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69,72
[目的]筛选出能催熟金橘果实的同时增进果实品质的处理方法,为柑橘的成熟期调控提供技术参数。[方法]在金橘转色初期,用浓度0、500、1 000μl/L乙烯利(CEPA)和0、500、1000、2 000倍"果彤红"进行喷果试验,喷果后观测果实的着色指数、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并计算固酸比和糖酸比。[结果]所有浓度的CEPA和"果彤红"组合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果实着色;用浓度500μl/L CEPA+500倍"果彤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快,同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没有影响。果实对"果彤红"的反应在不同水平上的差异不显著。[结论]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浓度500μl/L CEPA+500倍"果彤红"处理组合来促进金橘果实着色。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用7年生的"红地球"葡萄树为试验材料,测量"红地球"葡萄果粒纵径、横径、果粒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参数等.结果表明,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没有影响,但在膨大期推迟了果粒重增长,在成熟期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面颜色指数CIRG增加.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对小型西瓜"黑津"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每667 m~2留蔓数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黑津"采用三蔓整枝留两果的方式进行栽培,果实产量中等,果实品质及外观商品性较好;采用双蔓整枝留两果及三蔓整枝留三果的方式进行栽培,果实产量高,果实品质与商品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番茄筋腐果,俗称青皮果、铁皮果,是番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1症状表现果实表面局部出现褐变或青皮,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出现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果皮里的果肉呈"糠心"状,果肉维管束  相似文献   

5.
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八棱海棠和北美海棠品种"绚丽"海棠是天津地区重要的观果树种。本研究通过对这4种海棠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形状、梗果比、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进行观测,发现这4种海棠果实均为苹果形,其种间果形果色差异明显。西府海棠果大梗短,果红色;珠美海棠亦为大果,属绿色系;八棱海棠果实较小,鲜黄色;"绚丽"海棠果小梗长,果皮紫红色。研究结果以期为观果海棠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冯世君 《北京农业》2011,(30):21-23
利用在普通香梨中发现的"大果"香梨为试材,从生物学特性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大果"香梨的花的物候期比普通香梨平均早1~2d,果实的物候期早4d,叶的物候期没有差异。果实单果质量和果实大小方面大果香梨和普通香梨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内在品质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组织发生层学说判断变异结构,试验表明:转接的"大果"香梨和原株"大果"香梨的保卫细胞大小和叶面积大小没有显著性差异,"大果"香梨与普通香梨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而推断出"大果"香梨的LⅠ层发生了变异。"大果"香梨与普通香梨的花瓣长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宽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推断LⅡ层也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7.
将"红星"梨6月26日和7月2日的采摘果分别于室温下(25℃左右)和冰箱冷藏室内(2℃)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不同时间采摘的果实,果实后熟硬度变化趋势相同,后期硬度急剧下降,并同时达到最低,晚采果的果实烂果率高于早采果,早采和晚采果的可贮有效天数分别为13 d和7 d;2℃冷藏条件下,早采果的果实失重量和烂果率均高于晚采果,不同时间采摘果的可贮有效天数相同(均为48 d).  相似文献   

8.
以哈密瓜品种"亚西亚"、"哈密红"为试材,研究了单株留蔓数和留果数对哈密瓜叶面积扩展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制订合理的哈密瓜栽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蔓1果的植株果大、肉厚、产量较低;单蔓2果的植株果小、肉薄、产量较单蔓1果高,整枝工作量较双蔓2果低;双蔓2果的植株产量最高、果实较单蔓2果大,但整枝工作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鸡心果"又称锦绣海棠、塞外红苹果,由国内科研工作者近年培育而成,"鸡心果"果实表皮全红、果色艳丽、口味香甜、风味独特,果实成熟后可留存在树上30d以上,果实既可品尝,又可较长时间观赏,植株抗寒力强,是北方寒地一个不可多得的赏食兼用、采摘观光的优良苹果品种,文章根据"鸡心果"的生长特性,总结了苹果"鸡心果"的园地选择、栽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酱油果"是指果实表面有酱油色斑块,病斑大小不一,仅发生于果皮,果肉不受影响,质地坚硬、不变软。多从果肩开始发病,初期斑块颜色淡,很难被发现,后期病斑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微凹陷。一般在果实膨大期发生,但大多到果实转色期才被发现。2014年,山东寿光部分番茄田出现"酱油果",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导致番茄种植效益降低,需要引起重视。番茄出现"酱油果",主要原因是缺钙导致番茄果皮细胞壁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食性很杂,是石榴蛀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石榴果实子粒,被害果实有大量粪便从孔口排出,使石榴果实内籽粒腐烂,不能鲜食和贮藏,素有"十果九蛀"之说,失去商品价值,严重影响石榴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危害极  相似文献   

12.
以甜柿品种"阳丰"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迅速生长期人工去除柿蒂萼片,并在萼片剪口处涂抹不同激素.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果实品质,来探究柿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柿蒂后,柿果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使用100 mg/L浓度的CA3处理能有效地减缓去除1个和4个柿蒂对柿果生长发育的影响,使柿果的生长恢复到正常水平;使用100 mg/L的ABA处理则可以促进去除1个柿蒂的柿果生长发育.去除柿蒂会影响柿果的单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涂抹100 mg/L ABA可以促进柿果可溶性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叶面肥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也为叶面肥在黄金梨上的使用与推广提供依据,本试验以黄金梨为试验材料,在幼果期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果乐多"、"佳明力威绿"、"高产量植物细胞活化剂"、"好米欧"、"美果露"叶面肥,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并测定其对黄金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肥具有改善和提高黄金梨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作用。其中,果乐多800倍液对黄金梨硬度的提高效果最好;佳明力威绿800倍液和美果露700倍液增加果重效果最好;佳明力威绿600倍液和美果露700、900倍液对果实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正> 番茄筋腐病又称条腐病或带腐病,近几年在石家庄普遍发生、该病一般不易从茎叶表现上看出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如果不及时预防,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一、症状:番茄筋腐病果俗称"黑筋"。幼果期开始发生,多发生于植株下部,主要为害1-2穗果,在果实肥大生长期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果面凸凹不平,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  相似文献   

15.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用4种不同类型果袋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袋均能显著降低"阳光玫瑰"的果锈率和鸟害率,增加葡萄的单果粒质量。不同处理方式以套绿色木浆纸袋综合表现最好,果实成熟时果面亮绿,几乎无果锈,口感极佳,单果粒质量为1.56 g,果实硬度为1.73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29%,可滴定酸含量为0.31%,市场价格可达40元/kg。所以在"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上建议使用绿色木浆纸袋。  相似文献   

16.
红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蔓藤类仙人掌的果实.1个成熟的果实含有几千粒黑色种子,故红龙果又名"芝麻果";成熟果皮的鳞片基部鲜红,顶端尖而浅绿,形似火焰,因此又叫"火龙果".红龙果单果重300~500 g,最重达1 500 g,果肉中心糖度在16~18°.红龙果原产于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等国,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南方省(区)纷纷引进红龙果,成为当地调整水果产业结构首选的名特优水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外红里黑复合袋处理、浅黄色单层袋处理、深黄色单层袋处理、红色单层袋处理4种果袋对"金艳"猕猴桃进行套袋处理,探究不同颜色、类型的果袋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常温下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能有效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加商品果率,但果实采摘期和软熟期的内在品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仅红色单层袋处理的果实表现优于对照,表现出高干物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浓郁的风味、较黄的果肉以及超长的贮藏期(90 d)等特点,因此建议将红色单层袋应用于"金艳"猕猴桃的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1"果桑"的价值 "果桑"叶可养蚕,果为食品,是从多年生桑树中选育出来的一种新品种果树种,"果桑"的叶子叫桑叶,"果桑"的果实叫桑果,也叫桑椹,桑枣,为色泽红紫酸甜多肉的浆果.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果园被害落地果应用水浸和在果园地面覆盖塑料薄膜方法,对果实中实蝇进行除害处理技术研究,桔小实蝇一龄、二龄、三龄幼虫水中浸泡96h,死亡率均达100%;果实在水中浸泡20d,果实中的实蝇幼虫完全被杀死;在果园土面应用塑料薄膜覆盖"虫果",经过30d的时间处理,实蝇幼虫和蛹死亡率100%。室内研究结果显示,果实置于密封塑料袋中处理120h,被害果实中实蝇幼虫完全死亡。结果表明,该处理技术可应用于果园中被害落地果中实蝇的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早熟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的疏花疏果、适时施肥和果实适期采收等田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贵州省制定温州蜜柑栽培技术规范提供参考,试验用2年时间测量了11年生、12年生早熟温州蜜柑品种宫川(C.unshiu cv.Miyagawa)果实的纵径、横径动态变化,比较了单枝结果母枝留果量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宫川在贵州省栽培,果实的纵径、横径生长量年变化规律是开始生长较快,然后变慢,直到10月以后进入缓慢生长期,最后随果实成熟期的到来,其生长曲线趋于平缓年生长发育过程中有4次生长高峰,呈逐渐上升的"S"形曲线变化;并且果实的净增长量也有4次生长高峰,呈双"S"形曲线变化’其中纵径生长与横径生长是交替进行的,但纵径的生长势强于横径、从不同单枝结果母枝留果量处理对宫川果实纵径、横径的生长影响来看,留果量能直接影响宫川果实纵径与横径的生长量和净增长量、生长高峰出现的时间、起伏程度和生长高峰的次数,单枝留果2个、3个的处理果实生长发育情况、果实外观质量优于单枝结果母枝留果4个的对照。此建议,贵州省在6月上旬和7月上旬为早熟温州蜜柑壮果肥的最佳施用时期,结合根外追肥效果会更好‘采收期以10月底为宜。单枝结果母枝留果量以2~3个为首选,当然在实际生产中实施疏花疏果还要结合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母枝多少、控制大小年结果现象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留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