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救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4%(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效果更佳,有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手术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术中护理配合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46例手术患者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8h,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结论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术中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06年3月-2009年9月收治的63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心理、生活、并发症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他们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和防止并发症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病例恢复效果优56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合理而系统的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非常重要,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术后实行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行普通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住院时间,和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胫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其术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方式,能有效改善其患处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促进其患肢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本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97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者心理、生活、功能锻炼、并发症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论:采取辨证施护与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1],在骨伤科中椎体骨折尤以老年最为常见。由于各种不同外力作用,造成胸腰椎的压缩、过度屈曲、侧方屈曲、旋转等,脊柱骨折如不加强治疗和护理,会继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2]。现将老年椎体骨折及其并发症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和护理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130例采取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认知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腰椎术后健康教育有关知识知晓率及认知度有了明显提高。结论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用于腰椎椎间融合术围术期,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凡骨折部位或其附近皮肤、粘膜破裂,造成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四肢开放性骨折常伴出血、休克等并发症[1],又因伤口易感染加重病情,延长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恢复,甚至造成肢体伤残。故进行迅速、准确、全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骨折康复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熊嘉 《江西中医药》2022,(9):57-58+6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持续护理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功能恢复、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脊髓神经损伤评分标准(ASIA)感觉、运动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ASIA感觉、运动评分均高于术后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有利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减轻疼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中医护理经验。方法:以我科2009—2011年收治的64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他们的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指导,和防止并发症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都能生活自理好转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医的护理方法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非常重要,能使患者充分认识本病的原因,诱因,症状,治疗,预防,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例侧前路减压固定并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管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重视对病人心理护理、翻身方法,保护受伤脊椎,预防脊神经二次或加重损伤,同时加强营养、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患者手术后的胸腰椎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分级)提高1~3级,5例术后出现腹股沟区麻木。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患者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本组所有患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其中医症候、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脊柱骨折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9,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组(n=49,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主要症状积分、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中医组87.76%的干预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39%(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肿胀、肢软、瘀斑、面白、尿赤主要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医组上述主要症状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的正性情绪(PA)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负性情绪(NA)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中医组PA/NA得分均高于/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1周、干预后1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呈逐渐上升趋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内的JOA评分上升和VAS评分降低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中医组不同时间点的JO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10.20%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8.57%(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全面、有效改善脊柱骨折术后身心状态,减少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骨科19例胸腰椎并截瘫患者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胸腰椎骨折并截瘫患者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护理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折牵引中的中医辨证施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骨折牵引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牵引前后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并进行康复指导和并发症的预防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牵引中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及并发症预防教育,加快了病情的康复,减轻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作用。方法 86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康复治疗依从性、平均护理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数周住院时间缩短、康复治疗依从性评分提供,平均护理费用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老年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压缩骨折当椎体或椎弓的骨折片刺伤或压迫脊髓,常造成截瘫,是脊椎骨折最严重的合并症,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在截瘫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护理可避免患者脊髓进一步损伤,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本人对1996年1月至199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中,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6年1月~199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胸腰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的患者有8例,其中胸椎骨折者有3例,腰椎压缩骨折者有5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在34~58岁之间。2护理方法2.l情志护理胸腰椎压缩骨折合并截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成人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患者入院时有胸腰椎骨折专科护理小组护士进行接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发放专科护理小组制定的健康教育手册、建立信息平台、专科健康教育延伸、上门访视等。分别在2组患者出院后末次随访时进行相关评价,主要从护理满意度、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及生活质量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正腰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以老年人腰椎压缩骨折多见。机体对外界抵抗力或自身免疫力较差,不能忍受骨折后疼痛,导致心理或机体自身出现各种并发症[1-2]。临床上治疗腰椎压缩骨折有手术或牵引等,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但缓解疼痛效果不理想。本文探讨了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老年人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濮阳市中医院骨二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1例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并经腰椎CT或  相似文献   

19.
<正>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胃肠功能紊乱是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1-2])。西医对此尚无针对性的特效疗法,临床多采取中医药保守治疗~([3-4])。笔者采用自拟补肾益胃通腑汤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1月在金华市婺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胃肠功能紊乱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通过特色的专科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病例未出现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有利于减少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