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蠕墨铸铁的机械性能比灰铸铁高得多,它的抗拉强度一般为36~42公斤力/毫米~2,抗弯强度为70~100公斤力/毫米~2,延伸率为1~6%,铸造性能比球铁好,而且还有耐热疲劳的特殊性能。作为一种新兴的铸造材料,蠕墨铸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把我厂近年来用冲天炉生产蠕墨铸铁及炉前控制情况介绍一下。一、蠕墨铸铁原铁水成分的选择蠕墨铸铁对原铁水的要求是温度高、碳当量高、含硫量低,同时要求铁  相似文献   

2.
内燃凿岩机主要用于凿岩采石和挖掘坑道。汽缸体是该机的一个主要磨损件。作者研试的YN30-A内燃凿岩机汽缸体,其大端内径为90毫米,小端内径为58毫米,长度为265毫米。汽缸体外壁铸有散热片。汽缸体毛坯原先是用合金灰铸铁铸造的,但由于该汽缸体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粉尘污染严重,所以磨损很快。为延长其使用期限,作者作了用低合金蠕墨铸铁铸造汽缸体的尝试。三年多来,七个采石场的实际使用结果证明,新材料汽缸体与合金灰铸铁汽缸体相比,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以上,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汽缸体用低合金蠕墨铸铁的成份、组织和性能蠕墨铸铁由于其石墨形态介于片状与球状之间,因而既具有近于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又具有近于灰铸铁的铸造性能,并且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热疲劳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蠕墨铸铁作为一种工程材料在发动机缸体等重要铸件上广泛使用。德国某汽车公司的V8柴油发动机缸体,美国某汽车公司的12L排量8缸发动机缸体都用蠕墨铸铁铸造。随着柴油机性能的  相似文献   

4.
蠕墨铸铁兼具有高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优异的综合性能促使其不断在汽车领域获得应用。但同时优异的力学性能严重削弱了其可加工性能,提高蠕墨铸铁的可加工性能成为突破其应用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从提高蠕墨铸铁加工性能角度分析,着力于蠕墨铸铁加工性能的影响因素,综述了蠕墨铸铁加工机理、材料组分和微结构、刀具结构材质涂层和工艺参数对其加工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蠕墨铸铁加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刀具技术、新型冷却方式等辅助方式的使用、特种加工技术、复合加工的介入等,以进一步提升蠕墨铸铁加工性能,促进蠕墨铸铁的高质高效加工。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家蠕墨铸铁专业生产厂、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淄博蠕墨铸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蠕铁公司)自行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蠕墨铸铁稀土蠕化剂的研究和应用》、《蠕墨铸铁稳定生产控制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直接参与了《蠕墨铸铁国家标准》的制定等工作,公司先后荣获了国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生产的蠕墨铸铁铸件主要以焦炉设备和钢锭模为主,重量1.5~2.5t,材质为RuT340,它是以珠光体为主的混合基体蠕墨铸铁。使用7t/h冷风冲天炉熔炼铁液,以往一直采用合金从出铁槽随流冲入,然后人工搅拌处理的蠕墨铸铁处理工艺,但是蠕化质量不稳定,蠕化率较低(60%左右)。主要原因是化学成分波动较大;蠕化剂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广蠕墨铸铁的应用领域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蠕墨铸铁的切削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蠕墨铸铁难以切削加工的材料特性和目前改善蠕墨铸铁切削加工方法的局限性,提出改变蠕墨铸铁的化学成分以改善其切削加工的研究方法。通过往蠕墨铸铁中添加3个不同量的氮化硼化合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测出氮化硼对蠕墨铸铁抗拉强度、硬度及耐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蠕墨铸铁中的氮化硼含量为0.0144%、0.0223%和0.0288%时,其抗拉强度和硬度没有改变;当氮化硼含量为0.0144%时,蠕墨铸铁与实验钢球组成的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188。在不改变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往蠕墨铸铁中添加适量的氮化硼以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的研究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密烘铸铁是高强度铸铁之一。它不象其它高强度铸铁那样对原铁水化学成分要求十分严格(与蠕墨铸铁相比),也不需要往铁水中添加贵重的合金元素,但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铸造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早在四十年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也曾生产过这种铸铁,后因采用了孕育铸铁,  相似文献   

9.
蠕墨铸铁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逐渐替代了传统发动机材料-灰铸铁。然而,蠕墨铸铁良好的力学性能导致了其加工性能极差,因此,导致企业加工成本增高,加工效率降低,严重阻碍了蠕墨铸铁发动机的批量化生产和应用。切削液在加工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切削液的成本仅占加工成本2%,因此,通过选择适合加工蠕墨铸铁的切削液,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通过对市面上现有不同的六种切削液品牌进行蠕墨铸铁切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俄美达切削液加工蠕墨铸铁效果最好,其后刀面磨损形式是涂层磨损。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选择蠕墨铸铁切削液提供指导意见,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蠕虫状石墨铸铁(以下简称蠕墨铸铁)是六十年代中末期开始研制发展的一种新型工程材料。始原于球墨铸铁球化处理失败而获得,其石墨形状介乎于球状石墨和片状石墨之间。蠕虫状石墨的长度是厚度的2~10倍。它的形状酷似片状石墨,而结构则接近于球状石墨。蠕墨铸铁的机械性能介于球墨铸铁和普通灰铁之间,铸造性  相似文献   

11.
稀土蠕墨铸铁是一种以蠕虫状石墨为主的新型铸铁材料。它的机械-物理性能介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之间,不仅兼有两者的优点并有独特性,因而可对某些灰铸铁零件进行减薄壁厚、减轻重量的设计改革,节省铸件的金属材料。这种铸铁可加入合金元素使其合金化,从而获得某种特殊性能。自1965年我们开始研究和用冲天炉生产蠕墨铸铁以来,这种新型铸铁材料已被人们公认,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对它的应用已逐步在各个领域受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冲天炉铁水,通过包底孕育蠕化处理,成功地浇铸出蠕墨铸铁材料。金相观察表明:用2.0%稀土钙铝硅铁合金及2.0%稀土镁铝锌硅铁含金蠕化处理的铸铁,其石墨呈细小、均匀分布的蠕虫状。蠕墨铸铁冲击断口显示,基体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具有较高的冲击功。用蠕墨铸铁制成的机车闸瓦具有比普通灰铸铁闸瓦高得多的压断强度,是制造机车闸瓦的理想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冬华 《工具技术》2008,42(5):58-60
1 引言 传统的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和白口铸铁,因其特定性能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人们认为铸铁是易加工材料,但是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现在,铸铁家族又增添了蠕墨铸铁(CGI)、等温淬火球铁(ADI)和一系列的合金铸铁,各种铸铁材料的加工性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加工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从而为机加工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蠕墨铸铁材质柴油机气缸体的生产工艺可行性。在成熟的蠕墨铸铁气缸盖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蠕墨铸铁材质移植到柴油机气缸体铸件上具备可行性。蠕墨铸铁材质与灰铸铁材质的气缸体尺寸没有变化,能够满足壁厚需要;蠕墨铸铁材质的气缸体本体强度比灰铸铁材质高近100MPa;蠕墨铸铁材质的铸件对制芯和造型有更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朱成九  张安哥 《机械强度》2007,29(2):310-314
比较四种热处理方法下蠕墨铸铁试样的断裂韧度.试验结果表明,蠕墨铸铁的断裂韧度受不同基体组织的影响比较明显;受不同石墨形态的影响显著,与结构钢不同,蠕墨铸铁的断裂韧度随材料的屈服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石墨颗粒的长厚比增加会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合金元素锑、硼、磷加入量的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合金元素及其加入量对蠕墨铸铁的蠕化率、基体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优选出了合金元素的加入量为:0.03%Sb,0.03%B,0.25%P,并对新材料进行了模拟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低合金蠕墨铸铁比铬钼铜硼磷灰铸铁的综合相对耐磨性提高17.56%,而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活塞环端面加工新技术的应用,即活塞环组合铣切片技术在活塞环端面加工中的应用,以组合铣切片代替合金铸铁环端面加工中的粗磨两端面和半精磨两端面,代替球铁环端面加工中的车切片和半精磨工序,缩短了活塞环加工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精简人员;同时引领活塞环的铸造毛坯向双体毛坯和三体毛坯发展,从而在不增加现有基础设施、设备的情况下,扩大活塞环铸造的产量和提高活塞环端面加工的产量和质量,使活塞环端面加工工艺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稀土蠕墨铸铁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炉前处理劳动强度大和不能稳定地获得蠕虫状石墨而研制新型蠕化剂,近年来配制的若干种新型蠕化剂在电炉和冲天炉的蠕墨铸铁生产中应用,已获初效。  相似文献   

19.
蠕墨铸铁兼有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的性能,具有高的机械性能、较好的工艺性能和导热性能,是机械工程上的一种新型材料。自1979年7月以来,我厂已用稀土蠕墨铸铁代替了高强度合金铸铁、铁素体球铁及可锻铸铁,广泛地用于各种重要机件。我厂从1979年4月份开始研究,至7月份其熔炼工艺初步稳定。自7月份起连续熔炼了三十多炉次,批量从几百公斤到两吨多。生产的主要铸件为齿轮、连杆、离合器、轴承座、抛丸机叶片等高速或高负荷机床部件,件重1公斤到400公斤,铸件壁厚由6毫米到350毫米。成本比稀士镁球铁、可锻铸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超声波声速测定蠕墨铸铁蠕化率的原理,通过用金相和超声波两种方法对蠕墨铸铁蠕化率进行对比测量,验证了蠕化率与声速的对应关系。并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进一步证明了用声速法代替金相法测蠕墨铸铁蠕化率是可行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