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解决孔庄煤矿7432综放工作面过倾向大断层期间的片帮及漏冒顶问题,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浅析了漏冒顶预防和治理技术。通过分析顶底板特征及分类,采取注"马丽散"加固煤壁、加大伪斜开采、调整回采层位、及时挑顶抬底、人工做超前逮顶煤、注"赛福特"造假顶(充填高冒区)、移超前支架、联锁木垛接顶等防治技术,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对类似工作面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支架倾倒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建喜 《中国矿业》2012,(12):85-87,107
在大倾角松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中,由于铰接式前梁的液压支架之间存在较大缝隙,同时工作面中上部顶煤破碎较充分,导致顶煤冒漏,支架失去工作阻力,在移架过程中易发生倾倒,并在顶板来压期间倾倒加剧。支架顶部铺设金属网、带压擦顶移架、伪斜布置工作面、从下至上移架、控制采高、自上而下单向割煤、自下而上和两采一放的放煤方式、增加防倒千斤顶等措施可有效避免倒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分析张集煤矿夏桥系薄煤层采区1326工作面过倾向大断层,顶炭上翻,工作面上爬逮实顶,顶板破碎,支架前梁上方大面积空顶,工作面在移架过程中支架出现歪架、咬架、倒架问题,采用超前炮采过棚垫半圆木形成人为假顶,增加支架稳定性,之后边移架边用单体强制扶正支架,为工作面过翻顶断层失控支架处理提供了宝贵的现场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大坡度工作面采用轻型支架放顶煤开采时工作面设备的布置,工作面推槽、移架、调斜开采等回采工艺及支架防倒防滑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煤沟矿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由于F211040工作面倾角过大(平均坡度27°),在回采过程中支架发生下滑及倒架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在回采过程中,F211040工作面采用伪斜布置、带压移架及防倒千斤顶等措施,有效防止了F211040工作面支架下滑及倒架。通过测量控制点预测工作面斜长,调整工作面支架数量,有效解决了因工作面长度不断变化影响工作面正常推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软煤层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倒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杜家村煤矿1201工作面三软煤层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倒架、咬架等难题,基于对支架稳定性和现场地质条件及设备情况的分析,建立起支架工作时的力学模型,得出了支架倒架是由于支架上方空顶、工作面倾角大、底板软、顶梁铰接与前梁缺少侧护板和缺少防倒装置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通过对顶煤铺网、加快推进速度、加设防倒装置、沿煤层底板推进、合理有序移架及工序配合等防治措施,使工作面支架咬架、倒架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峪口矿顶煤回收率低的问题,根据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提出放顶煤采煤工艺技术,通过对割煤、移架、推移前部输送机、放顶煤、移后输送机、顶板管理关键工序的研究,实际应用后结果表明:回采工效由3.5 t/工提升到12 t/工,降低巷道掘进量,顶煤回采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七五煤矿回采工作面均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在回采工作中经常出现顶板不能被超前支护或采后梁瑞距(梁头与煤壁之间距离)处空顶不能得到有效支护,由此引发炮机道上方局部顶板离层冒落事故。一方面影响了煤质,另一方面需要人工接顶,耗费了大量木料,甚至落矸伤人,尤其在开采上限工作面时更为突出。在顶板风化、破碎的工作面,为逮顶而须进行留煤顶回采,然而由于顶煤疏松,即使打密眼、放小炮,仍会因震动和支护滞后,使顶板和顶煤极易频频冒落,严重地阻碍生产的正常进行,有时在挂桨作业过程中冒落,支护工来…  相似文献   

9.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黄山煤业有限公司15#煤层为浅埋地层,最小埋深45 m,在15101工作面回采时,由于长时间停产,且工作面上覆顶板为稳定性差的黄泥顶,在工作面降架、移架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漏顶或空顶现象。为此,采取工作面顶板和煤壁预注浆、合理优化回采工艺以及回采过程中针对破碎地段采用人工刷掘超前小巷等施工方法,解决了回采过程中顶板难以控制的问题,提高了回采的安全质量,改善了作业环境,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0.
缓斜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  王秀江 《煤》1999,8(1):13-15
通过综放工作面支架阻力和顶煤运移特性的观测,应用损伤力学观点分析了综放工作面来压特点、顶煤与顶板的位形变化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松软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与顶板的位形变化模型,为采场及回采巷道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4月份长平矿4313大采高工作面先后出现两次严重的倒架现象,制约了回采的正常进行。通过梳理两次倒架的过程,得出两次倒架在煤层赋存条件、采高及顶板淋水等方面具有共同点,而两次倒架期间采高及超前冒落情况不同。针对两次倒架的差异,第二次倒架在常规处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做导硐、人工卧底等加强措施。总结两次倒架的处理经验,从采高、积水、支架及顶板控制等几方面提出适合该矿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为后续的回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范志飞 《山东煤炭科技》2020,(3):41-42,45,48
204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顶板出现破碎、冒落,导致工作面回采速度降低、移架困难、支架支护不到位,威胁着工作面回采安全。本文分析了顶板破碎、冒落原因,提出了"人工假顶+超前深浅孔注浆加固"联合治理措施。通过实际应用,控制了顶板冒落现象,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李社柱  张满余  王如林  李喜乐 《煤》2001,10(1):35-36,61
在对五阳煤矿西四采区 44 0 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了顶煤从开始回采到直接顶初次跨落后正常回采顶煤的变化情况和活动规律 ,将顶煤的运动分为承压变形区、裂隙区、压裂区、松散区和放煤区等五个区域。同时 ,通过与分层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情况的对比 ,总结了综采低位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鸣庆 《山西煤炭》2012,32(6):64-66
分析了回采工作面悬移支架发生倒架事故的原因,总结出容易造成支架倒架的人为、设备、地质等不稳定因素,并提出了预防悬移支架倒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开滦赵各庄矿3237西上综放开采工作面生产安全,在工作面回风平巷设置观测站进行应力及岩移规律观测;通过数据观测和分析,研究掌握了3237西上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情况和顶煤、顶板破碎规律,为巷道超前支护范围和放顶煤参数确定以及煤柱留设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表明,顶煤裂隙随工作面不断推进、放煤而逐渐扩张,顶板位移总量和增量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6.
坚硬顶板条件下提高顶煤回收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汾西矿业集团新阳矿S1103综放工作面开采提高顶煤回收率工业试验中的实测结果,分析了坚硬顶板条件下不同放煤工艺和顶板处理情况对顶煤回收率的影响,并结合该矿综采放顶煤开采特点,探讨了综采放顶煤开采顶煤运移规律.该研究可为类似条件下提高综采工作面顶煤回收率方法选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庞庞塔矿9-301综放工作面破碎顶板处液压支架出现倒架与下滑事故,通过建立支架模型,对支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顶板在冒空条件下支架不发生倾倒和下滑的临界倾角、支架擦顶移架时保证支架不发生倾倒与下滑的最小初撑力,提出了支架防倒防滑措施,并对工作面回采期间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进行了矿压观测。结果表明:实施防支架倒架下滑控制措施后,保障了回采期间支架的稳定,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8.
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煤层注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粉尘来源进行了分析,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的粉尘主要来源于顶煤放落,移架,放炮采煤,打眼,转载点转载等,提出了顶板注水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粉尘浓度和灰分,提高了产量和煤质,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走向长壁放顶煤工作面,常因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需进行工作面伸长回采。长春兴煤业101首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安装部分支架、前后部运输机中部槽等伸长工作面长度的施工工艺,工期短,保证工作面正常回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对不等长放顶煤工作面伸长进行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三元煤业综放工作面上隅角悬顶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二氧化碳气爆致裂工作面上隅角顶煤的影响半径,设计了相关爆破孔布置方案及参数,开展了数值模拟验证和现场工程应用。研究与应用表明,沿煤柱侧打设一列气爆孔对回采巷道煤柱侧顶煤进行液态二氧化碳相变气爆致裂后,气爆孔间的顶煤均进入塑性屈服状态,煤柱侧、跨中及回采侧巷道顶板的下沉变形不再呈现常规的下凸形式,临近工作面时回采巷道煤柱侧与跨中的顶煤下沉量基本相当且增加较明显;超前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顶煤气爆致裂切顶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隅角顶煤悬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