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指屈肌腱鞘浸润麻醉进行急诊手指外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0月,187例253指手指外伤采用指屈肌腱鞘浸润麻醉进行手术,其中拇指32指,食指84指,中指92指,环指38指,小指7指.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平均1.5 min;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平均2 h;麻醉药物用量单指平均2 ml.麻醉范围:拇指掌指关节以远部分,第2~5指掌指关节以远部分及相邻各半指.麻醉效果以手指中末节最佳,手指近节指背侧较差,拇指近节指背侧几乎无麻醉作用.结论 指屈肌腱鞘浸润麻醉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用药安全、副作用小、效果满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手指外伤患者的掌指关节以远掌侧及中末节指背侧的麻醉.对于损伤累及拇指背侧或手指近节指背侧的患者则最好采用传统的指背神经阻滞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屈指肌腱鞘内麻醉进行急诊手指外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192例247指手指外伤采用屈指肌腱鞘内麻醉进行手术,其中拇指39指,食指76指,中指81指,环指42指,小指9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平均1.5min。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平均2h。麻醉药物用量单指平均2ml。麻醉范围:拇指掌指关节以远部分,第2~5指掌指关节以远部分及相邻各半指。麻醉效果以手指中末节最佳,手指近节指背侧较差,拇指近节指背侧几无麻醉作用。结论:屈指肌腱鞘内麻醉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用药安全、副作用小、效果满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指外伤患者的掌指关节以远掌侧及中末节指背侧的麻醉。对于损伤累及手指近节指背侧或拇指背侧的患者则需要辅以指背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 ,我院在治疗末节手指离断伤中 ,利用手指掌侧软组织转移覆盖外露指骨后全厚游离皮片植皮修复 78指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8例 78指 ,其中男 39例 ,女 2 9例 ,年龄1 5~ 48岁。拇指 1 7指 ,食指 2 3指 ,中指 1 9指 ,环指1 0指 ,小指 9指。以上手指均为末节完全离断伤长度约 1~ 2 cm,以冲压伤为主的 61指 ,切割伤 1 7指。手术方法 :手指常规消毒铺巾后 ,指根神经阻滞麻醉 ,指根用橡皮筋捆扎止血 ,彻底仔细清创 (尽可能多保留软组强织 ) ,修平外露的指骨 ,用止血钳提起手指掌侧软组织 ,手术刀从掌侧向背侧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应用掌背六种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方法 采用拇指桡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第一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指及中指近节,第二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中指.第四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环指,小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小指及环指近节.皮瓣切取的最大面积达5.0cm~3.5cm.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该类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0~1990年收治手指末节以远损伤500例,共620指,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21例,418指;女179例,202指。右手指共385指,左手指共235指。其中,拇指114指,示指156指,中指147指,环指133指,小指70指。年龄2~67岁。致伤原因:压砸、挤压伤202指,撕脱伤152指,切、割锯伤123指,挫灭伤122指,爆炸伤15指,电击、烧伤6指。就诊时间为0.5~36小时。创面情况:拇指掌侧皮肤缺损伴骨外露43指,拇指掌、背侧皮肤缺损伴骨外露38指,单纯皮肤缺损33指,示、中指掌侧皮肤缺损共198指,掌侧皮肤缺损伴骨外露56指,掌、背侧皮肤缺损伴骨外露49指,环、小指单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对于手指末节掌侧面较大的组织缺损,采用来自患指的逆行性措动脉岛状皮瓣给以修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手指末节掌侧切割伤,肌简,骨端部分外还2例(中、承担各一);手指末节掌侧伤后畸形1例(中指)。术后皮瓣均成活,经6~8个月观察,形态满意,有触觉,两点感觉分辨率5~6mm,功能良好。2手术方法确认皮肤缺损的面积:以息指近节掌侧皮肤为供皮区,示、中、环指皮瓣以人侧固有动脉为血管蒂,小指皮瓣则以挽侧固有动脉为血管蒂,皮切后将血管神经束与皮瓣一体游离出,血管神经束远端继续游离至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岁以下幼儿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方法。方法:4例右中指和1例拇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离断,吻合优势侧指动脉和指背中央静脉。1例右小指末节骨垢平面离断,吻合优势侧指动脉和1指腹静脉。1例左拇指远侧指间关节平面离断伴掌指横纹动脉断裂和近节指背皮肤严重挫伤,吻合双侧指动脉(尺侧指动脉取前臂掌侧皮下浅静脉桥接移植修复,桡侧指动脉指间关节断裂处吻合后于近节断裂处结扎,作为回流静脉)。术中均未短缩指骨。结果:术后再植指均存活。随访3~12月外观满意,功能良好。结论:幼儿末节离断再植只要指体完整应尽可能再植。术中应尽可能吻接静脉,如果没有静脉可以吻接,可以利用一侧动脉作为回流静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逆行移位至拇指近节近端尺侧,屈曲示指末节贴紧拇指近节尺侧固定,吻合拇指尺背侧皮神经与示指桡侧指固有神经,皮瓣带蒂修复创面,2、3周后断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指端饱满,色泽正常,两点辨别觉6.4 ̄9.6mm,11例感觉恢复至S3,4例至S4,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神经的拇指尺背侧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术后效果良好,是修复示指末节桡侧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采用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拇指掌侧、背侧及虎口较小范围皮肤缺损2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例1.男,39岁,工人,因右拇指末节被齿轮绞伤2小时入院,检查见:右拇指未节背侧甲根以远掌侧远1/3软组织缺如,指骨外露,伤口污染重。急诊在臂丛麻醉下彻底清创,去除甲根行示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转移术。术后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拇指功能好、外观好,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指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手部受伤不同状况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外科治疗.结论 拇指及手指掌、背侧的皮肤缺损,其基底部仍保留有血液循环的软组织基床,无肌腱或骨质外露,均可考虑行游离植皮术.多适用于手指背侧小量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或骨质外露,不宜行游离植皮修复的创面.邻指皮瓣移植术除适用于手指指端掌侧斜形或整个指腹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外,还适用于手指中末节掌侧,或近中节掌侧的皮肤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修复.邻指皮下组织瓣移植术适用于手指背侧中等面积的伴有肌腱、关节囊或骨质外露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含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指神经背侧支的皮瓣修复26例(31指)伴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其中,对远端指腹缺损患者,术中将指神经背侧支与创面指神经残端吻合重建皮瓣感觉;而对近、中节掌侧软组织缺损者,直接采用邻指或隔指侧方岛状带指神经背侧支皮瓣覆盖。结果术后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获随访4—27个月,修复后指腹饱满,色泽正常,感觉恢复,静止两点辨别觉达4—8mm,手指功能按TAM法评定为优。结论采用带有指神经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不仅能修复缺损皮肤,且能重建皮瓣感觉,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胡进  赵劲民  沙轲  杨志  苏伟  花奇凯 《广西医学》2007,29(7):1016-1017
目的 对几种治疗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根据缺损的部位、形状及面积,对42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邻指皮瓣、拇指掌侧推进皮瓣、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超薄皮瓣、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4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5个月,39例皮瓣的外形、功能均良好,其中指掌侧推进皮瓣感觉最好,指腹二点分辨觉4.8 mm.结论 对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应根据缺损的部位、形状及面积,和患者对功能及外观的要求,选择恰当的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指皮肤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32指手部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采用了不同的皮瓣修复。其中皮神经岛状皮瓣逆行转位重建拇指感觉功能16指,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拇指套脱伤2指,中环指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拇指撕脱伤4指,以手指一侧指背动脉为轴转位修复手指掌侧近中节皮扶缺损10指。结果:除有一例拇指皮肤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经随访6个月-7年,拇指及指掌侧皮瓣的质地、外观、功能、长度和感觉良好。结论:皮神经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位,中环指岛状皮瓣及指背皮瓣转位修复拇指损伤及手指掌侧近中节皮肤缺损,方法简单、可靠,手指的外观、感觉、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以来,两院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手指疤痕挛缩屈曲畸形2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急诊20例。合并骨折伴骨外露7例,有关节外露5例,10例有肌腱外露。缺损部位拇指末节2例,食指11例,中指8例,环指及小指各2例,14例为近中节指骨,9例为近节指骨处,16例用于修复掌侧皮肤,9例用于修复背侧皮肤。本组皮瓣最大面积为6×4cm,最小为2.5×1.5cm,。术后除1例创口为乙级愈合外,其余存活良好。经1-12个月随访,皮肤色泽、湿度、感觉、质地均好,不臃肿,外形美观,手…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报告男,20岁,6个月前左腕掌侧远端尺侧被破碎的玻璃酒瓶割伤,于当地医院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后感伤口处隐痛不适,环小指活动不灵,经常自行伤日周围按摩,效果不佳,症状逐渐加重。术后2个月,发现左手尺侧及手背肌肉渐萎缩,手握持力减弱来诊。查体:左腕掌侧远端尺侧豌豆骨浅面有一长约3cm的愈合摄痕,伴局部压痛及环小指神经放射痛,无红肿及波动感。左手骨间肌、拇内收肌、小鱼际萎缩,环小指呈"爪"形畸形,各手指不能内收、外展,拇指与示指不能对掌呈"O"形,拇指与示指夹纸试验显示无力,小指皮肤感觉轻度过敏,环指尺侧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张华胜  孟宏  黄建华 《吉林医学》2011,(18):3776-3776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3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采用拇指背尺、桡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3例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拇指外形基本恢复,功能均良好。其中,优4例,良9例。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符合就近修复原则,是修复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诊同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7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应用同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技术修复治疗的手指末节脱套伤患者21例(21指)为研究对象,按照皮肤缺损面积设计皮瓣大小,以一侧指间动脉为蒂,旋转180°逆行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可同时携带双侧指背神经,并与指端双侧指掌侧固有神经相吻合,供区行全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采用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21例21指皮瓣及手指均良好存活,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损伤手指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患者对皮瓣及伤指外观满意。后期随访指端皮瓣两点辨别觉4~6 mm,平均(3.0±1.5)mm。结论应用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能够恢复手指良好的外观、感觉及功能,是解决此类手指损伤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手外伤的治疗有很大进步,特别是拇指再造的方法很多,但急诊手外伤利用断指一期拇指再造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残指移位再造术,获得成功一例报告如下:患者:钱×、男、35岁于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日,不慎左手被冲床砸伤,伤后一小时急诊入院。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左手第一、二、三掌骨连同拇指、食指严重损坏、中指末节部分缺损,近节自掌指关节处粉碎性骨折,仅连指蹼少许软组织与环指相连,环、小指无损伤。当即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下,对患手进行清创,切除毁损的拇食指及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