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就“北京市城镇居民鲜食玉米消费特征”,对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访谈,获得了有关北京市城镇居民鲜食玉米购买和消费的相关调研数据,通过描述统计、交叉分析等方法分析调研数据,并根据消费者对鲜食玉米不同的购买和消费特征,进行了市场细分。研究表明:随着学历和收入的提高,消费者选择在高档餐馆和单位食堂食用鲜食玉米的比例逐渐增加,且对鲜食玉米价格的敏感程度随之降低;户外消费鲜食玉米的场所,企事业单位人员主要是在单位食堂,城市自由职业者主要是在一般餐馆,个体经商者主要是在路边临时餐饮场所,离退休人员和待业人员主要是在一般餐馆和路边场所;随着年龄的增加,鲜食玉米的消费受季节的影响就越明显,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加;男性更偏好在高档场所就餐时消费鲜食玉米,女性则偏好在路边的便捷场所消费。购买鲜食玉米时,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受到季节的影响。根据消费者购买和消费鲜食玉米的特征,将鲜食玉米细分为两个子市场:情感动机型子市场和理智动机型子市场。情感动机型子市场的消费者,具有需求购买和情绪体验购买占主导的特征,在购买和消费鲜食玉米时,更关注心理和物质的需求等因素;理智动机型子市场的消费者,具有客观性、周密性、控制性特征,在购买和消费鲜食玉米时,更关注产品的属性、购买环境、消费成本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585-589
摘要:本文分两部分: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变化分析(I)静态分析和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变化分析(II)动态分析分别发表。在第一部分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近14年来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通过引入了Working 消费模型,将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交通、医疗保健、邮电等几类消费品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差异;最后本文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现实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本研究基于城乡视角,利用1993—2013 年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首先分析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差异,然后应用ELES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结果表明:1993—2013 年间河南省城乡居民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杂项八大类消费品中,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构变化明显,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整体消费欲望强于农村居民。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仍居于重要位置。农村居民各类需求的收入弹性均小于城镇居民,映射出农村居民低水平消费的基本态势。住房成为农村居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消费项目,依然为生存型消费;而城镇居民较为关注的是交通通信、杂项和家庭设备,属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受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城镇居民杂项支出与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变化较为剧烈,城乡居民消费次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提升居民购买力、引导购买意愿、优化购买环境是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时空结合角度全面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用能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笔者根据各省单位耕地面积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的空间分布格局,建立了空间回归模型以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省际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用能水平存在空间正相关,体现为能源消费高值区集聚和低值区的集聚;冷点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广大地区,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尤其是长三角地区,温点区则集中在东中西的交界地带;农业从业人数、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引起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此外,空间自相关性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用能空间分异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元明茶叶消费旺盛。茶叶消费场所包括家庭、野外、公共场所、茶馆等地,尤以家庭饮茶最为常见、普遍。茶叶消费场所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人们饮茶习俗的不同,也反映了人们地位和追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效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196-200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在江苏9个典型县3645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相关问题入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江苏典型地区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最终用能消费结构,比较研究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有效热中商品能所占比例的差异,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家庭纯收入的变化关系。研究为认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建立能源供需平衡体系和生物质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冠疫情下中国进口水产品供应链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全球水产品供应情况和中国水产品进口需求及相关问题,旨在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保障中国进口水产品的安全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笔者调研分析全球和中国的水产品的供应现状、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和已采取的相关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受疫情影响,全球水产品贸易略有缩减,供应环节和交易场所都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些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都已采取多项措施,例如发布相关企业操作指南、利用数字化促进电子贸易、督促严格的人员管理、加强港口检疫、改进市场销售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建立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加强重点产品防疫强度和产品质量检测、创新消费模式和服务模式、建立一系列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保障中国进口水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SO2胁迫对紫叶李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给污染区紫叶李的栽植提供理论指导,以盆栽紫叶李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简易静态熏气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SO2对紫叶李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O2浓度增加,紫叶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持续上升,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增加后下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当SO2浓度为22.86 mg/m3时,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94.2%、112.06%、70.51%和97.77%。说明随SO2浓度的增加,叶片内代谢物质持续增加,这些物质提高了紫叶李对SO2的抗性;当浓度超过17.14 mg/m3时,抗氧化酶系统受到了破坏,初步说明紫叶李不适宜栽植于该地区,与真实环境下的结论是否吻合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阶段性变化,客观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与消费阶段性变化的分析,探讨农村改革、市场建设、消费环境、货币收入等因素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两部分(I)静态分析,(II)动态分析,从而对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变化分析,且两部分分别发表。在第一部分(即本文)中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国西北地区近14年来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差异,通过引入了Working消费模型,将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对食品、衣着、居住、交通、医疗保健、邮电等几类消费品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的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医疗保健,教育文化是制约西北地区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针对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现实的消费状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阶段性变化,客观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现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与消费阶段性变化的分析,探讨农村改革、市场建设、消费环境、货币收入等因素对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影响,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对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天南星科植物生物碱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天南星科植物含有的生物碱类型主要包括吡咯和四氢吡咯类、吡啶和哌啶类、环二肽类、哌嗪类、吲哚和β-咔啉类、Homonojirimycin类生物碱,且此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与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昆虫毒杀以及糖苷酶抑制等活性,针对天南星科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该科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双对数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贡献度的大小,以上海市1999—201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城市化水平、水产品价格指数、替代品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views软件对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包括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人口数这些影响因素在内的上海市水产品消费需求模型。另外,通过建立关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价格指数、总人口数的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从而可以对上海市水产品消费进行预测。最终认为,要增加上海市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必须从提高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业、加强物流体系建设以及加强水产品市场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上海水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收入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是影响水产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探讨人均GDP增长对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客观评判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特征。借助1981—2015 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均GDP增长变化是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的单向Granger 原因,即经济收入增长有助于提高水产品消费量;人均GDP对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冲击力度大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于人均GDP的冲击力度,保持收入水平增长是促进水产品消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8月22日发布的《2004年-2007年连锁超市食品安全管理调查报告》显示,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使92%的中国城市消费者选择在超市和大卖场购买冷冻和冷藏食品,同时还购买近70%的生鲜食品。  相似文献   

16.
收入水平、城市化率等指标是影响水产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探讨人均GDP增长对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客观评判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特征。借助1981—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均GDP增长变化是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经济收入增长有助于提高水产品消费量;人均GDP对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冲击力度大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于人均GDP的冲击力度,保持收入水平增长是促进水产品消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区典型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晓阳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309-316
为定量评价成都市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采用WinScanopy冠层分析仪和分析软件WinScanopy For Hemispherical Image Analysis对成都市区30个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结构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植物群落冠层结构有显著差异。表征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指数LAI、总空隙度、总开度、郁闭度变化范围分别在0.07~2.61、13.61%~95.81%、14.32%~88.3%、11.71%~85.68%;平均叶倾角从锐角(14.76°)到近直角(82.44°)分布。以上冠层结构指标数据的取得有助于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定量化评价和奠定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量化研究的基础,同时为园林植物群落的配置与造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流通组织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通过采用实地调研、数据收集等方式,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分析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情况,指出了现阶段福建省农村流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并提出了培育农村流通组织、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提高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笔者收集汇总了国际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中国及其主要水产品出口贸易对象(美国、日本、欧盟)对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的标准要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CAC、主要出口贸易国在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方面存在差异,并对中国限量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完善配套标准和强化动态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信息熵的方法研究了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又具体分析了国内水产品消费不断高级化、不断复杂化的特点,结合渔业产业结构的现状,指出了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在消费结构的引导下,虽然已经朝着比较合理的方向进行了调整,但是相较于消费结构,渔业仍然存在着第三产业的比例相对较低和水产品加工程度不够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了引进水产品加工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大力发展渔业相关的旅游、服务和医疗产业等对策建议来优化中国渔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