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是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危害社会、祸国殃民和残害青少年的最新例证,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暴露了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卖身投靠国际反华势力,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险恶用心和政治目的,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清“法轮功”邪教本质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反面教材。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绝不允许“法轮功”邪教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2月1日,…  相似文献   

2.
积极参加反"法轮功"邪教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暴露了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卖身投靠国际反华势力,妄图颠覆国家政权的险恶用心和政治目的。事实说明,我们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斗争。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决不能坐视“法轮功”邪教把魔爪伸进校园。中国教育学会作为群众性的教育学术团体,在这场同“法轮功”邪教争夺青少年一…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说"法轮功"是邪教?如何认识它的邪教本质?"法轮功"邪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并从欺骗性、危害性和反动性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  相似文献   

4.
学生:高三政治常识讲到“法轮功”是邪教组织,要坚决取缔,并依法给予严厉的制裁。那么,什么是邪教?邪教是不是宗教?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会不会影响我们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教师:邪教是一种国际现象,许多国家的邪教都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世界各国的邪教组织尽管形式不一,仍然表现出许多类似的特点。主要有:一、具象的教主崇拜替代抽象的神祗崇拜。  相似文献   

5.
邪教"法轮功"问题被国际化是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的.某些西方国家对"法轮功"的支持与其"西化"、"分化"、"弱化"中国的一贯政策一脉相承.邪教"法轮功"的反动性是其得到西方反华势力支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思想   依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通知精神,以“反对邪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传播文明”为宗旨,开展声势浩大的反“法轮功”邪教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揭露“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邪教侵袭并与“法轮功”邪教组织作坚决的斗争,决不让任何邪教玷污我们神圣的校园。   二、方法措施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要把 1月 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的事实真相向师生进行宣传,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李洪志及其“法轮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邪教“法轮功”萌芽、生长、蔓延的心理背景剖析,鞭挞“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是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危害社会、祸国殃民和残害青少年的最新例证,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暴露了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卖身投靠国际反华势力,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险恶用心和政治目的,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清“法轮功”邪教本质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反面教材。 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各级共青团组织,要通过这一事件,进一步揭露“法轮功”邪教组织对国家政权、社会政…  相似文献   

9.
本对“法轮功”邪教产生、蔓延的原因作了分析。章认为,“法轮功”邪教组织是李洪志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控制弱化的条件下,将封建迷信、各种唯心主义和有神论思想,杂揉拼凑成的现代迷信体系。章还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要加强对群众的理想信念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0.
2月1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1月23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几名“法轮功”痴迷者自焚事件,是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危害社会、祸国殃民和残害青少年的最新例证,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本质,暴露了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卖身投靠国际反华势力,企图颠覆国家政权的险恶用心和政治目的,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进一步认清“法轮功”邪教本质提供了一个血淋淋的反面教…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