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周笑玲  刘卫江  周正军 《中外医疗》2010,29(28):138-139
目的福利院老年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与对策。方法分析福利院33例抑郁老人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策。结果发现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生理、心理、经济、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结论通过上述有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策和预防措施,强调加强心理护理,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环境,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提高全社会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视。方法对9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病程、居住地、家庭类型、陪护人员等)和临床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因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及知识的缺乏影响了患者的就诊机率。结论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家庭成员间相互沟通,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作好老年人安全护理和生活护理,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敬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远郊区县敬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为提高"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以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取样抽取一个远郊区县的三个敬老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对敬老院的生活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从四个纬度进行分析,物质功能最低,社会功能次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正相关关系.结论保持加强建设敬老院的环境设施,完善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加强医疗保健尽可能减轻躯体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农村敬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远郊区县敬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为提高“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以便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取样抽取一个远郊区县的三个敬老院进行间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对敬老院的生活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从四个纬度进行分析,物质功能最低,社会功能次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正相关关系。结论:保持加强建设敬老院的环境设施,完善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加强医疗保健尽可能减轻躯体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探讨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4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病因及诱发因素深入分析,从而采取护理对策措施.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药物及运动治疗,能有效减少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加重,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知识,提高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前兆、发病过程和预防保健措施,综合各种信息,为老年痴呆的预防和保健提供科学有效措施。结果:目前预防、延缓老年痴呆病症的主要措施有药物预防保健,普遍预防保健,灸法预防保健,按摩疗法等,气功疗法等。各类预防保健方式在老年痴呆症防治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结论: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没有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为了避免老年人受到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各种预防保健措施十分有必要,经验表明老年痴呆症应当以预防为主,在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后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患病期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老年痴呆症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由于本疾病病程较长,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逐渐生活不能自理,该疾病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痴呆患者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骨折,由于此类患者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治疗上有针对性,对护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痴呆(AD)是人处于老年阶段最常见的疾病,给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资料报道显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训练,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康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日常生活能力有提高作用,对生存质量有改善作用,对痴呆的进程有延缓作用~([1])。因此,采取心理、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训练、安全防护、康复训练以及病情监测等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延缓老年痴呆症的疾病发展进程,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立群 《中外医疗》2010,29(23):159-160
目的分析9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发病率、性别、疾病、家庭、社会因素等与其关系,为合理的护理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及病史回顾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老年性痴呆患者发病率为13.3%。结论重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建立保健网络是防治老年痴呆症极为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现状调查,为疾病预防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为本地区老年期痴呆患者护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方法:对沈阳市8所养老机构护理痴呆老人的照顾者进行调查。评定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现状选用自制调查表。结果:调查敬老院护理人员47例,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存在文化程度低、专业水平低、岗位培训少、护理干预少的问题。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缺少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恰当的照顾措施,照顾者缺少护理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痴呆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诱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8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诱发因素及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结果: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诱发因素:饮食因素34例(39.5%),环境因素32例(37.2%),感染因素10例(11.6%),其他因素10例(11.6%)。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对策后,老年人皮肤瘙痒症状有所减轻。结论:针对老年人皮肤的特殊性采用相关的护理对策,可明显减轻皮肤瘙痒。在日常生活中力求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起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6例癌相关腹泻的总结、分析,探讨了癌相关腹泻病人的护理措施及诱发因素,强调了心理护理,肛周皮肤护理,饮食调节与护理,药物治疗与护理,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与护理,患者自我护理及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认为引起腹泻的因素主要有:肿瘤本身因素、手术因素、化疗因素、放疗因素和肠运动功能障碍因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显著提高癌相关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针对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提出社区医疗护理对策,如完善社会养老机制、开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支持,加强自我心理调试,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保持与社会接触等方面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祝明  胡志  马颖  李磊  陈任  李峰  陈若陵  秦侠 《安徽医学》2010,31(11):1368-1369
目的探讨农村社区老年人兴趣爱好与老年痴呆症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方面的调查内容,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老年人兴趣爱好种数的增加,老年痴呆症患病率呈下降趋势(U=-3.096,P=0.002)。结论兴趣爱好缺乏的老人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及评估影响安全因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思考。方法:对28家养老机构301名老年人及相应82名照护人员进行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结果:老年人对自身安全问题认同率前八位问题分别为跌倒、慢性疾病发作、坠床、交通伤害、烧烫伤、食物卡喉、误服药物、压疮,与照护人员对老年人安全问题的评估排序基本相同;环境设备因素评估总符合率68.3%;89.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52.4%的老年人患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病,45.4%的老年人有孤独、抑郁情绪,BADL受损率14.3%,IADL受损率49.6%;照护人员安全认知评估知晓率66.5%。结论:加强城乡敬老院环境、设备适老工程改造;完善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稳定养老护理队伍,建立与各级医学护理院校的合作机制,多形式多途径培训照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建立前馈控制管理,完善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提倡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全球老年痴呆症的问题日益严重,现代医学尚无法完全清楚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以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痴呆发病机制,对于危险因素已有较多的探讨,应用已知的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工具,创新设计老年痴呆症发病风险评估量表,采用疾病因素与行为因素为量表评分项目,并将年龄因素与运动因素赋予权数效果,将老年人的痴呆症发病风险量化,以符合国际趋势对痴呆症的早期预防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及时作出相应对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对200名老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社区护理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结果以百分比、积分描述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法进行分析。结果:生活方式、居住地与最近综合医院的距离、居民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这3个因素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性别对护理需求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社区护理需求排名前5的项目依次是:急救护理、老年人慢性病护理、慢性病预防宣教、传染病宣教、心理护理。结论:老人对社区护理需求较高,特别是独居型、居住地离综合医院较远、身体状况不佳的老年人。社区中心应加大对社区护理的重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对老年人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老年护理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地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对策,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方法 2014年3-7月,对江苏省镇江市主管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卫生局和民政局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同时,对镇江市区部分社区居民进行老年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8份,有效回收率为95.6%。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4%(198/478)老年人有老年护理服务需求,58.6%(280/478)老年人暂时尚无老年护理服务需求。82.3%(163/198)老年人希望有老年保健服务,76.8%(152/198)老年人希望有住养护理服务,56.1%(111/198)老年人希望有康复训练服务。54.5%(108/198)老年人能接受的最高收费标准是<50元·床-1·d-1,38.4%(76/198)能接受的最高收费标准是50~100元·床-1·d-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生活自理能力呈负相关(r=-0.305,P<0.01);月收入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42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老年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月收入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差老年人老年护理服务需求度越高,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老年人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低。社会与政府应当重视老年护理,加强机构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重视人才培养,发展老年护理保险,增强管理水平,明确服务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分析8例日落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观察、护理。提出密切观察,心理支持,改进环境措施,修饰和控制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加强监护等,是治疗日落综合征,减少老年人死亡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已经逐步受到大家的重视。方法护士不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打针、发药、收置病人[1],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技术操作扩展到注意病人的心理、精神、环境、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结果本文对老年人心理护理的一些问题,谈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结论提高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质量,希望本文对老年人护理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