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基于微分博弈,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 构建了以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 微分博弈模型, 分别得到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各自的利润最优值函数, 推导出产品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的最优轨迹. 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 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长期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英  慕银平 《控制与决策》2016,31(9):1561-1568

分析由零售商和银行组成的供应链系统, 在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的条件下, 通过引入期权采购和信用融资的组合方式, 实现企业的资金风险降低和运作效率提升. 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得出零售商的最优实物产品采购量和最优期权采购量的显性表达式, 证明银行的最优信用借款利率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条件. 通过比较存在资金约束情形下的其他运作方式, 发现信用融资是最有效的决策方式, 可以提升零售商的绩效, 最大可能实现全局最优.

  相似文献   

3.

考虑闭环供应链的差别定价问题, 制造商回收废旧产品, 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 再制造率随机. 采用Stackelberg 博弈方法, 研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相应产品的最优定价, 给出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利润. 结果表明:若制造商对产品延迟定价, 则集中决策下回收价格高于分散决策, 而销售价格均低于分散决策; 当零售商的保守利润不低于一定值时, 集中决策下总利润不低于分散决策, 制造商可以采用改进的两部定价契约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4.
张克勇 《控制与决策》2015,30(9):1717-1722

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互惠偏好行为下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 以及这种互惠偏好对决策行为和渠道效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 双方的互惠偏好程度对制造商废旧品回收比例呈正面影响; 零售商互惠偏好程度对制造商产品批发价格呈负面影响; 双方互惠偏好程度增加会导致零售商产品售价降低, 从而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加; 系统成员的互惠偏好程度增加会导致自身收益减少和对方收益增加; 互惠偏好行为有利于闭环供应链系统收益和渠道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风险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基于条件风险值(CVaR) 准则建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 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和最优解. 研究表明, 根据不同风险偏好程度, 供应链成员会采取不同定价策略; 当制造商风险偏好程度确定、零售商风险规避度增加时, 最优零售价降低, 最优批发价升高, 直销价不减; 当零售商风险偏好度确定、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增加时, 各最优价格均降低; 风险偏爱的影响则与风险规避相反.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一个低碳产品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 考虑需求同时受减排水平和销售价格的影响, 分别研究寄售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以及收益共享与减排成本共担3 种契约下供应链企业的优化决策, 并进一步探讨当需求的确定部分为和式、随机部分服从均匀分布时的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 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利于促进减排水平的提升, 也利于供应链系统期望总利润的增加. 最后, 探讨了不同参数对协调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消费者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的特征, 采用延迟定价策略应对需求波动和实现产品售罄. 基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 探讨最优零售价格的确立, 分别建立分散决策下的零售商利润函数模型和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系统利润函数模型, 通过函数单峰性分析证明最优订货量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并求得最优解. 比较和数值分析表明, 在分散决策下, 采用延迟定价策略虽然未必能达到集中决策时的供应链系统最优, 但相比固定售价, 可以显著提高供应链的总利润.

  相似文献   

8.

在需求与价格、质量相关的假设下, 提出再制造产品的3 种生产模式, 给出最优生产决策.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再制造产品支付意愿(WTP) 的提高, 第2 阶段新产品产量都将下降, 再制造产品和第1 阶段新产品产量在Model O和Model OI 模式下上升, 在Model I 模式下不变; 产品质量的上升会使所有产品的产量都下降, 导致原设备生产商(OEM) 的收益下降, 而独立的再制造商(IR) 的收益在一定范围内上升, 但其获利所需最低WTP值也将上升. 数值仿真验证了各参数对生产决策及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毅鹏  马士华 《控制与决策》2013,28(11):1623-1629

针对供应链中核心制造商对产能约束的多个零部件供应商的“末位惩罚”问题, 构建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多个供应商协同模型, 并分析了分散决策和供应商协同决策下各个成员的最优决策. 通过Monte Carlo 模拟仿真方法和数例分析表明, 采用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 可在保护供应商的私有产能信息不公开的同时还能进行集中决策, 从而明显降低供应商的损失成本和整个供应链的全局损失成本, 最终让供应链达到帕累托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外部性情境下, 考察网络外部性强度、竞争强度和市场风险对竞争供应链结构选择的影响, 分别从制造商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识别竞争供应链的纵向结构选择策略和动态演化均衡. 基于制造商的结构选择受市场风险波动范围和竞争强度的影响, 竞争强度边界和风险的范围依赖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 在不同的网络外部性环境下, 竞争强度和风险对制造商的结构选择的影响作用不同; 基于供应链系统的控制结构选择与市场风险无关, 仅与依赖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竞争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科技产业背景下三级供应链系统中原材料供应商的最优定价决策、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订货决策. 围绕高科技易逝品的售价和零部件购买价格随时间递减的特点, 分别建立以零售商和供应商为主导的三层联合定价和订货模型, 并设计了三层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对模型特点的分析结果表明, 零售商主导下的三层供应链系统能更好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 博弈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合作广告策略, 分析信息不对称及双渠道对供应链合作广告投资决策的影响. 研究表明, 零售商在具有需求信息优势时会谎报需求信息,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其谎报决策会降低制造商的利润, 但能提高供应链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制造商无法通过激励合同促使零售商共享信息. 另外, 在最优合作广告策略下, 当直销渠道与分销渠道所占市场份额的分配比例小于一定值时, 制造商采取双渠道会使供应链参与者均受益.

  相似文献   

13.
江文  陈旭 《控制与决策》2016,31(3):477-485

研究由一个受限额与交易政策约束的制造商和一个面临同质战略顾客的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决策与协调问题. 分别研究得到了限额与交易政策下一体化(包括理性预期均衡和数量承诺两种情形) 和分散化供应链最优决策和最大期望利润, 并与不考虑限额与交易政策的情形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限额与交易政策使得供应链最优产量降低、最优价格升高、碳排放量减少. 最后, 以数量承诺情形为基准, 基于收益分享合同设计了供应链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东彦  于浍 《控制与决策》2016,31(4):759-763
研究产品信誉受广告投入水平影响的供应链合作广告问题,建立具有广告投入水平抑制作用的产品信誉动态模型.通过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得到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广告策略以及在分散决策下制造商的最优合作广告参与率,比较发现,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广告投入水平高于分散决策下的相应值.设计了双边补贴策略来协调供应链.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确定环境下带有主从零售商的供应链协调的基本模型,提出了应急环境下当需求偏差随机发生时集权和分权供应链的最优决策.证明了无论需求随机偏差存在与否都可以运用线性数量折扣合同使得供应链有效达到协调,并相应给出了最优批发单价、最优线性折扣率和转移支付的范围.最后对最优售价、最优总订货量和最优批发单价随需求偏差幅度及其概率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许民利  李舒颖 《控制与决策》2016,31(8):1435-1440

针对产量和需求都随机的供应链, 在条件风险值(CVaR) 的度量准则下, 建立具有风险规避型零售商的供应链最优决策模型, 探讨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协调的条件, 并进行了数值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零售商的风险规避以及产量的不确定性将降低最优订购量及供应链效益; 收益共享契约可以优化产量和需求随机条件下的供应链运作效率, 并在一定条件下使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17.
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受到限制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会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订货量增加时,零售商会尽力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销售成本会增加,此情形下收益共享契约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鉴于此,通过对契约模型修订,研究发现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时,制造商会提高批发价格.但会主动替零售商承担一部分递增的销售成本,且承担比例与其分享零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