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钛合金条件疲劳极限测定中的无效断裂试样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疲劳缺口敏感系数较大的金属材料 ,夹持力不宜过大 ;同时 ,对于圆形横截面试样 ,可以靠增加夹持部分与最大应力处的横截面面积之比D2 d2 来减轻或消除夹持力对疲劳性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对于本试验中的钛合金材料 ,当D2 d2不小于 3 .5时 ,试样发生有效断裂。  相似文献   

2.
从试样制备、试验机同轴度、试样夹持及试样材料等4个方面对影响高强钢板拉伸试验断裂位置偏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前3个因素都会造成拉伸试样断裂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拉伸试验无效,最后一个因素则会导致材料塑性指标的波动;因此试验室应保证试样制备的精确性、试验机的同轴度以及试验人员的标准化操作,同时注重生产工艺参数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对铸铁和铸铝圆棒试样进行了单轴高速拉伸试验,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断裂情况,分析了相关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应变、应力的方法,试样标距长度及夹持端长度等对试验准确性和曲线振荡程度有较大影响;使用比刚度和比强度高的夹具、短标距试样、应变片测试应力、两台相机测试应变、适当增加夹持端长度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拉伸试验中QT500-7球墨铸铁拉伸试样断裂后断口存在颜色较深的异常区。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异常区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墨铸铁铸造过程中局部石墨球化不良或球化衰退造成了该区域显微组织中有大量的蠕虫状石墨,导致球墨铸铁拉伸试样断口异常,这严重降低了球墨铸铁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测试》2015,(10):125-128
为解决英标B500B螺纹钢在疲劳试验过程中断裂在试验机夹具或在2 d(d为钢筋公称直径)范围内而导致试验失败的问题,采用Abaqus软件模拟疲劳试验时夹持部分的受力分布并分析"断头"产生的原因,通过改变样品表面状态、夹持方式、夹持力等方法分析影响疲劳试验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试样受力不均而导致局部应力集中是"断头"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使用砂轮机打磨样品的横肋,用砂布介质作为保护套和减少夹持力等方法,可改善试样夹持部位的应力集中情况,有效避免"断头"现象,使得试验成功率得到极大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X70管线钢板和S690QL高强钢板的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矩形拉伸试样夹持位置对钢材强度测试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人员、试验机及引伸计、试样、试验方案、试验环境均相同的前提下,试样夹持在夹头的边缘与夹持在夹头的中间相比,测得的下屈服强度ReL、上屈服强度ReH和抗拉强度Rm几乎没有变化,但会造成试样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变形阶段异常,从而影响对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及规定总延伸强度Rt0.5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超高强抗震钢筋在进行弯曲试验时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中心偏析检验等方法,对弯曲试样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轧前加热温度较高,变形后奥氏体晶粒长大,使得珠光体团尺寸增大、珠光体含量增多;冷却缓慢导致网状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使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下降,最终导致试样在弯曲试验时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8.
某500kV输电导线在架线施工过程中发生断裂,通过宏观观察、几何尺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断口形貌宏微观分析、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导线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线结构尺寸、力学性能及材料正常;断口均为典型的正向拉断断口,未发现原有缺陷;通过设计导线的逐层拉断试验及现场力学条件的模拟试验,发现导线在加载至紧线器额定载荷时并未发生滑移及断裂,在接近导线额定拉断力时整体断裂,对比试样与现场断裂导线的断口形貌,确定导线是在施工过程中严重过载,于紧线器夹持位置发生逐层断裂。  相似文献   

9.
从大量钛合金板材室温拉伸试验中发现,如果板材试样夹具使用不当,会造成拉伸曲线异常,直接影响试验结果.为此,按照GB/T228-2002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分别选用规格为3.0 mm和1.2 mm厚的TA15以及2.5mm厚的TC4钛合金板材试样,采用打孔夹具和楔形夹具夹持试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对拉伸曲线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打孔夹具夹持强度高达1 000 MPa的TA15,TC4板材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时,将会发生连接销和试样孔接触打火、震动,孔变形而造成拉伸曲线出现异常驼峰现象,因此无法根据拉伸曲线计算出正确的屈服强度(σ0.2).如果换用楔形夹具夹持试样进行试验,则可得到正常的拉伸曲线而不影响真实屈服强度的计算.故合理选取夹具进行试验,是获得正常拉伸曲线及真实强度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宏观检验、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六角头螺栓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角头螺栓在酸洗和电镀工艺后未进行充分的去氢处理,致使六角头螺栓中残存了较多的氢,在应力和氢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螺栓的延迟断裂;其次,六角头螺栓表面存在0.2 mm左右的渗碳层,使得螺栓表面硬度提高,增加了螺栓的氢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拉伸试验机夹块,是在夹块体或镶片上开出夹持棒材的V型牙、夹持板材的平面牙。夹块工作时与试样接触区域基本上是不变的或变化很小。当夹持部分的牙破损后,拉伸试验时就会产生打滑,夹持不住试样,使夹块报废。 螺杆或夹块新结构的特点,就是用两根可以转动的螺杆代替原来的普通夹块。转动螺杆就可以使非夹持区变成夹持区。让所有的牙都能有机会参加工作(其结构见图示)。它既可以夹圆试样,也可以夹板试样。由于螺杆与试样呈圆弧相切,切入阻力小,夹持可靠性高,基本上杜绝了拉伸阶段的打滑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用带钢制成的钢管在压扁试验中出现断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和金相分析等方法,对断裂试样进行了夹杂物、晶粒度、显微组织、断口及氧含量的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钢中夹杂物多和氧含量偏高是导致压扁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的提出在制取金相试样时 ,经常会碰到下面两种情况。( 1 )由于切割机的夹具与砂轮片相隔一定的距离 ,因此小试样难以夹持切割。( 2 )有的试样虽然较大 ,但由于夹持部位长度不够 ,夹持时只能位于夹具的一侧 ,不仅无法夹牢试样 ,还容易损坏夹具。2 改进方法对于小试样 ,设计制作了图 1所示的夹具。图 1 试样夹具图中 ,钢板 1和 2通过螺栓、螺母的紧固作用 ,把试样夹紧在 U形 3处 ,支承块 4起到防止试样下滑作用。将这套夹具及试样夹到切割机的夹具上 ,就可以进行切割了。图 2为另一组辅助夹具。与图 1相比 ,这组夹具有下列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采用GB/T 4160-2004要求尺寸的拉伸样坯,在预拉伸应变量未达到规定应变量时易出现颈缩和夹持部位断裂现象,导致试验失败。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笔者采用形状和横截面尺寸不同于该标准规定尺寸的拉伸样坯,进行5%和10%的两种应变量的预拉伸,然后对其取样进行系列温度夏比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拉伸样坯尺寸对试样应变时效冲击试验的结果不存在明显影响;钢铁材料的应变时效拉伸样坯可以不局限于一种横截面尺寸,也可以采用与室温拉伸试验相同的带夹持头部试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表面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对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外圈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套圈外径面与鞍座之间异常接触,致使外径面受到剧烈摩擦,产生磨热层并萌生裂纹,最终导致轴承外圈贯穿断裂。  相似文献   

16.
对在日常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两个伸长率异常偏低的试样进行了理化检验和分析,并与一个合格试样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连铸铸坯内存在大量非金属夹杂物,导致基体与夹杂物之间产生内应力,因此在拉伸过程中促使裂纹的迅速扩展,形成穿晶裂纹和空洞,最终呈现伸长率偏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钢级为X52的HFW焊管的焊缝进行连续的0℃夏比冲击试验,其中个别的冲击试样冲击功明显低于正常试样的平均值。对冲击功异常的冲击试样断口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设备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冲击功异常的冲击断口为解理断裂形貌,解理面成明显的带状特征,而且解理面存在突起物。汇总为钢级为x52的HFW烨管的夏比冲击功异常主要与原材料的组织形貌和焊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JFE-HITEN610U2L钢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该钢的显微组织以针状铁素体为主,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当针状铁素体比较粗大时,冲击试样的断裂方式从韧窝断裂转变为解理断裂。从材料使用的安全性考虑,建议对该材料增加显微组织、晶粒度和冲击试样断口形貌等内容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牌号为H08A的焊丝钢拉拔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钢厂生产产品中存在严重的混晶现象,不同晶粒大小区域的变形能力不同,进而引起试样表面开裂,最终导致H08A焊丝钢在拉拔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20.
高强钢材在实际钢结构中已经开始逐步得到应用,该文针对Q690D高强度结构钢材,进行了钢材圆棒试样在单调加载和超低周循环加载下的断裂破坏试验,研究了试样裂纹的起始位置,分析了加载制度对试样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断口的微观形貌,断口呈现韧窝形式的延性断裂特征。基于Q690D钢材缺口圆棒试样的单调拉伸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分析,标定了钢材的连续损伤模型参数。最后,应用钢材的连续损伤模型,对圆棒试样和带初始间隙试样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的断裂破坏进行预测分析,得到试样的裂纹起始位置、荷载-位移曲线、断裂位移和疲劳寿命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