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白鬼笔蘑菇在亚洲和北欧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医药。本文综述了我们人工培养白鬼笔菌丝体的研究成果,以及从白鬼笔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多糖的生物活性数据。对白鬼笔新菌株菌丝体的培养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过优化培养基的营养物构成和培养条件能够使菌体生物量提高1.3倍,多糖含量提高1.5~1.7倍。从该菌丝体中分离的多糖在体外和在体内(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与原始软膏相比,含有10%白鬼笔多糖的软膏,能促进实验大鼠的皮肤创面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的上皮形成、收缩和生长。综上所述,白鬼笔菌丝体多糖有望成为开发功能性食品以及新型治疗和预防药物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
宋笛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20):130-136
以白鬼笔为原料,去离子水作为溶媒,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白鬼笔多糖工艺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条件。以铁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评价抗氧化能力,并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率来评价其抗糖化能力。结果表明:白鬼笔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5℃,微波时间10 min,微波功率280 W,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白鬼笔多糖提取率为9.03%。白鬼笔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糖化能力,可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金针茹多糖及氨基酸发酵饮品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金针茹深层发酵生产多糖及氨基酸饮品的生产工艺。利用菌丝体自身酶体系和热浸提法相结合来破坏菌丝体的细胞结构,提高菌丝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酶解法和热浸提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提取液中多糖和氨基酸的含量,与单一热浸提法相比,多糖和氨基酸分别提高了0.96倍和1.07倍。酶解的最适作用条件pH4.0,温度38℃,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在培养液中添加硒和铈对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向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或硝酸铈铵,用液体浅层静置培养法培养灵芝菌丝体,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和菌液中的多糖,用冰醋酸-香草醛法测定菌丝体中的灵芝酸。结果:添加40mg/L亚硒酸钠培养的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比对照提高42.3%,灵芝酸含量比对照提高10.6%;添加15mg/L硝酸铈铵培养的灵芝菌丝体,多糖含量比对照提高51.1%,灵芝酸含量则有所降低;两种元素还可明显提高菌液中灵芝多糖的含量。结论:向培养液中适量添加硒或铈,可显著提高灵芝菌丝体和菌液中的多糖含量,硒还可同时提高菌丝体的灵芝酸含量,铈则降低灵芝酸含量。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硒或铈,以获得品质优良的灵芝菌丝体和菌液。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多糖及氨基酸发酵饮品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金针菇深层发酵生产多糖及氨基酸饮品的生产工艺。利用菌丝体自身酶系和热浸提法相结合来破坏菌丝体的细胞结构,提高菌丝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酶解法和热浸提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提取液中多糖和氨基酸的含量,与单一热浸提法相比,多糖和氨基酸分别提高了0.96倍和1.07倍。酶解的最适作用条件pH4.0,温度38℃,时间120min.  相似文献   

6.
利用Polystietus versieolor研究对糖厂离子交换再生液脱色及产生多糖的影响。在测定离子交换再生液成份的基础上,两倍稀释培养用离子交换再生液。研究了5L生物反应器放大过程中培养液pH值、还原糖与脱色率、化学好氧量、菌体生物量、多糖产量,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细胞壁的变化,结果表明将原始废水两倍稀释,调整还原糖浓度到1%。添加适量的生物素,用通气搅拌发酵罐进行放太试验,可以缩短培养时间。培养52h,脱色串即可达到83%,COD的去除率达到72%,表现出强的有机负荷承受能力。菌丝体多糖产率提高,细胞壁增厚,证明废水中的大分子色素物质有利于转化为云芝菌丝体胞壁多糖。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大盖G9的菌丝体量和胞外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培养基种类、培养时间、摇床转速和培养温度对菌丝体干质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大盖G9的菌丝体和胞外粗多糖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大盖G9在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10 d,摇床转速为122 r/min,培养温度在26.7℃下,菌丝体干重为1.0405 g/100 mL;而在马铃薯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时间为9.5 d,摇床转速为121 r/min和培养温度在30℃下,胞外粗多糖为1.0003 g/100 mL。采用优化工艺可以提高灵芝大盖G9的菌丝体干质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黄伞菌丝体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即菌丝体粉碎粒径为80目、加水量1∶15、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80℃、提取1次,醇析多糖时使用无水乙醇、3.5倍于多糖溶液、醇析12 h;同时研究了黄伞菌丝体多糖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果表明黄伞菌丝体多糖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体外调节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大米为基质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灵芝菌丝体,然后将大米灵芝培养产物碾磨成灵芝米粉,从而达到强化大米营养价值的目的。研究不同的大米加量、装液量、培养基pH和培养温度对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多糖及赖氨酸含量为目标值,获得灵芝菌丝体生长的最优条件为:培养基装量为35g大米加45mL营养液/150mL三角瓶,起始pH5,培养温度26℃,发酵至12d时,灵芝米粉的多糖含量和赖氨酸含量达最高,总多糖含量为27.37%,赖氨酸含量为0.593%,比原大米多糖含量提高4.48倍,赖氨酸强化倍数为4.7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培养猴头菌菌丝体时不同碳、氮源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碳、氮源液体培养基对猴头菌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从菌丝体多糖含量角度考虑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豆腐渣;在淀粉用量为4.0%、豆腐渣用量为1.5%时得到的猴头菌菌丝体多糖含量高达162.17mg/g。结论:淀粉和豆腐渣能比常用碳、氮源大幅度提高液体培养猴头菌菌丝体的多糖含量,而且价格低、来源广,在生产上有着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多糖的代谢变化及深层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的基本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地生长速度与多糖的最高积累量呈正相关,而多糖的最高各界量测滞后于菌体的纤维毒酶、淀粉酶产酶高峰。此外菌丝体含明子实体中所具备的组份,菌丝体中粗多糖、多糖为子实体的2.26和3.5倍,菌丝体粗蛋白含量比子实体高2.47倍,而必需氨基酸在蛋白南组成中基本接近,为58%及45%。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2):126-130
考察超声波诱变对猴头菇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粗多糖含量及活性的影响。将猴头菇菌株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波诱变,各诱变菌株经平板培养初筛和液体发酵培养复筛后,最终得到1株菌丝体生物量最大、粗多糖含量最高的猴头菇变异菌株H-2,然后将原始菌株和H-2菌株进行袋料栽培以获得子实体,并对子实体粗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最后,比较了原始菌株和H-2菌株子实体粗多糖的抑菌活性。变异菌株H-2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粗多糖含量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1. 2%和2. 3%,并且H-2子实体粗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菌效果。猴头菇菌株经适当时间的超声波诱变后,可以提高其菌丝体和子实体中粗多糖的含量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考察菌丝体发酵条件下,黑皮鸡枞菌的富硒规律及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菌丝体干重、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硒利用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分别考察外源硒浓度和发酵条件对黑皮鸡枞菌菌丝体发酵富硒的影响。以3种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考察菌丝体多糖及富硒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黑皮鸡枞菌菌丝体富硒的最佳条件为:硒元素添加量5 mg/L,发酵温度25℃,装液量250 mL,发酵起始pH 7.0。在该条件下,黑皮鸡枞菌的生物量、菌丝体多糖含量、硒利用率分别为(7.68±0.48)g/L、(3.82±0.24)%和9.22%。当富硒菌丝体多糖浓度为0.7 mg/L时,其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9.05±1.94)%、(52.43±3.05)%和(63.87±2.95)%。结论 低浓度硒(5~10 mg/L)可以促进菌丝体生长及菌丝体多糖的累积,但高浓度硒(≥15 mg/L)会对菌丝体生长和菌丝体多糖累积产生抑制。硒利用率主要受菌丝体产量影响。通过富硒培养,可以提高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4.
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和药质菌丝体,采用超声波方式提取两种粗多糖,再将粗多糖分别作用于小白鼠,研究小白鼠的碳廓清实验和对小白鼠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粗多糖和桦褐孔菌药质菌丝体粗多糖都可以提高小白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多糖种类和灌胃剂量对小白鼠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不同,药质粗多糖比粗多糖对小白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pH值对冬虫夏草深层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冬虫夏草真菌CS2进行深层发酵培养 ,文中主要考察了CS2在深层发酵过程中不控制 pH值及控制pH值分别为 5 0、5 5、6 0时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产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 ,CS2在控制pH值为 5 5时更有利于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产生 ,同未控制 pH值进行比较 ,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分别达到 36 35、1 0 38g/L ,分别提高 1 9 2 %和 31 4% ,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羊肚菌菌丝体通过液体富锌培养获得锌多糖,对其体内、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Fenton法、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还原法对羊肚菌菌丝体锌多 糖的体外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100 mg/(kg?d))诱导致衰老小鼠为对照组,羊肚菌菌 丝体多糖和羊肚菌菌丝体锌多糖(320 mg/(kg?d))为治疗组。30 d后检测小鼠肝脏、肾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 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 量,研究羊肚菌菌丝体多糖体内抗氧化作用。羊肚菌菌丝体多糖和羊肚菌菌丝体锌多糖清除羟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0.56 mg/mL和0.36 mg/mL;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50分别为 0.62 mg/mL和0.46 mg/mL;清除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0.68 mg/mL和0.58 mg/mL。羊肚菌菌丝体锌多糖能够提高 衰老小鼠肝脏中SOD和CAT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与羊肚菌菌丝体多糖组相比使SOD活力提高了 9.32%,CAT活力提高了36.73%,MDA含量降低了90.71%。羊肚菌菌丝体锌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并在设 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工虫草不同部位多糖及固体培养残基多糖对小鼠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的雄性小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急性CCl4肝损伤模型组、虫草子实体多糖组、菌丝体多糖组、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蛋白(TP)含量,并对肝细胞的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虫草多糖子实体、菌丝体和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能显著抑制CCl4引起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脏MDA含量的升高,以及肝脏SOD含量的降低,并能显著减轻CCl4引起的肝小叶内的灶性坏死。结论:虫草多糖子实体、菌丝体和固体培养残基多糖组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人工虫草子实体多糖效果最优,其次为菌丝体多糖,再次为固体培养残基多糖。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提取率,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樟芝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中的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回归模型并进了验证.通过研究可知:当提取时间为4.7h、液固比46倍、提取温度76.8℃时,樟芝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率的理论值为8.8%.并通过试验验证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9.
液体深层培养中灵芝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 ,确定了深层培养的灵芝菌丝体胞内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80℃下提取 2次 ,每次加入菌丝体 3 0倍量的去离子水搅拌提取 5 5min。不同纯化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经超滤去除小分子可溶性杂质 ,加活性炭抽滤脱色 ,CCl4 正丁醇萃取除杂蛋白 ,再经醇析和真空干燥即可制得纯多糖  相似文献   

20.
虫草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虫草属真菌的干燥和新鲜菌丝体中多糖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溶液离子组成和浓度下多糖的溶出情况,并与传统的热水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菌丝体被烘干,细胞结构被破坏的情况下,离子状态对于多糖溶出的影响相对较小,10%NaCl可以增加10%左右的多糖提取率,10%NaOH作用效果最好,可以提高提取率67.5%。而新鲜菌丝体由于细胞结构的完整性,离子组成和浓度对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十分显著,5%NaOH的多糖提取率最高,虫草菌丝体中碱溶性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酸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