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的记忆里,我曾经给老师写过情书,那一年我十八岁。我的语文老师娟子离婚了,那是我高三那年发生的事。她常常红肿着眼睛来上课。她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她在班里办起了《心声报》,让我们有了尽吐心声的园地,减轻了同学们的心理压力,可是她的心声向谁倾吐呢?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月亮当空的晚上,下了晚自习,我与好朋友Jin,来到校园的草坪上。我俩坐在那软软的绿草里,她向我讲述了她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故事——香味女孩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过几天,生日就要到了,我既想和父母过又想和同学过,但是,我又觉得和谁过都没有意义,难道十八岁的生日就这样悄无声息又毫无意义地过去吗?”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十八岁生日,那年是高三最紧张的时刻,学校为我们高三学生组织了一个成人仪式。当时的一幕幕画面我仍记忆犹新,让我体会到了成人的幸福与沉重,那一次活动在我短暂的生命里是多么重要啊!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为我的学生们组织一个十八岁成人仪式呢?  相似文献   

4.
青涩时代     
李海浮 《成长》2007,(10):7-9
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一所小城里上高三。并暗巷着我同桌的姑娘S。可惜这丫头神经实在是大条.岁月绕指缠绵,都快缠成团了,这丫头还是没看出来我是个居心叵测的人。当然,这也说明本人隐藏得很深,是一只摇尾巴的狼装成狗的模梓。我坐在她旁边帮她抄笔记,听老师布置作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薇那年十八岁,仲春时节。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她却突然病倒了,急性阑尾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薇睁开眼睛茫然地望着头顶及四周那一片惨淡的白,她觉得自己的头脑与内心已经跟那片煞白融为一体——空洞、茫然、凄凉。同病房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叫紫鸢,也不知生什么病,只知道她刚上初一。紫鸢长着一张圆脸,嵌着两个酒窝,扎着一个好看的马尾巴,精精神神的样子,倒不是很像有病的孩子。她知道薇上高三,快考大学了,那羡慕的眼神宛然是一种钦佩。于是她便缠着薇教她英  相似文献   

6.
那年,学校让我接手一个四年换了五个班主任的全校最棘手的"乱班"。也就是那一年,华君成了我的学生。她坐在最后一排,是个连上课也低着头的怯生生的女孩,下课了也只是形单影只地坐在座位上。很快我发现,她其实是不敢在班里走动,因为只要她一出现,本来还凑在一块儿嬉戏的同学们  相似文献   

7.
李剑红 《师道》2008,(5):32-32
在我的记忆里,我曾经给老师写过情书,那一年,我十八岁。 我的语文老师娟子离婚了,那是我高三那年发生的事。她常常红肿着眼睛来上课。她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她在班里办起了《心声报》,让我们有了尽吐心声的园地,减轻了同学们的心理压力,可是她的心声向谁倾吐呢?  相似文献   

8.
我爱阳光     
(《我爱阳光》是17岁的中学生许佳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之一秦度在一次考试时因给同伴递条子而被学校警告处分,他心情极糟。他一个人心烦意乱地在校园里瞎转。最后他来到阅览室,他看见一个“女孩子坐在桌前的样子很安分”,于是他走过去,坐在女孩子对面的空位子上……)我坐到她对面时,她抬头轻轻看了我一眼——她睑上的那个表情,表示她并不认识我,真个地令我非常感动。她也没笑,也没不笑,给我一种印象,仿佛她是从她眼底那本书里冒出来的一个人——确切地说,是一个精灵,因为人毕竟是这个世界的,而她像从另一个空间、另一…  相似文献   

9.
受访人:小丽年龄:19职业:无业受访地点:洪山广场她才19岁,却丝毫没有同龄人应有的孩子气,无论是谁追求她,她都会对追求她的男人说:“那你先给我妈妈送聘礼15万。”15万的压力对她,对男人都是压力。所以她不想谈恋爱也不想结婚。我被他的魅力征服我17岁从内地来到海口。我原本是个很内向的女孩,那一年因为家中变故,我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了。离乡背井,来海口打工。我一个人来到海口,人生地不熟,  相似文献   

10.
这一年,我十八岁;这一年,我上高三。这一年的空气因为高三而有了淡淡花香; 这一年的记忆因为高三而变得异常深刻。  相似文献   

11.
至今我还记得我踏进高三楼的第一天,那天距离高三10天,我一个人孤零零带着数学作业和资料、单词本,早上7点,从未关的后门溜进高三(2)班的教室,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开始背单词。那个早晨,我看见了一群鸟呼啦一下从窗前飞起,那是我高三一年看过最最壮观的景象。那群飞鸟多像我的高三,毫无征兆地来到,又呼啦一下飞走,只留下呆果独立窗前的我,百感交集。尽管提前10天去学校自习,但当高三真的来到,我依然不太适应。茫然无措。如果你问我愿不愿高三再来一年,我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12.
百灵 《中学生百科》2012,(34):15-16
上高中时,我有一个同学叫张小果。她成绩不好,大多数时候都坐在后排。可不知道怎么回事,高二开学第二天,她就跑到老师那提意见,硬是说服老师把她的位置调到了我的旁边——第一排的正中间。对于她的到来,我很诧异。坐在第一排,她依旧是每天趴在桌子上睡觉,在课桌下玩手机,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而每次我问她调位置的原因时,她总是笑而不语。有一次她问我,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呢?我听了之后笑了笑,她马上解释,因为一直在后面不学习落下了很多科目,现在想补恐怕又不容易,所以想找一门比较容易的补一补而已。我告诉她语文这个东西,或许只能靠阅读才能补救吧。  相似文献   

13.
一穿过容城一中那两排幽深且整齐的平房,一位高身材的中年人向我走来。介绍。握手。问候。引起我注意的,是他那与挺直的身板、富有生气的脸不甚相称的满头白发。在河北省保定地区,当我提出想采写一位中学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教委的同志推荐了师宗仁。他19岁时从繁华的天津来到穷乡僻壤的容城。如今,和他情况相似的人大都已相继离去,而他却留了下来。“快40年了,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4.
639分,她来到了上海,来到了复旦。上课时,她喜欢坐第一排,尽可能离老师近一些。她叫张萌。她说:"我没出过大荔县,出了大荔,就来到了上海。"12岁,她双耳失聪;2009年,张萌在复旦  相似文献   

15.
槐花香     
那天槐花香飘散在雨中。当警察把手铐套在我手腕上的那一刹,我看到了她流出的泪水,于是我感到了一阵报复的快感。我就是要让她伤心,就是要让她觉得这是由于她的失职。路过门外的老槐树,看着挂在上面的许愿香包,心中一阵酸楚,一阵冷笑。那是妈妈教我做的,里面装载了我的愿望和快乐,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是很遥远的记忆了。来到监狱里,单调的劳教生活渐渐拉回了我年少狂野的心。闲暇之际,透过高墙上的铁窗仰望天空时,一种摄人心魄的孤独和寂寞不断地吞噬我的心。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恨她,可那幽幽的槐花香,以及那树下欢乐时光不断地出现在梦中。那…  相似文献   

16.
生命不能承受之爱 婷婷今年17岁,在某所示范高中读高三。她曾陪同学来过几次心理诊所,所以跟我挺熟。一个周末的下午,她自己来了,稳稳地坐在椅子上,不像是来玩的。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猜她想跟我谈点什么。于是我问:“怎么,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相似文献   

17.
夜幕初降的时候,这位身穿灰色衣服的女子又来到那宁静的小公园里,那宁静的角落。她坐在一张凳子上,开始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她用女低音说,“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你知不知道,”他说,“你是我见到过的…  相似文献   

18.
我是差生     
我叫林子健,是个差生。我今年四年级,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那是我一个人的角落。老师在教室里溜达,从来走不到我身边。她心情好的时候,会远远地对我说:“林子缝,不会做题就抄课文好了。”  相似文献   

19.
该死的座位     
卓玛:我在重点班,因为个子高,坐在最后一排。后果可想而知。我的成绩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开始我认为坐在后面对我影响很大。于是找老师把我换到了第一排,成绩刚开始有点上升.但时间一长.由于黑板反光,经常看不清黑板的另一半。加上同桌是个喜欢捣蛋的人,上课经常吵我,不是动这就是动那,而我又不敢说他。现在.马上就要进入高三了,自己却整天心思懒散,思维呆滞。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迷路的小鹿  相似文献   

20.
搭乘孙犁先生的小船我们来到荷花淀畔月亮又如期地升起来小院子总是干净利落得很柔润的苇眉子又在那女人怀中欢跃着她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是一个荷花般美丽的故事总蓬勃于中学语文课本里荷花淀朦胧的月光照耀着整个明净的教室荷花淀馥郁的荷香酢熏醉了一双双明澈的眸子荷花淀之于我是一个快乐的季节年年都要在那月光下沐浴一遍岁岁都要被那荷花香陶醉一次欢快地率领一伙可爱的少年穿越乒乓叭叭的枪声抵达荷花淀的深处打捞起菱藕一样深刻而富有营养的主题执教《荷花淀》$胶南一中@苏正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