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菏泽市201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进展,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菏泽市疾控中心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2年共报告AFP24例,无确诊脊灰病例,无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无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病例。24例AFP病例分布在全市的8县区,呈高度散发;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6/10万。AFP病例48小时及时调查率为100%,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为95.8%,未分离出脊灰野病毒,未分离出脊灰疫苗病毒,未分离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未分离出疫苗变异脊灰病毒。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16.67%。结论我市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足之处。建议仍应加强AFP监测,消灭脊灰工作仍需努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菏泽市2014年15岁以下非脊髓灰质炎(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初步评价我市非脊灰AFP诊治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进展,为非脊灰AFP诊治和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网络直报系统资料、个案资料、临床诊断资料和脊灰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14年共报告各类AFP 24例,无脊灰确诊病例,无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与疫苗高变异病毒病例,均为非脊灰AFP。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分布在全市的9县区,高度散发。非脊灰AFP 48 h及时调查率为100.00%,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100.00%。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脊灰疫苗病毒、脊灰疫苗衍生病毒和疫苗高变异病毒。COX.ECHO、EV71等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2.50%。引起非脊灰AFP的疾病是多种的,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占41.67%,脊髓炎占16.67%,神经损伤占4.17%,其他非脊灰麻痹病例占37.50%。结论荷泽市非脊灰AFP诊治和保持无脊灰状态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建议仍要加强非脊灰AFP诊治和非脊灰AFP报告、监测,非脊灰AFP诊治和消灭脊灰工作仍需要努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鞍山市2004—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2013年鞍山市报告的AFP病例。结果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87例,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确诊病例,无高危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保持较高水平[1]。结论鞍山市2004—2013年AFP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运转质量,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辽宁省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转换后15岁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FP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辽宁省2017-2019年AFP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19年辽宁省报告15岁儿童AFP病例287例,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27/10万,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99.3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4.32%,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为96.74%,省级脊灰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14d内反馈率为98.26%,75d随访表及时送达率为90.39%。AFP病例中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阳性分离率为3.96%(11/278),未分离到脊灰病毒。2017-2019年辽宁省适龄儿童1、2、3、4剂次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38%、99.43%、99.38%、99.11%。结论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后辽宁省AFP病例监测质量保持高水平,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5.
2005年广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结果,为广东省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全省2005年AFP病例监测系统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和实验室病毒学监测结果等资料。结果广东省2005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312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10万,其中3例诊断为临床符合脊灰病例。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5.2%(297/312),脊灰病毒分离率为9.0%(28/311),均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3.5%(42/311)。未完成OPV基础免疫及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分别占16.3%、5.8%。结论广东省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相关要求。但流动儿童的基础免疫工作仍需要加强,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宋立  王荣  张青华  孙亚辉  侯铁军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05-1606
目的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以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方法对西安市2008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西安市2008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23例,确诊非脊灰AFP病例22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报告发病率2.12/10万。采集标本21例,合格标本20例,合格标本采集率90.90%,标本分离出PVⅡ型株1株,型内特征鉴定为疫苗变异PV,经病毒蛋白1(VPl)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未达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的分类标准。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株,NPEV分离率14.29%。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结论要维持该市无脊灰状态,应继续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保证高水平的脊灰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AFP病例监测现况,为提高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巩固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03-2007年黔东南州监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侧进行流行病学和监测系统质量分析. [结果]5年共报告AFP病例137例,男、女性别比1.63:1;5岁以下占45.98%;各月均有病例发生;134例AFP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PV)阳性9例,均为疫苗相关株,其余均为排除脊灰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6/10万,48 h内调查率98.54%,合格采样率85.4%.粪便标本7d内送达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灰实验室率91.24%,随访及时率93.43%, "零"病例报告及时率90.63%,主动监测及时率89.06%. [结论]2003~2007年黔东南州AFP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并维持了无脊灰状态.各级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病例,提高合格标本采集率,是进一步提高AFP监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湛江市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与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免疫接种情况,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制定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湛江市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AFP病例监测系统及OPV免疫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2004年全市报告AFP病例26例,零剂次免疫儿童2例;病例分布于25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1.5%,男女性别比为1.89∶1。26例AFP病例中脊灰病毒分离率为3.8%,为脊灰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5.4%。<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0/10万。AFP病例48 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本地和流动儿童OPV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7.3%和99.1%。2004/2005年度两轮OPV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6.9%和97.2%,两轮强化免疫现场快速评估调查接种率均>95%。结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但AFP病例首诊报告率低,OPV免疫空白仍然存在。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巩固海南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维持无脊灰状态。方法利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网络,在全省范围内针对<15岁儿童开展AFP病例监测。结果2003年全省报告AFP病例30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3/10万,无脊灰野病毒病例。AFP病例分布在12个市(县),呈散发状态,在10月和12月出现两个报病高峰,<5岁病例占60%,男女性别之比为2∶1,口服脊灰疫苗(OPV)全程免疫接种率80%,AFP病例及时随访率为9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3.3%,肠道病毒阳性标本9株,分离阳性率为15.3%(脊灰病毒2株,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7株)。结论海南省AFP病例监测系统继续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全省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通过中国AFP病例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7-2018年<15岁儿童AFP病例,描述性分析AFP监测的敏感性和及时性。结果新疆2017年、2018年分别报告<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138例、139例,报告发病率为2.48/10万、2.49/10万;AFP病例在报告48h内调查率为99.28%、98.56%,14d内双份粪便采集率为90.58%、94.24%,合格粪便采集率为89.86%、93.53%,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为91.97%、95.68%,病毒分离结果28d内反馈率均为100%。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新疆2017-2018年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了维持无脊灰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评价我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进展。[方法]根据菏泽市脊灰监测中心提供的疫情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2003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58例,无脊灰确诊病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报告发病率4.22/10万;AFP病例14d内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6.21%;从AFP病例及接触者标本中未分离出脊灰野毒株;AFP标本脊灰疫苗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6.03%和11.21%。[结论]我市AFP监测及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就诊48h内及时报告率仍较低,应加强AFP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四川省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情况,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对四川省2004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及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免疫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共报告<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349例,发病率1.89/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90.54%,粪便标本及时送检率96.23%,随访表及时送达率88.54%。OPV3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98.20%,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97.70%。2004/2005年度部分地区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6.65%,流动儿童接种率95.37%;第2轮常住儿童接种率97.12%,流动儿童为95.70%。结论为保持无脊灰,应继续加强AFP病例监测,提高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率和OPV常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广州市白云区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后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2001~2004年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AFP病例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2001~2004年全区报告AFP病例38例,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40/10万。病例分布于全区11条街8个镇,无明显季节高峰,5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4.19%,男女性别比为1.24∶1,零剂次免疫儿童占5.26%,未全程免疫占15.79%。AFP病例48 h调查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标本及时送检率和随访表及时上报率均为100%。PV分离率为5.81%(5/86),为脊灰疫苗株;NPEV分离率为1.16%(1/86)。2001~2004儿童OPV基础免疫年均报告接种率为99.29%。2001~2004年OPV强化免疫年均报告接种率为97.95%。结论广州市白云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无脊灰证实标准,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但仍存在着监测和免疫薄弱区域,今后应继续提高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提高OPV免疫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00-2004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辽市共报告AFP病例69例.小于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报告平均发病率为2.34/10万。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79.71%;分离出4株肠道病毒,其中1株Ⅰ型脊灰病毒,1株Ⅱ、Ⅲ型混合型脊灰病毒,均为疫苗株: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为5.80%;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根据病毒学分类标准,报告的AFP病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年报告平均接种率为99.20%,第2轮为99.31%。结论 1993-2004年已连续12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做好常规免疫和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的采集,提高AFP病例首诊报告率,是无脊灰证实阶段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铁岭市2005—2014年10年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提高全市AFP监测系统质量。方法对铁岭市10年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间共报告AFP病例76例,报告发病率在1.40/10万~3.24/10万之间。7—12月报告病例56例,占73.68%;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56.58%;服苗史≥3剂次63例,占82.89%;合格标本采集率为89.47%。从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例2份Ⅰ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病毒,5例10份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结论铁岭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较好,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应进一步加强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提高监测系统质量。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四川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方法对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等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为95.96%,抽样调查接种率为93.59%,4岁儿童加强免疫接种率为91.16%。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各两轮强化免疫共免疫0~3岁儿童506万人次,报告接种率均>97%。2003年报告AFP病例33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84/10万,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分离出脊灰病毒(PV)14例(Ⅰ型1例,Ⅱ型8例,Ⅲ型2例,Ⅰ+Ⅱ+Ⅲ型1例,Ⅱ+Ⅲ型2例),非脊灰肠道病毒13例。1993年至今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分离出的PV经鉴定均为疫苗株。AFP病例最后诊断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结论四川省2003年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但应加强免疫和监测工作,并注重对高危AFP病例的及时发现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2004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湖南省2004年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进行评价。方法应用EPI info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湖南省2004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98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41/10万。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9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87%,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94%,AFP病例麻痹后75d内随访表送达率86%,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湖南省2004年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99.23%。2004/2005年度全省122个县(市、区)均开展了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应种儿童2 628 564人,实种2 430 592人,报告接种率92.47%;第2轮应种儿童2 684 142人,实种2 492 214人,报告接种率92.85%。结论湖南省2004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今后仍须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高水平、高质量的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促进急性驰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病例监测工作,保证消灭脊灰措施落实.方法 对1995-2004年南充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Epinfo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04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223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9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57.40%(128/223);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46∶ 77);223均为排除脊灰病例,临床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最多(96/223)占43.05%,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12年报告发病大于1/10万;1998年以后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要求.结论 全市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乡村医生AFP病例报告意识尚须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004年上海市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情况,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应用EPI info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2004年上海市共报告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21例,小于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报告发病率1.04/10万,合格粪便采集率90.48%,其他监测指标达到WHO或卫生部要求。两轮强化免疫服苗率均>83%,全市AFP病例漏报率为1.19%,病原学监测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结论]为了维持无脊灰,仍需保持敏感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和高质量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山东省自2000年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毒学监测结果.[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山东省2000~2006年所有AFP病例粪便标本均采用L20B、RD和Hep-2三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山东省2000~2006年AFP病例病毒学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在2 893例AFP病例中,共分离出脊灰病毒(PV)254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41株,分离率分别为8.78%、11.79%.NPEV中以艾柯(Echo)病毒为主(占50.15%);全年均分离到,且以夏秋季为主;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最高,各年龄组儿童感染率存在差异.OPV免疫次数越多,PV阳性的AFP病例残留麻痹比例越低.[结论]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仍应加强AFP病例的病毒学监测工作,以确保最终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