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本工作对钒钛磁铁矿中三种精矿粉的物相组成及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 A、B二铁精矿的主要物相组成为磁铁矿和钛铁矿,其中网格状显微结构是钛铁晶石的氧化产物——钛铁矿和磁铁矿。在500~800℃温度范围内观察到钛铁晶石在还原过程中经过钛铁矿。钛铁矿在还原过程中若有过剩的氧化铁存在,也经过钛铁晶石。粗粒钛铁矿经过预氧化可显著改善其还原性。B矿在600℃开始出现过还原。  相似文献   

2.
对攀枝花太和矿中的钛磁铁矿固溶分解物进行了鉴定.成分分析和X—射线结构分析数据证明,它主要是钛铁矿而不是此前普遍认为的钛铁晶石。  相似文献   

3.
钒钛磁铁矿铁精矿含有大量TiO_2,由于炼铁后的铁渣成分复杂、TiO_2品位较低、杂质含量高,国内外至今都未利用。以钒钛铁精矿电炉熔化分离渣为原料进行了硫酸法回收TiO_2的试验。经过实验室和工业规模扩大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了合格的焊条级钛白,生产成本比以钛铁矿为原料的硫酸法同类产品低。  相似文献   

4.
钒钛磁铁精矿烧结矿固结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钒钛磁铁精矿矿物组成、烧结矿矿物组成及其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1) 钛主要以钛铁矿形态存在,而不是钛铁晶石;2) 不同碱度烧结矿固结方式是有区别的;3) 钙钛矿在熔剂性烧结矿中早析出的结晶相,不起粘结相作用,对烧结矿冷强度有不良影响;4) 改进烧结矿固结方式,增加液相量、改变液相性质,是强化钒钛矿烧结过程,提高烧结矿强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中钛磁铁矿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主要有价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钛磁铁矿的矿物组成主要有钛磁铁矿(68%~90%)、钛铁矿(8%~30%)、钛铁晶石(1%~5%)、尖晶石(0.5%~1.5%)。化学组成主要为铁和钛,其次为钒、铬和锰,还含有少量的钙、镁、铝和硅,部分矿样还含有微量的钴和镍。TFe含量大致为48%~63%,TiO_2为14%~30%,V_2O_5约为1.0%~1.5%,Cr_2O_3和MnO分别约为0.4%和0.5%。钛和锰元素的含量均与铁元素含量呈显著的一元线性负相关关系,钒和铬均与铁呈显著的一元线性正相关关系。钛磁铁矿矿物颗粒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结构,其内部典型结构特征为固溶体分离结构,其出溶矿物主要是片晶状、板条状或格子状的钛铁矿。研究结果说明该矿区矿石中的钛磁铁矿已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经选别后可作为工业用钛铁精矿,为钛磁铁矿选矿技术路线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冶金管理》2006,(10):9-13
一、背景(一)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性质复杂,含铁品位低,选别难度大,铁钛难以分离,成为产业化利用的巨大难题攀钢所处的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蕴藏着以钒钛磁铁矿为主的矿产资源高达100亿吨。然而,由于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属多金属共生矿,含铁品位较低(只有27%-33%),且钒钛磁铁矿中铁、钛致密共生,钒则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钛磁铁矿中,磁铁矿中的钛铁晶石粒度极细并以网格状镶嵌,用机械选矿方法难以实现铁钛分离和钒的回收,冶炼过程中铁钒难以分离,钒和钛难以提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在国内外均没有现成钒、…  相似文献   

7.
我国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储量很大。国内曾对含钛较高的钒钛磁铁矿的还原性能作过研究,对低钛白马钒钛矿还原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白马钒软磁铁矿含铁55.85%,含TiO_23.17%。实验在热天平上进行。首先比较了纯Fe_2O_3、纯Fe_3O_4白马精矿、钛铁矿球团(d=1cm)  相似文献   

8.
当前钛工业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金红石及钛铁矿。据报道,以钛资源而论,钛铁矿占85~90%,金红石占5~10%。以产状分,钛铁矿产于砂矿和钒钛磁铁矿中。我国有极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因此,研究从钒钛磁铁矿中回收钛铁矿,是迅速发展我国钛工业的重要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0.8m~3高炉治炼钒钛磁铁矿的有关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认为碳氮化合物较低价钛优先生成。且主要由钛铁矿还原分解出的TiO_2优先生成。增加CaO不利于碳氮化合物的生成,也不利于它们的分解。SiO_2能在炉缸中氧化碳氮化合物,应重视SiO_2在钒钛铁矿冶炼中的作用。TiO_2的还原和氧化在炉缸中起着传递氧的作用。而CaO影响TiO_2的活度,降低它的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钟祥  史志新  高健 《冶金分析》2021,41(10):29-35
为了查明攀西地区白马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利用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矿物自动分析仪(AMICS)等先进的分析手段,对白马钒钛磁铁矿矿石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的主要矿物为钛磁铁矿、钛铁矿、钙长石、透辉石和蛇纹石等。矿石中Fe、Ti、V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05%、3.46%和0.13%,可以综合回收利用;其中有74.13%的铁以钛磁铁矿的形式存在,13.16%的铁以含铁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有63.72%的钛以独立矿物钛铁矿及钛铁矿(客晶)的形式存在,33.67%的钛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钛磁铁矿中。矿石中钛磁铁矿、钛铁矿和硫矿物均以中粒为主,钛铁矿(客晶)和镁铝尖晶石(客晶)的嵌布粒度绝大部分为微粒,小于0.010 mm。矿石中13.16%的铁赋存于硅酸盐中以及大部分钛磁铁矿中含钛铁矿(客晶)和镁铝尖晶石(客晶),是影响铁精矿品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冶金》2020,(2):93-96
采用熔融法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钛铁矿中的Fe_2O_3、V_2O_5、S、P、TiO_2、MnO、MgO、CaO、Al_2O_3、SiO_210个主次量元素。用5个国家级钒钛磁铁矿标准物质(GBW07224-GBW07227和GBW07226a)及2个部级钒钛磁铁矿标准物质(YSBS1717-2005和BHO104),并在国家级标准物质中加入光谱纯TiO_2制备人工标样,作为校准样品,用内标和理论α系数及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分析的准确度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0月16日在大渡河钢铁厂3高炉上进行了第一次钒钛磁铁矿冶炼试验,历时21天,13米~2烧结机提供钒钛烧结矿2680吨。3高炉配加钒钛磁铁矿是从炉渣中TiO_2含量2%增至4%左右(钒钛磁铁矿约占入炉矿  相似文献   

13.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钛精矿供应基地,虽然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了钛回收技术难题,但是-0.038 mm以下的钛铁矿回收率极低,导致选钛尾矿中-0.038 mm TiO_2含量较高,为提高钒钛磁铁矿的回收率,探索新型ZQS高梯度磁选机对该钛铁矿的磁选富集效果,当新型ZQS高梯度磁选机的给矿TiO_2品位11.47%,-0.038 mm含量达到88.89%时,经一次磁选得到的精矿TiO_2品位可达到20.19%,TiO_2回收率83.56%,其中-0.038 mm的粒级回收率达到84.05%,试验证明新型ZQS高梯度磁选机回收超细粒级钛铁矿非常有效,不但精矿品位高而且精矿回收率也高,此磁选技术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不但具有钒钛资源优势,而且具有采用高炉冶炼TiO_2型钒钛磁铁矿的技术优势。早在六十年代,国家计委和冶金部在承德钢铁厂100m~3高炉进行高钛渣冶炼试验,就成功地闯过炉渣含TiO_235%的高炉冶炼难关,基本上掌握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规律。掌握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规律,实质上就是如何抑制生成过量的Ti(CN)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捕收剂MOH对橄辉岩型钒钛磁铁矿中钛铁矿进行浮选试验,探索MOH、H2SO_4及水玻璃用量对钛铁矿和脉石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钛铁矿浮选开路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粗一扫四精"闭路流程试验,最终获得TiO_2品位为46.94%,回收率为53.87%的钛精矿。产品质量检查可知,钛精矿中Mg O含量相对较高,仅满足钛精矿五级品要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钛精矿中存在一定量橄榄石,橄榄石难以抑制导致钛精矿中Mg O含量高,进而影响钛精矿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6.
陕西某钒钛磁铁矿资源,TFe品位为15.85%,TiO2品位2.94%、V2O5品位0.14%,属尚难利用低品位钒钛资源。通过采用新型ZCLA选矿机进行粗粒湿式抛尾,再采用弱磁选回收钒钛磁铁矿,强磁选一重选工艺回收钛铁矿,最终实现该矿铁、钛、钒资源的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产率13.37%,品位可达到60.18%~65.27%,磁性铁回收率达到98%以上,钛铁矿产率1.94%,钛铁矿回收率84.09%以上,铁精矿含V2O5富集到0.89%~0.93%,改变了矿山只能回收铁资源的现状,开创了钒钛铁资源综合回收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经对小红山钒钛磁铁矿床进行了1∶2 000地质详查,已基本查明是一个中-大型钛铁矿床.该钒钛磁铁矿床产于辉长岩中,成因为岩浆分异及后期构造热液叠加富集成矿.本文在系统阐述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攀西地区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采用常规"强磁—强磁—浮选"流程回收钛铁矿时,回收率低、选钛成本高、粒度偏细不利于深加工等问题,对攀西钒钛磁铁矿选铁粗粒尾矿采用"强磁—重选—电选"、选铁细粒尾矿采用"强磁—强磁—浮选"流程进行钛铁矿高效回收工艺研究。试验表明能获得TiO_2品位47.40%、回收率61.84%的钛精矿,钛铁矿相对选铁尾矿的回收率、单位钛精矿成本和0.074 mm以下细粒级含量较常规"强磁—强磁—浮选"流程分别提高约14个百分点、降低约50元与降低约20个百分点,更适宜生产硫酸法钛白和酸溶性高钛渣。  相似文献   

19.
余文华 《钢铁钒钛》2011,32(3):87-96
概述了钒钛磁铁矿(及含钛矿物)的微波加热特性,微波加热技术在钒钛磁铁矿冶金中的应用现状;针对攀枝花-西昌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未实现铁、钒、钛同时有效回收的现实,结合微波加热技术“选择性加热、内加热、强化浸出”的特点和设备规模小等问题,指出微波加热在钒钛磁铁矿冶金中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微波加热还原钒钛磁铁精矿及钛铁矿...  相似文献   

20.
《钢铁钒钛》2021,42(2):103-108
攀西地区某钒钛磁铁矿选铁尾矿含TiO_2 8.25%,矿石中可回收矿物为钛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辉石和角闪石,脉石磁性较强。矿石粒度和钛铁矿嵌布粒度较细,-38μm粒级含量达到45.46%,TiO_2分布率49.79%。为有效利用钛资源,对其进行选钛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经弱磁除铁—分级脱泥后,沉砂采用螺旋溜槽一粗一扫选别,细泥采用ZQS高梯度磁选机磁选,获得产率36.45%,TiO_2品位15.88%,回收率70.11%的综合钛粗精矿。综合粗精矿经浮选脱硫后,以硫酸和水玻璃为调整剂,YTB-1为捕收剂进行钛浮选,经过一粗四精一扫,中矿顺序返回,最终可获得产率9.57%,TiO_2品位47.23%,回收率54.79%的钛精矿,实现了钛资源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