、孟子、墨子,都活到了70岁以上。在现代,文人长寿更是数不胜数。文人为何能长寿呢?  相似文献   

11.
《长寿》2008,(10)
男女有别,就连长寿的秘诀也大不相同。据《澳大利亚人报》近日报道,科学家发现,想长寿,女人要热,男人要冷。女性长寿之道是温暖的阳光和沙滩,而男性长寿的秘诀则是凉爽宜人的气候。  相似文献   

12.
通信二则     
《长寿》2005,(3):62-62
山西省朔州市读者魏书良:我是从2002年7月知道贵刊并开始订阅的,两年多来我从贵刊中获得了很多养生保健知识。但是,我从实践中体会到,人的长寿必须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应该是在无病痛的前提下的长寿;如果不健康,光长寿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活受罪!所以,长寿而又健康才是我们老年人所向往的。基于上述理论,我想到了贵刊的刊名——《长寿》,  相似文献   

13.
长寿,你在哪里?健康长寿长几许 有生有死,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事实,但每个人的寿命确有差别,所以自古就有人研究长寿之道。于是自觉地追求长寿,已成为国内外近几年越演越烈的一种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人的寿命6O%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追求长寿,就应使人们...  相似文献   

14.
人人都想长寿,可长寿的入场卷却非人人都能得到。知道吗?对于男人来说,从现在起开始积极锻炼你的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很可能如愿。科学家已经得出结论:腹肌发达的男人易圆长寿梦。  相似文献   

15.
美国长寿专家丹·布特纳尔发现,生活中遵循一些简单的习惯,就能达到长寿的目的。在他的专著《蓝色区域:从长寿人群中吸取的生活经验》一书中,布特纳尔表示:  相似文献   

16.
张可 《长寿》2007,(6):12-12
在去年举行的中国老年学会区域长寿标准研讨会上,专家们讨论制定了《区域长寿标准》和《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实施办法》。根据这两个文件的精神.长寿地区必备的条件如下:一是长寿水平,即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国际共识的标准.每十万人中须有常住现存活百岁老人七人以上;  相似文献   

17.
张可 《长寿》2007,(2):12
本期封面的图景是巴马。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又一著名的长寿之乡,其长寿纪录是多少呢?1991年,国际自然医学会就对巴马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发现人口仅为23.8万的巴马县有74位百岁老人;每10万人中,百岁以上长寿人口高达30.8人,大大超过其他几个长寿之乡25人的平均指标;巴马县90岁以上的老人有293人,而按国际医学的惯例,9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10/10万,就可列为长寿地区。  相似文献   

18.
巴马人长寿率 何以居世界之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益 《长寿》2005,(1):12-13
日本医学教授森下敬一博士系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由他牵头的世界长寿之乡调查团曾多次莅临中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探索该地老人的长寿秘诀。据调查团最近的一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巴马人的长寿率居当今世界之冠。  相似文献   

19.
詹国枢 《家庭保健》2012,(16):89-89
人想要长寿,以下的内容虽然并不是多大的秘密,却是经过验证得出的长寿结论。  相似文献   

20.
左大中 《长寿》2005,(2):51-51
“我订了25年的《长寿》杂志,通过看《长寿》杂志,受益匪浅,不但学到一些养生保健知识,还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壮实,与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很好,我想这都是与《长寿》杂志分不开的。”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河北省献县段村乡张柳村退休教师肖进芝老人,谈到养生之道和做人哲学,老人掂着一大摞《长寿》杂志与我们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