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棉花不育系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杂交种推广现状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 ,利用杂种优势 ,选育杂交种周期短、应变能力强 ,容易集优良性状于一体 ,亲本数量少且容易保纯等。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已在澳大利亚、巴基斯坦、美国、印度等主产棉国广泛应用。我国 1 990年杂交棉仅1 .47万公顷 ,占当时全国棉田面积 0 .3% ;1 999年杂交棉已发展到 37.93万公顷 ,占全国棉田的1 0 .3% ,其中仅湖南省就 1 3.6万公顷 ,以人工制种利用二代为主 ,面积占该省棉田的 91 % ,基本实现棉花品种杂交化。近几年来 ,抗虫杂交棉尤其是“中棉”系列品种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中棉所39发…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棉区在全国的棉花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 ,常年种植面积 2 5万公顷 ,目前杂交棉 F1代利用种植面积只占整个棉产区的 15 %左右 ,而制约杂交棉迅速推广的限制因素是杂交制种费工、费时、产量低 ,制种成本高。所以 ,江汉平原农业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先后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荆门创世纪公司合作 ,在“中棉所 2 9”、“鄂杂棉 3号”、“KC970 4”等杂交棉组合的制种过程中 ,通过对杂交棉的人工制种技术进行不断探索和改进 ,摸索了一套适应江汉平原的杂交棉制种的高产栽培技术。1制种前期准备1.1制种地选择。制种基地首…  相似文献   

3.
杂交棉棉铃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已成为发展棉花生产的有效途径,国家把选育和推广杂交棉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对从根本上解决棉铃虫为害和提高植棉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杂交棉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实现高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2003-2004年对杂交棉生育特性和营养代谢特征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建立杂交棉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2003年在河南省农业学校试验田进行。供试品种为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F1、常规棉中棉所41(分别简称A、B、C)。试验地为潮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7mg…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用人工去雄授粉法生产杂交棉种子,这种低效、高成本的制种手段严重地阻碍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三系”配套系统,通过蜜蜂等媒介传粉进行棉花杂种种子的生产,可省去人工去雄和授粉,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美国育成具有哈克尼西棉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DES-HAMS277”,但由于其恢复系“DES-HAF277”的恢复力不够强,故一直未能在生产上应用。因此,扩大寻找恢复源,选育农艺综合性状好、产量水平高的优良恢复系,是加快三系杂交棉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选育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系”杂交棉制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总结实践了3年来试验、示范、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出“三系”杂交棉制种的操作规程及F1代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利用“三系”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同时,提出“三系”杂交棉制种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棉花“三系”杂交法生产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雪  朱东生 《江西棉花》2009,31(5):7-10
回顾了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程与杂交棉优势表现,阐述了棉花人工去雄授粉、化学杀雄、雄性不育系等杂种优势的利用现状与途径,提出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并建议在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棉花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广泛利用需将棉花杂交种与种植方式改革紧密结合,尽量选择F2仍有较高优势的杂交组合,建立相应的杂交棉种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强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实施优质杂交棉工程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棉花生产从1997年开始全面实施省政府提出的“优质杂交棉工程”,经过3年的实践,在杂交棉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取得了“三高一新”的辉煌成果。总结优质杂交棉工程顺利实施的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服务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坚持“五统一”管理,推广技术规范等三个方面。湖南棉花生产有序健康发展的对策,应突出抓好“一心三化”为主要内容的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杂交棉种子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瑞元 《中国棉花》2007,34(5):48-49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强棉花抗逆性、提高植棉效益的重要途径。各地棉区推广应用杂交棉劲头十足,整个产业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景象,但在这“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正确分析我国杂交棉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对于进一步推进杂交棉种子产业化进程,尤其是提高杂交棉种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杂交棉种子产业化现状分析1.1品种选育速度加快,主导品种比重呈下降趋势。“九五”以来,特别是2000年《种子法》实施后,随着科研力量、科研经费投…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鉴定了两项棉花科技成果湖南省科委委托省农业厅邀请国内有关专家于1995年8月25、27日,分别对该省安江农业学校的“雌雄异熟两系法杂交棉技术”和湖南省棉花所选育的“棉花雌雄异熟系E─81”进行了现场鉴定。经过与会专家认真评议,根据湖南省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睢县杂交棉生产有了迅速发展,棉花产量逐年提高。效益不断增加,仅1990~1992年,三年种植杂交棉(中杂019)达3.7万公顷,全部为麦棉套神。每公顷小麦平均产3439.5kg,棉花产1023kg,霜前花率81.5%。实践证明,杂交棉在麦棉套种棉田同样可创高产高效益。是夺取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南抗 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配的杂交棉新品种 ,1995年选育成功 ,1998— 1999年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 ,2 0 0 0年进入生产试验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我们于 2 0 0 0年从育种单位引进该品种试种 ,采取成片生产示范种植的方法 ,对照为常规棉“苏棉 9号”、杂交棉“中棉所 2 9” ,结果表明 ,在沿海地区该品种具有优良的丰产性、抗虫性和适应性。沿海地区的射阳县将把南抗 3号作为简化栽培、立体种植、高产示范园引种的首选品种 ,2 0 0 2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1 产量表现射阳县 …  相似文献   

12.
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棉2号是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邯郸农业科学院和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抗虫、抗病三系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参加国家棉花品种区试,该品种于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解决棉花常规杂交制种中存在的成本高、纯度难保证的问题,同时克服了三系杂交棉中胞质不育与产量呈负相关的难题。1选育方法。本所于1999年从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引进棉花三系中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回交转育的方法,通过海南南繁加代,…  相似文献   

13.
增加密度,合理密植,夺取杂交棉高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树春 《中国棉花》2009,36(6):34-36
2009年4月1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棉花生产工作会议,分析目前棉花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2009年棉花生产要以满足国内纺织品消费用棉需求为目标,调整区域布局,提高单产,提高效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强调,要落实良种补贴政策,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扎实抓好2009年棉花生产。从2009年起开展“杂交棉增密”行动,力争每公顷增加7500株,达到30000株左右,高产创建示范片力争达到每公顷33000株以上。为此,本刊特邀专家撰写了《增加密度,合理密植,夺取杂交棉高产》《黄河流域棉区杂交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棉区杂交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指导生产,配合国家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进入 90年代后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四川、湖南、安徽、湖北等省的杂交棉种植面积正逐步超过常规棉。由于杂交棉目前普遍采用人工制种及生产上只利用 F1和 F2代等特殊性 ,传统的良种繁育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杂交棉的良种生产需要了。只有根据杂交棉的特性 ,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条件的良种繁育体系 ,才能充分发挥杂交棉的杂种优势 ,防止杂种优势退化 ,节约杂交棉良种生产的成本。本文根据杂交棉皖棉 1 3号在安徽省的推广实践 ,探寻适合杂交棉的良种生产方法。皖棉 1 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强优势杂交棉新组合。该…  相似文献   

15.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改进棉花纤维品质、增强品种抗逆性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抗虫杂交棉的推广应用,不仅减轻了长期以来棉铃虫对棉花生产的危害,而且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棉农收入。为了充分发挥抗虫杂交棉的优势,作者结合江汉平原生产实际情况,提出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应采取的十措施,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湘杂棉8号F1代与F2代差异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8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Bt基因杂交棉新品种,由于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虫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推广应用。基于该品种是采用人工去雄杂交制种而获得F1代种子,操作繁琐,成本较高,虽然转Bt基因杂交棉F2的应用颇具争议,但是仍有很多的地区将F2代作为大面积生产用种。究竟转Bt基因杂交棉湘杂棉8号F1和F2代有何差异?其F2代是否具有利用价值?本试验从丰产性、抗虫性及其纤维品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1材料和方法转Bt基因杂交棉湘杂棉8号F1、F2种子,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提供。试验于2004年在本所试验…  相似文献   

17.
1产业发展概况惠民县是国内最早开展棉花杂交制种工作的基地县之一。 1 989年以来 ,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依靠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以下简称“中棉所”)的科技优势 ,致力于杂交棉的制种研究开发 ,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聘请专家、教授开展配套技术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杂交制种技术和经验 ,制种规模从几公顷发展到现在的 5 0 0多公顷 ,成为全国最大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基地。特别是 2 0 0 0年 7月与中棉所合资组建了杂交棉专业化公司 ,奠定了行业发展的优势地位。山东中棉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棉所与惠民县良种棉加工厂于 2 0 0 0年 8月 7日合…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杂交棉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生产杂交棉的方法很多,有些方法目前还不能大量采用。1980年我国从美国引进棉花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其中以恢复系存在的问题最大,主要是恢复能力差和优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863”计划和“湖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针对杂交棉种子市场对棉花指示性状标记和转基因抗虫病杂交棉的需求,为遏止种子市场的混乱现象,通过多年努力,成功选育了集高产、抗虫病于一体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组合——湘杂棉21号。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棉花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2007年江苏省棉花育种单位共育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棉花品种69个,其中,江苏省审定56个,国家审定13个。“十五”以来,江苏棉花育种,既取得了新的成绩,又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对“十五”以来江苏棉花品种审定资料和品种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江苏今后棉花育种工作,很有必要。1棉花育种现状1.1新组合大量涌现,杂交棉发展较快。2000-2006年,进入江苏棉花区域试验的品系(组合)共414个,其中,常规棉品系153个,杂交棉组合261个。与2000年相比,2006年参试品系(组合)总数增加了240.7%,其中杂交棉组合增加了508.3%,杂交棉组合占年总参试品系(组合)的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