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滑动窗口是形状匹配中的常用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图像中不同尺度不同位置的多个物体。检测效果采用检测率和误检率来衡量。在传统的滑动窗口检测方法中,通常基于经验选取滑动步长和图像缩放规模这两个参数值,来获得较高的检验率和较低的误检率。然而这是典型的两目标优化问题,传统方法未考虑决策者对检验率与误检率的不同偏好。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决策者的正偏好(高检验率与低误检率)及负偏好(低检验率和高误检率),引入双极偏好控制策略,提出基于双极偏好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BPMOPSO)的滑动窗口参数优化方法。通过Leeds Cows图像数据集上图像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显著改善了滑动窗口检测中的检验率和误检率,且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前,显著性检测已成为国内外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现有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大多无法有效检测出位于图像边缘的显著性物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背景模板与空间先验的显著性物体检测方法,共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根据显著性物体在颜色空间上具有稀有性,获取基于自适应背景模板的显著图.将图像分割为超像素块,提取原图的四周边界作为原始背景区域.利用设计的自适应背景选择策略移除原始背景区域中显著的超像素块,获取自适应背景模板.通过计算每个超像素块与自适应背景模板的相异度获取基于自适应背景模板的显著图.并采用基于K-means的传播机制对获取的显著图进行一致性优化;第二,根据显著性物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聚集性,利用基于目标中心优先与背景模板抑制的空间先验方法获得空间先验显著图.第三,将获得的两种显著图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显著图.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SOD、ECSSD和新建复杂数据集CBD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中的显著性物体.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像显著性的路面裂缝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效的视觉显著性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帮助人们在大量视觉信息中找到感兴趣的物体.针对实际路面图像噪声成分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显著性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该算法对路面裂缝图像分块灰度校正后,根据灰度稀疏性、全局对比度计算粗尺度下的裂缝显著值,然后由裂缝局部亮度、边缘特性、连续性特点进行不断扩张的细尺度的局部邻域显著性增强,再经空间显著性加强后,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提取裂缝.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更能正确、有效地检测出裂缝整体区域,抗噪声能力强,漏检率和误检率很低,具有和人类视觉特性相符合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HVS特性的图像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恒伏  孙光  田祖伟 《计算机工程》2009,35(11):231-233
通过考虑宿主图像亮度、纹理、边缘等特征,提出一种图像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临界噪声阈值确定噪声点,根据噪声密度自适应调整滤波窗口大小,采用改进的中值滤波对检测出的噪声点进行处理,从而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护图像细节。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中值滤波及其改进算法有更好的滤波性能,对于噪声污染严重的图像,滤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王岩  卢宏涛  邓南  蔡能斌 《计算机工程》2012,38(17):166-170
显著区域检测对于多种计算机视觉应用有所帮助,如图像分割、目标识别、图像检索及自适应压缩。为此,提出一个基于频域与空间域分析的显著区域检测算法。通过拥有不同尺寸窗口的中值滤波器对不显著的区域进行抑制,根据空间信息选择最佳的显著图。与 5个经典算法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得到的显著图既去除了背景,又突出了整个显著物体。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尺度的贝叶斯模型显著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基于贝叶斯模型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存在准确率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的贝叶斯模型显著性检测算法。通过超像素分割算法(SLIC)将原图分割成不同尺度的超像素,根据超像素边界信息得到背景种子,进而通过距离计算和多尺度融合得到背景先验;对原图进行颜色增强,采用Harris算子对增强图进行检测角点求得凸包,融合不同尺度下的超像素得到凸包先验;融合背景先验和凸包先验得到最终先验;利用颜色直方图和凸包计算似然概率;将最终先验和似然概率通过贝叶斯模型计算显著图。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ECSSD上与多种传统算法进行准确率和召回率对比,该算法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对于传统的非局部均值(NLM)算法,方形搜索窗口会将大量低相似度的图像块引入去噪图像的加权平均计算过程中,导致去噪图像的细节轮廓变得模糊.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利用控制核函数来获取椭圆窗口和图像块参数的自适应NLM算法.首先,根据图像的局部梯度信息和结构张量获得可描述图像局部边缘结构的椭圆方程,并由此确定搜索窗口的形状,从而将搜索窗口的搜索范围限制在与图像局部结构相一致的区域内;然后采用控制核函数获得和搜索窗口形状一致的椭圆形图像块,并结合平滑参数自适应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算法效果.通过在不同噪声等级的经典灰度图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于传统NLM算法和参数自适应的NLM算法,在客观的图像评价指标上,有着更高的PSNR和SSIM值;而在主观视觉上,随着噪声等级的提升,该算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住图像的高频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滤波窗口不能自适应扩展以及标准均值滤波易造成图像边缘模糊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城区距离的自适应加权均值滤波算法。首先,利用开关滤波思想检测出噪声点;其次,对于每一噪声点,依据城区距离扩展窗口,窗口的大小根据窗口内信号点的个数自适应地调节;最后,将窗口内足够数量信号点的灰度的加权平均值作为噪声点的灰度值,实现对噪声点的有效恢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滤除椒盐噪声,尤其对噪声密度较大的图像,去噪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区域的局部匹配算法是一种简单高效的立体匹配方法.针对局部算法中窗口的抉择问题,提出了基于垂直交叉双向搜索的自适应窗口匹配算法.方法 该算法考虑到局部区域内灰度值与视差值的相关性,通过垂直交叉双向搜索策略自适应地调节窗口的形状和大小,并获得相应掩码窗口;再利用积分图像计算掩码窗口的匹配代价,获取视差图;最后采用米字投票和双边滤波器两个步骤对视差图进行修复.结果 针对不同图像采用提出的自适应窗口算法,得到了适用于各种图像结构的匹配窗口,相较于原始垂直交叉算法的匹配精度提高了约30% (Teddy),同时两步骤视差后处理较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规则窗口产生的视差边缘扩充问题,在提高视差精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显著图的精确度,能够准确地提取显著目标,提出了结合局部对比和全局稀有度的显著性检测算法.该方法通过两个方面来衡量显著性:局部对比和全局稀有度.采用多尺度高斯差分模拟“中央周边差”计算中心点与其周围点的各特征之间的差异来描述局部对比,采用多尺度高斯卷积图像的特征及特征方差的概率计算全局稀有度,将局部对比和全局稀有度融合和归一化得到最终综合显著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检测图像中的显著区域,在突出图像中不同物体边缘的同时,也能突出图像中同质区域的显著性,说明了结合局部和全局的算法能够得到更好的显著图.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有显著性检测算法得到的显著图内容差异较大,因此设计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显著区域检测算法以依据不同稀疏度的显著图进行高效率的检测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结合超像素分割方法和直方图阈值化分割方法以在不同的显著图上进行显著区域检测并提高检测效率。利用超像素分割方法对原图像进行分割计算,计算每个超像素的平均显著度值,并用该平均值取代超像素内每个像素的原像素值更新显著图,利用新显著图的直方图将显著图二值化以确定显著目标,利用一覆盖显著目标的最小矩形区域表示检测得到的显著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显著图上,所提算法能有效检测显著区域,在检测效果的客观度量指标和时间性能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正确检测显著性图中的多个显著性目标,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颜色对比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提取图像的全局颜色对比度特征, 然后把显著性图和全局颜色对比度作为特征输入条件随机场框架中, 得到二值显著性掩模, 最后经区域描绘子计算得到包含显著性目标的最小外接矩形。在两种公开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精度、召回率以及F-测度方面的表现优于现有其他几种算法, 在计算效率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 所提出的算法在检测效果上优于现有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 而且还能够检测到多个显著性目标。  相似文献   

13.
显著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的显著检测工作着重于2D图像的分析,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RGB-D图片的显著检测。受互补的显著关系在2D图像检测中取得的优越效果的启发,并考虑RGB-D图像包含的深度特征,提出多角度融合的RGB-D显著检测方法。此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构建颜色深度特征融合的图模型,为显著计算提供准确的相似度关系;其次,利用区域的紧密度进行全局和局部融合的显著计算,得到相对准确的初步显著图;最后,利用边界连接权重和流形排序进行背景和前景融合的显著优化,得到均匀平滑的最终显著图。在RGBD1000数据集上的实验对比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超越了当前流行的方法,表明多个角度互补关系的融合能够有效提高显著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显著性检测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是检测具有复杂结构信息的显著物体。传统的基于图像块的检测算法,主要根据相对规则的图像块进行检测,计算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图像不规则的结构和纹理的信息,对算法精度产生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不规则像素簇的显著性检测算法。方法 根据像素点的颜色信息量化颜色空间,同时寻找图像的颜色中心,将每个像素的颜色替代为最近的颜色中心的颜色。然后根据相同颜色标签的连通域形成不规则像素簇,并以连通域的中心为该簇的位置中心,以该连通域对应颜色中心的颜色为该簇整体的颜色。通过像素簇的全局对比度得到对比度先验图,利用目标粗定位法估计显著目标的中心,计算图像的中心先验图。然后将对比度先验图与中心先验图结合得到初始显著图。为了使显著图更加均匀地突出显著目标,利用图模型及形态学变化改善初始显著图效果。结果 将本文算法与5种公认表现最好的算法进行对比,并通过5组图像进行验证,采用客观评价指标精确率—召回率(precision-recall,PR)曲线以及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F-measure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PR曲线上较其他算法表现良好,在F-measure方面相比其他5种算法均有00.3的提升,且有更佳的视觉效果。结论 本文通过更合理地对像素簇进行划分,并对目标物体进行粗定位,更好地考虑了图像的结构和纹理特征,在显著性检测中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普适性强。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电网巡检系统中采用红外成像检测绝缘子串特征的效果受环境影响,提出联合显著区域和Fast-CNN网络(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用于绝缘子特征检测研究。显著区域检测首先采用超像素描述各区域位置的整体信息;然后基于各超像素的特征协方差信息计算各超像素的显著度得到大致显著区域;再通过区域模块化和局部复杂度对比提取显著特征,同时将2种方法提取的显著特征分别输入改进后的Fast-CNN网络进行显著区域检测,同时引入动态自适应池化模型和余弦窗处理中间层,最后通过多次迭代训练得到绝缘子特征,避免CNN模型耗时的全图搜索。将本文算法在红外图像库中进行测试,本文算法的F-Measure以及平均误差MAE均优于当前流行算法。  相似文献   

16.
何伟  齐琦  张国云  吴健辉 《计算机应用》2016,36(8):2306-2310
针对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存在时空信息简单融合及忽略运动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融合视觉显著性信息和运动信息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每个像素的局部显著度和全局显著度,并通过贝叶斯准则生成空间显著图;然后,利用结构随机森林算法预测运动边界,生成运动边界图;其次,根据空间显著图和运动边界图属性的变化,动态确定最佳融合权值;最后,根据动态融合权值计算并标记运动目标。该方法既发挥了显著性算法和运动边界算法的优势,又克服了各自的不足,与传统背景差分法和三帧差分法相比,检出率和误检率的最大优化幅度超过4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完整地检测出运动目标,提升了对场景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显著性检测算法在复杂多目标遥感图像中检测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显著性检测和超像素分割的遥感信息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Graph-based Visual Saliency(GBVS)方法检测出原始影像中部分显著性较高的区域,然后利用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方法分割显著区域,并修正显著区域边缘得到训练样本数据,进一步对训练样本进行统计学习,构造显著目标提取的阈值区间,最后实现对整幅超像素图像的显著目标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能更加有效地检测出遥感图像中的显著目标,比目前主流的显著区域检测算法提取效果更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具有明显显著区域的复杂多目标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中。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图像显著区域检测区域轮廓不明确,抗噪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块对比的多尺度图像显著区域检测。该方法以Itti模型为基础,在多尺度下提取图像特征以更全面地表现图像的总体特征;以图像块为单位计算图像的局部对比度作为图像的显著值;用自适应阈值法从显著图中提取显著区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图像的显著性区域,使区域具有明确的边界。  相似文献   

19.
Salient objects extraction from a still image is a very hot topic, as it owns a lot of useful applications (e.g., image compression, content-based image retrieval, digital watermarking). In this paper, target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traction approach, we propose a two step salient objects extraction framework based on image segmentation and saliency detection (TIS). 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step, the image is segmented into several regions using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and the saliency map for the whole image is detected with saliency detection algorithm. In the second step, for each region, some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or the SVM algorithm to classify the region as a background region or a salient region twic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framework can extract the salient objects more precisely and can achieve a good extrac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alient objects extrac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