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 - myc和PTE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 -9000两步法检测70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 myc和PTEN的表达.结果C - myc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2.9% (51/70),明显高于CIN42.5% (17/40)和正...  相似文献   

2.
刘文凤  王言奎  吕艳 《齐鲁医学杂志》2011,26(5):405-407,41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和P27在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蛋白和P27蛋白在7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18例正常宫颈(正常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与CIN组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3.68、13.35,P<0.01);宫颈癌组与CI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宫颈癌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CIN组和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2χ=32.60、26.83,P<0.01);而正常组和CI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D1和P27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22~8.48,P<0.05)。宫颈癌组织中CyclinD1与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45,P<0.01)。结论 CyclinD1高表达及P27蛋白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10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CINII、CINIII)、46例宫颈癌等不同组织中PTEN与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表达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和hMS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Annexin A2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宫颈癌组织、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及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Annexin A2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从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Annexin A2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13.3%(2/15),37.5%(9/24)和71.6%(5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55,P<0.001);宫颈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P均<0.001),CIN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A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χ2=7.320,P=0.007)、组织类型(χ2=7.619,P=0.006)、病理分级(χ2=6.118,P=0.013)和淋巴结转移(P=0.015)有关.②从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26.7%(4/15),37.5%(9/24)和82.4%(6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1,P<0.001);宫颈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表达率高于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P均<0.001),CIN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χ2=6.830,P=0.008)、病理分级(χ2=3.972,P=0.046)和l临床分期(P=0.036)有关.结论:Annexin A2和Ki-67可作为宫颈癌诊断的辅助指标,对评价宫颈组织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IF-1α和P53蛋白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HIF-1α和P53蛋白在20例宫颈鳞状上皮组织,2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54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其中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HIF-1α在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5.71%、64.81%,三者阳性表达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HIF-1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HIF-1α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在CINⅠ、CINⅡ、CINⅢ中表达率分别为0.0%、37.50%、63.64%,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还表明HIF-1α在宫颈癌组织学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蛋白在宫颈鳞状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5.71%、74.07%,三者阳性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P53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1);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与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蛋白在CINⅠ、CINⅡ、CINⅢ中表达率分别为0.0%、33.3%、54.55%,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还表明P5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学类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与P53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发展,出现逐渐上升的阳性表达趋势,直到宫颈癌组织中,HIF-1α与P53蛋白均出现强阳性表达,并且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相关性。结论HIF-1α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6.
徐韶杰  董稚明 《疑难病杂志》2010,9(6):430-432,F000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宫颈内瘤样变(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IHC)S-P法检测92例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和40例CIN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PTEN阳性表达率为19.57%,CIN组为42.5%,癌旁正常宫颈组为97.8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INⅠ级、Ⅱ级、Ⅲ级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35.71%和18.18%,CINⅠ级与CIN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级、Ⅲ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宫颈鳞癌组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上升而下降(P<0.05),而在不同年龄和组织学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进展PTE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PTEN表达降低是宫颈癌进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也是宫颈组织恶变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hMSH2、突变型P53及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宫颈癌hMSH2、突变型P533及PTEN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定位检测61例宫颈癌和19例慢性宫颈炎组织hMSH2、突变型P53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与慢性宫颈炎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8%(35/61)和21.05%(4/19)(P<0.05);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9%(43/61)和15.79%(3/19)(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02%(36/61)和26.32%(5/19)(P<0.05);三种蛋白共同表达率分别为29.51%(18/61)和5.26%(1/19)(P<0.05).宫颈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突变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14%(27/35)、61.54%(16/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86%(22/35)、53.85%(14/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宫颈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79%(27/43)、50.00%(9/1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伴有hMSH2、突变型P53及PTEN蛋白表达上调,但三者高表达机制各自独立.3种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预警和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ag-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39例,CINⅢ25例)及36例宫颈鳞癌组织的Bag-1和HSP70蛋白进行检测,以2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结果:(1)Bag-1在 CINⅠ-Ⅱ组、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72%(19/39)、80.00%(20/25)、83.33%(30/36),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各组阳性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阳性率(P<0.05).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P70在CINⅠ-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8.72%(19/39)、72.00%(18/25)、86.11%(31/36),各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5).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Bag-1与HSP70之间存在正协同作用(r=0.393,P=0.016).结论:Bag-1和HSP70在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过表达提示它们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Bag-1与HSP70之间存在相关性,说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调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TEN、C-myc、P27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4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C-myc及P27的表达。结果:PTEN、C-myc、P27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及宫颈鳞癌中分别为87.50%、50.00%、32.10%,25.00%、52.50%、82.50%和78.90%、40.30%、12.50%;PTEN蛋白和P27蛋白的失表达和C-myc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及P2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PTEN、P27蛋白低表达和C-myc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TEN、C-myc及P27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C-myc、nm23-H1 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myc、nm23-H1两种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形成(CIN)10例及正常宫颈20例组织标本中C-myc和nm23-H1蛋白表达,采用统计学χ^2检验方法,分析这2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1)C-myc蛋白表达率:宫颈癌组织为40.00%,正常宫颈组织为10.00%,CIN为20.00%,表达与病理分类有关,腺癌表达率高于鳞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过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2)宫颈癌nm23-H1蛋白表达率为40.00%,宫颈炎组织表达率为5.00%,不典型增生组织未见阳性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腺癌表达率为83.33%高于鳞癌32.35%,差异有显著性(P<0.05);(3)2种基因蛋白表达的比较:C-myc、nm23-H1 2种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yc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nm23-H1表达在宫颈腺癌早期呈高表达,可能为机体抑制肿瘤转移的防御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