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流阻塞性疾病,其主要病变特征是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和呼吸道阻塞,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严重者在缓解期仍有低氧血症,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气流阻塞是COPD的主要特征,目前对COPD的主要治疗有戒烟、氧疗、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呼吸兴奋剂的使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护理院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标本培养的药敏结果,观察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多见,2种以上细菌感染占25%,对各种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常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系疾病辨证与痰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肺系疾病辨证属虚证(肺气虚、肺阴虚)、实证(痰湿、痰热)者的晨痰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并分别与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成人肺系疾病中医辨证与痰细胞学检查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存在证类方面的差异.结论痰细胞学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肺系疾病的病变状况,并且可作为肺系疾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罗先涛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25-126
中医肺系病证是指在外感或内伤因素影响下,造成肺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1]。中医肺系病证一般指西医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对92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局部某些病理改变的初步观察结果。发现正常人鼻粘膜脱落细胞以鳞状上皮细胞占优势,而患者以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占优势,肺肾两虚型者较肺气虚型者更为明显。患者纤毛细胞脱落愈多,"易感冒"的发生率也愈高。患者鼻分泌物中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肺气虚者较肺肾两虚者为明显。患者与对照组间 SIgA 水平无明显区别,但肺气虚组较对照组为高,肺肾两虚组较肺气虚组显著低下,文中并对上述改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气流阻塞导致肺含气量增多,以肺泡壁进行性破坏、肺泡扩张、气道狭窄为特征的病变,导致肺功能下降,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COPD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为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腔黏膜病变为主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主要症状有:阵发性鼻痒、连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塞、嗅觉暂时性减退或消失,有时可伴有头痛耳鸣、流泪、声嘶、咳嗽等。发作期检查可见鼻黏膜多为苍白或淡蓝色,亦可充血色红,鼻甲肿大,鼻腔有较多水样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嗜酸性细胞增多。间歇期近半数病人的鼻腔可恢复正常。过敏性鼻  相似文献   

8.
许祥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92-1393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肺泡壁为主并包括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撑结构病变的一组疾病,病变可波及细支气管。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纤维化使肺顺应性降低,导致肺容量减少和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科常见病.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病变、肺血管阻力不断升高为特征,最终可引起右心衰竭的肺循环疾病.现于临床发现瘀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且中医证型多兼瘀,从瘀论治疗效显著,故笔者试结合相关研究结果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下呼吸道疾病(Diseases of Low respiratory tract)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以及肺相关疾病等。传统蒙医肺病是发病部位——肺脏受到不同病因的病变从而影响肺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同疾病的秉性变化的症状体征[1]。致病机制主要因巴达干血干扰肺脏功能[1]。有文献报道,蒙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肺炎患者的发热周期、改善缺氧、促进肺部阴影吸收等[2]。蒙药沙棘五味散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肺心病[2]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本文综述蒙药沙棘五味散治疗下呼吸道疾病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明确提出饮食有节的重要性。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古人又多次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7,2(3):40-42
称人为“侬”,多见于南部吴语以及闽语,这在早期“吴声歌曲”中也有所反映。但因历来诗歌中多数是用“侬”作自称,用于称人者趋向减少,以致为人们所忽略。字书对“侬”,字的解释,一般只说是“吴人称我”而不说“称人”。考证吴语的实际情况,显然是有欠全面。  相似文献   

13.
历代医家运用经方存在两种倾向:原方原量,崇古遵经不越雷池一步;灵活化裁或仿经方之意创立新方。然临证施用经方,或以原方原量,或以化裁创新,皆应随证而化,方可于“形似”与“神似”之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几几”辨正@贾延利$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相似文献   

15.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开""闭"时辰取穴和"主客""客主"顺序取穴针刺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探索孕期选穴用穴的规律。方法:选怀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开主客组、开客主组、闭主客组、妊娠模型组,另设正常未孕对照组8只。按灵龟八法,开主客组、开客主组在"照海开穴"时辰,闭主客组在"非照海开穴"时辰,分别针刺"照海"穴、"列缺"穴各5 min,再针刺"合谷"穴20 min,之后针刺"三阴交"穴5 min,观察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妊娠模型对照组及3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和子宫收缩频率大多显著增高(P<0.01,P<0.05)。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闭主客组的子宫张力在第8时段显著降低(P<0.05);另两个针刺组的子宫张力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针刺组的子宫收缩频率与妊娠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闭穴"时辰、"主客"顺序取穴针刺,能减缓晚孕大鼠子宫的收缩活动,保持妊娠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辨明"疫"的含义,兼剖析"寒疫"的学术内涵,认为"寒疫"包括流行而不传染的"时行寒疫"和流行并传染的"沴疠寒疫"。  相似文献   

18.
李崇超 《江苏中医药》2006,27(11):61-62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肾欲坚",敦煌出土的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有"肾德在坚",的说法,中医的"肾"和"坚"的关系,在中医著作中是常见的.从字源、认识论、中医肾的功能、肾脏用药以及中国古代对于人体的认识,都能体现中医的"肾"和"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肾"和"坚"的关系的理清,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探讨中医理论的一般特性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传统意义上"春七"与"冬七"中氨基酸含量差异,为明确两种采收方法对三七药材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含量,利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总氨基酸含量顺序为"春七"剪口"冬七"支根"冬七"剪口"春七"支根"冬七"主根"春七"主根;不同采收方法下,三七同一部位有9种氨基酸存在含量差异;同种采收方法下,三七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春七"和"冬七"各部位必需氨基酸以及药用氨基酸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文山产区"春七"和"冬七"仅在部分种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性,故而推断氨基酸含量可能不是影响两种三七质量的主要原因,文山地区"春七"和"冬七"的差异性还需在其他方面进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心""脑"认识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中的“心主神明”是指精神、意志及思维活动由心统领,它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心理学的一个支撑点。明清时期人们认识到脑是产生思维和控制情感的器官,“脑主神明说”逐渐发展起来,而传统医学理论中的“心主神明说”受到了质疑。正确理解古代“心”与“脑”概念的内涵,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