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为了研究环氧树脂E-44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WPUA)性能的影响,以天然产物蓖麻油替代传统石油型的大分子多元醇为原料,引入E-44进行交联改性,制备EWPUA。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粒径测试、透射电镜(TEM)、拉伸测试、热重分析(TGA)、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等对EWPUA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E-44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当w(E-44)为4%时,乳液粒径最小,乳胶粒呈较规则球形。E-44的引入显著提高了WPUA乳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相对于未改性WPUA,当w(E-44)为4%时,乳胶膜24 h吸水率从34.8%降到17.8%,拉伸强度从4.26增加到14.14 MPa。E-44改性后的乳胶膜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断面呈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
环氧交联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E-44)交联改性自乳化聚氨酯乳液。通过FT-IR、TG对聚合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乳液形貌。分析了w(E-44)及聚醚二醇(PTMG)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改性聚氨酯膜的耐溶剂性。FT-IR分析表明:环氧树脂的羟基和环氧基都参与了发应。TEM表明:乳液颗粒呈均匀分散的刚性球状。TG分析表明:E-44的加入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随着w(E-44)增大,改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吸水率和吸乙醇率减小。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环氧树脂E-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丙烯酸羟乙酯(HEA)与MMA发生共聚反应.制得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HEA为核壳之间桥连的核壳交联型PUA复合乳液.这种复合乳液集中了聚氨酯的耐低温、柔软性好、附着力强,丙烯酸酯的耐水和耐候性好,环氧树脂的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性好等许多优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氧树脂E-44和MMA添加量增大,胶膜硬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逐渐提高,胶膜断裂伸长率和乳液的稳定性则随着降低.当环氧E-44含量为4%,MMA含量为20%~30%时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水性聚氨酯-有机硅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二元醇(GE2000)为软段,环氧树脂(E-20)为部分硬段,制备出有机硅交联改性的聚氨酯乳液,探讨了有机硅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硅含量增大,乳液黏度、分子量增大,胶膜耐水(溶剂)性、机械性能、疏水性增强。FTIR分析证实有机硅键合到聚氨酯结构中。SEM分析表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膜结构致密。DSC与DMA分析表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软硬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有机硅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其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以及二羟基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在此基础上加入环氧树脂(EP,E-44)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PUE)复合乳液。探讨了不同环氧树脂含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对胶膜的力学性能、吸水率、接触角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环氧树脂改性过后的复合乳液比较稳定;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和黏度增大,同时胶膜的拉伸强度增大,水的接触角增大,胶膜的热稳定性增加。E-44质量分数为7%~9%时,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环氧改性聚酯聚醚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环氧树脂E-44为改性剂,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多元醇(PPG-220)、聚酯多元醇(POL-22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聚酯多元醇、DMPA和环氧树脂加入量对乳液和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及拉伸测试研究了改性树脂的结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TG)分析研究了聚合物膜的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w(聚酯)=20.0%,w(DMPA)=3.9%,w(E-44)=8%时,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改性水性聚氨酯。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乙醇胺(DEOA)开环环氧树脂E-44制得端羟基环氧树脂(E-OH),用E-OH合成一系列羟基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EWPU)乳液,并研究了E-OH添加量对EWPU乳液的粒径及涂膜性能的影响。核磁氢谱(1H NMR)测定了E-OH的结构和开环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水性聚氨酯(EWPU)的结构,激光粒度仪测定了EWPU乳液粒径,热重(TG)测定了EWPU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E-OH添加量增大,EWPU预聚体黏度增大,乳液粒径增大,乳液稳定性下降。另外,随着E-OH添加量增大,EWPU胶膜吸水率、溶胀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EWPU胶膜力学强度最高可以达到26.69 MPa,断裂伸长率最高可以达到428.35%。综合分析实验数据得到E-OH在EWPU体系的最佳加入量为2.5%~3.5%。  相似文献   

8.
利用端羟基聚硅氧烷(DHPDMS)和环氧树脂E-44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多元醇(HPUA),并与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复配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聚硅氧烷/环氧树脂复合改性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Si/E-2KWPU)。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HPUA与2KWPU涂膜的结构; TGA和接触角测试分别表征了涂膜的耐热性和表面疏水性能;同时也探讨了涂膜的力学性能和涂膜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和环氧树脂添加量分别为5%和6%时,Si/E-2KWPU涂膜的综合性能较佳,与未改性的涂膜相比,热失重5%的温度提高了21. 5℃,涂膜吸水率和表面水接触角分别为4. 4%和106°;涂膜在防腐蚀方面综合性能良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元醇(PCL)和1,4-丁二醇(BDO)为主要原料,以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为亲水基,合成了一系列由蓖麻油改性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固化成膜。通过FT-IR、粒径测试、吸水率与接触角测定、力学性能测定、TG等手段研究了蓖麻油含量对水性聚氨酯乳液与胶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油成功接入聚氨酯分子主链中;随着蓖麻油含量的增加,乳液粒径逐渐增大;胶膜的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接触角先增大后减小,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当蓖麻油与PCL质量比为0.5时,胶膜吸水率最小,接触角最大,为95.18°,拉伸强度最大,为15.15 MPa,综合性能最好。通过TGA表明,蓖麻油的引入,胶膜的耐热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唐慧 《精细化工》2020,37(10):2099-2104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多元醇(PB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醇(BDO)、端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环氧树脂(E-51)为单体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三乙胺(TEA)作为中和剂,乙二胺(EDA)作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含硅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乳液粒径、FTIR表征胶膜表面结构、SEM观察胶膜表面,并分析了胶膜的光泽度、水接触角、热力学等性能。结果表明:在n(PBA):n(PDMS)=1:2的条件下,环氧树脂添加量为5 %时,乳液粒径为1152 nm,胶膜60?光泽度为3.4;水接触角为107.3?,疏水性能最优;胶膜拉伸强度可达24.42 MPa,断裂伸长率在362 %,力学性能最优;胶膜热失重50 %时温度较未添加E-51的胶膜提高了18.3 ℃。  相似文献   

11.
E-51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E-51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树脂(BADCy)体系的反应活性、反应机理及固化工艺,通过TGA分析了不同含量E-51环氧树脂改性BADCy后固化物的热性能,并测定了体系的吸水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E-51环氧树脂用量的增加,BADCy改性体系的反应活性逐渐提高,固化温度逐渐降低;用环氧树脂改性BADCy生成了恶唑烷酮等芳杂环结构,降低了氰酸酯树脂体系的三嗪环交联密度,增加了体系的韧性;改性后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均在380℃以上,吸水率均低于2%。  相似文献   

12.
以硝化纤维(NC)、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主要原料,制得自乳化型水性硝化纤维乳液,再加入环氧树脂E-44,环氧基与羧基反应制备出环氧树脂改性的水性硝化纤维胶黏剂乳液。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失重分析(TGA)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环氧树脂E-44和DMPA的含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环氧树脂E-44)=5%、ω(DMPA)=3.5%时,环氧树脂改性水性硝化纤维胶黏剂的耐水性、耐热性和柔韧性优异,粘接强度可达7.7 N/mm。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氨基苯甲酸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进行反应引入亲水性基团,制得了稳定性良好的环氧树脂乳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径分析仪等对环氧树脂乳液进行系统地表征和分析。随着对氨基苯甲酸用量的增大,改性环氧树脂的Tg增大,乳液粒径变小,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环氧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蓖麻油(CO)、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HF)、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E—12)合成了水基聚氨酯树脂,去离子水乳化得到蓖麻油交联改性和环氧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拉伸、TG等测试手段表征了乳液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化学品性能。结果显示:当蓖麻油的添加量为7.1%,环氧树脂含量为13.7%时,材料的机械性能达到最佳,环氧树脂的引入明显改善了材料的耐水性和耐温性,如耐水性达到120h无异常,耐沸水15min无变化。  相似文献   

15.
芳香胺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DSC)研究了芳香胺改性双氰胺/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反应,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芳香胺改性双氰胺对环氧树脂E-44具有较高的固化反应活性,反应表观活化能明显降低,固化反应可以在中温进行。其固化反应机理与未改性的双氰胺环氧体系不同。  相似文献   

16.
袁腾  周显宏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化工学报》2015,66(6):2321-2328
以环氧树脂E-20合成了环氧月桂酸酯, 以丙烯酸单体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对其进行接枝改性, 添加己二酸二酰肼(ADH)制备了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以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合成过程中各步产物及乳液固化后的结构, 结果表明得到了设计结构的树脂, 干燥后涂膜的FTIR谱图表明酮羰基与酰肼基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了腙;DSC分析表明合成的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温度(Tg), 分别为丙烯酸接枝环氧树脂和纯丙烯酸树脂的Tg, 前者低于常温, 表明可以实现常温自交联。在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合成过程中, 以粒径分析和综合性能分析对功能性单体配比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当MAA与E-20质量比为11.0%~14.7%、DAAM的用量为2%~3%、m(ADH)/m(DAAM)为0.8~1.0时, 制得的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涂膜性能。透射电镜及粒径测试表明乳液粒径为纳米级, 约88 nm, 且粒径分布均匀, 基本呈稳定的球形结构。将所制备的纳米乳液配制成防腐涂料, 性能测试表明该涂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预聚物双酚A环氧树脂(E-44)和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EA)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的单体和引发剂配制成混杂光固化树脂。运用FTIR、DMA、TG及TEM等手段,表征了混杂光固化材料的结构,讨论了环氧树脂含量对材料固化程度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杂光固化材料具有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及热温度性能。  相似文献   

18.
An attempt was made to modify the properties of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by blending it with polyamide-6 (PA-6). Since PBT and PA-6 are incompatible, epoxy resin was used as a compatibilizer to form an alloy. Alloys of PBT and PA-6 with varying amounts (0–12%) of epoxy resin E-44 were prepared by melt blending. The 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 and flexural strength as a function of epoxy resin E-44 content were studied. Ultima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addition of epoxy resin E-44. The maximum increase of the notched Izod impact strength (≈600%) of PBT/PA-6 blends is obtained at 3% (weight) epoxy resin E-44 content. The impact fracture surfaces were studi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SEM micrographs showed a noticeable change in the type of surface structure on adding epoxy resin E-44. DMTA also showed improved compatibility between PBT and PA-6 on adding epoxy resin E-44. DS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epoxy resin E-44 hinder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both PBT and PA-6 in the alloys. 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D) showed no obvious difference on crystallinity of PBT and PA-6 in the alloys with the presence of a small amount of epoxy resin E-44.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共混制得顺丁橡胶(BR)/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两网型橡塑复合材料。考察了橡胶硫化体系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相互影响及环氧树脂比例对顺丁橡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硫化体系加速了环氧树脂的固化。SEM与DSC分析结果表明顺丁橡胶与环氧树脂形成了两网结构。随着环氧树脂比例的增加,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硬度逐渐增强,扯断伸长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