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沙利铂抗癌谱广,但高神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西医治疗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主要以营养神经为主,效果欠佳,张洪亮主任医师治疗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有丰富经验,其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疆地处西北严寒地区,对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有独到见解,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治疗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病变是奥沙利铂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气虚血瘀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到证实,同时也体现了中医经方方证相应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西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因应用奥沙利铂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继续给予奥沙利铂化疗,结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减轻毒性反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以缓解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2组比较有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对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54例肿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同时配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似,但治疗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数以及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维。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有效的干预和拮抗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是抗癌谱广、使用较为广泛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化疗药,其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高,目前西医未有确切疗效的药物推荐使用。中医药疗效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现从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中医对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的认识、治疗原则,温针灸及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同时配合益气通络方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方能有效改善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为中药熏洗+(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对照组为(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结果: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治疗组为38%,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对肿瘤病人用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辨证分析,得出辨证结论,分析治疗方法。结果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以"血痹"论治,辨证属"血虚寒凝",治以"温经通脉,益气养血",方药选用当归四逆汤。结论当归四逆汤是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
<正>奥沙利铂(L-OHP,草酸铂)是继顺铂(DDP)和卡铂(CBP)后的第3代铂类药物,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突出,对卵巢癌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也有良好效果;但奥沙利铂的急性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达到了85%~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替吉奥胶囊口服及奥沙利铂静脉滴注,对照组予替加氟及奥沙利铂静脉滴注,2组均以21~28 d为1个疗程,至少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疗胃癌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主要毒性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中医药在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奥沙利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已经从多角度、多方位展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显示中医药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方面的优势,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9例,支气管肺癌21例(NSCLC19例,SCLC2例),乳腺癌4例,食管2例,胃癌2例。随机分组:①奥沙利铂治疗组15例;②对照组(顺铂)14例。超声引导下胸腔置管引流,腔内注药。治疗组:奥沙利铂(L-0HP)100~150rag/次,5%GS40~50ml稀释;对照组:顺铂(DDP)50~80mg/次,NS40—50ml稀释。可间歇5—7天腔内注药。不超过3次。结果:奥沙利铂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6.7%、21.4%和73.3%、64-3%(X2〈X20.05,P〉0.05)。奥沙利铂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毒副作用轻微,无气胸、胸腔感染、胸壁种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奥沙利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毒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法则。方法:根据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舌苔脉象进行辨证,得出辨证结论,总结治疗原则。结果:奥沙利铂所致急慢性神经毒性中医分别从"寒"、从"虚"论治,以"温经通脉,益气养血""补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放血疗法辅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两组均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甲钴胺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放血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67.85%、对照组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血疗法辅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效果较好,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  相似文献   

15.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是继顺铂、卡铂之后一种常用的第三代铂类抗肿瘤化疗药物,抗肿瘤谱广,临床主要用于晚期癌症,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于消化道肿瘤的治疗,疗效显著,但高神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奥沙利铂的毒性与顺铂不同,无肾、耳和血液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最常见的毒性是神经毒性。_20欧洲Ⅲ期临床报道奥沙利铂联合5-FU/CF的神经毒性发生率高达68%,国内文献也有报道发生率高达90.5%。因此,了解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及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近5年中医药防治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奥沙利铂作为消化系统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其治疗副反应一直困扰着肿瘤患者,并影响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关注。其中,奥沙利铂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是限制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中医防治奥沙利铂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手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5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以及氟尿嘧啶治疗,实验组给予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疾病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症状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分析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组方规律。方法 搜索2009年至2019年期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网中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文献中包含的口服中药处方,将数据输入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采用软件中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药物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组方、潜在药对等。结果 筛选出的60首处方中共涉及119味中药,8个核心组合,并在核心组合的基础上演算出4条新组方。结论 通过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为中医药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辨证治疗、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其疗效更好,毒性更低,且与顺铂和卡铂无交叉耐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其毒副作用仍常常限制其临床应用。2004年4月-2009年4月笔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患者2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外用自拟活血化瘀方防治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含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期后,治疗组出现临床神经毒性5例,而对照组有12例,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