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诊治的HIE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观察组患儿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患儿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NBNA评分、血清NSE和Sl00β含量变化,及患儿肌张力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血清NSE和Sl00β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NSE和S100β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肌张力恢复时间和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HIE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神经节苷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HIE患儿予以分组研究,即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酯治疗,联合组给予神经节苷酯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4.3%,相较于对照组的7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HIE临床治疗中应用神经节苷酯与丹参注射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NBNA评分,是一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52-55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足月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加GM1和丹参注射液)52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加胞二磷胆碱)53例治疗3疗程,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总体临床疗效以及1周岁时预后和精神运动发育商(DQ)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NBNA、总体临床疗效、1周岁时的DQ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 GM1结合丹参注射液对HIE患儿有较好的近期治疗作用和改善较远期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7d和14d后,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HIE患儿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脑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注射液(GM)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7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所有患儿均应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应用GM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意识障碍、原始反射、惊厥消除以及肌张力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及出生28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HIE应用GM,能够促进患儿快速恢复,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20mg/次,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125 g/次,均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IL-6,IL-10,IL-1β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6,IL-10,IL-1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则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O.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较胞二磷胆碱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IL-6,IL-10,IL-1β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84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患儿入院时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和生后28d由专人进行NBNA评分,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81.58%(P<0.05);2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分别为(35.1±1.1)和(33.8±1.6)(P<0.05),治疗2个疗程后NBNA评分分别为(36.4±1.3)和(34.1±2.5)(P<0.05);生后28d的NBNA评分分别为(38.2±1.8)和(34.2±2.0)(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对HIE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46例HIE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GM-1治疗,对两组在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血清NSE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NBNA平及血清NSE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NBNA评分高于时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Ml辅助治疗HIE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减少NSE的释放,保护脑细胞。  相似文献   

9.
杨永朝  高金秀 《河北医药》2012,34(3):360-361
目的 研究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治疗组在早期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及观察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5d及10 d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纳络酮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HIE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GM1 20mg,每天1次,10~14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治疗后NBN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1对HIE有较明显治疗作用,可促进HIE急性期的恢复,缩短HIE病程,提高患儿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1.
李彪  胡文辉 《中国药业》2013,(23):29-30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分成神经节苷脂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惊厥、控制颅内压、维持血压、血糖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每次0.12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神经节苷脂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每次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结果 治疗10d后,两组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神经节苷脂组上升或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6.57,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调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7,(17):2384-2388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儿科治疗的HIE患儿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纠正低血压、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50 m L中,ivgtt,q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加入注射用水2 m L中,im,qd。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和后遗症(随访至1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7、10天,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0、TNF-α、NSE和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有64例患儿、对照组有60例患儿完成随访,观察组患儿总后遗症发生率为1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可有效减轻患儿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加速脑组织功能的修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活素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比较及其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HIE患儿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脑活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神经节苷脂(GMI)。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后行为神经评分(NBNA)与TNFα-、IL-6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与IL-6浓度则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活素与GMI均能有效降低HIE患儿的血清TNFα-、IL-6浓度并提高NBNA评分,临床疗效均较佳,但GMI的效果要优于脑活素,更适合临床用于治疗HIE患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中重度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在"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在"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磷胆碱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恢复情况、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入院时,生后28 d,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73.9%(17/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后28 d,3个月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维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治疗HIE,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HIE的总有效率,NBNA评分明显提高,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巴冬芬 《海峡药学》2012,24(6):157-15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65例HIE新生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吸氧、降颅内压、控制惊厥、纠正酸中毒、低血压和低血糖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GM-1)1次20mg,静滴,1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NBNA)的变化,随访1年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原始反射、肌张力和意识状态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生后2、4周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随访1年,观察组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18,P<0.05)。结论 GM-1治疗新生儿HIE的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系统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学(NBNA)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18%比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10d观察组NBNA评分为(34.12±4.55)、(36.54±3.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HIE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HIE治疗效果,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GM1)和胞二磷胆碱(CDPC)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被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和胞二磷胆碱一周,观察组单独应用胞二磷胆碱作为对照,运用统计学原理对两组总有效率及神经系统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做出疗效评价.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经系统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GM1和CDPC较单一应用CDPC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上加神经节苷酯钠和高压氧治疗)43例及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恢复情况、脑CT变化、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表现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轻、中、重度分别相比,仅中度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出生后14 d、28 d 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减轻后遗症,值得在新生儿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40例住院的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20 mg静脉滴注,疗程为10天.对照组则使用胞二磷胆碱0.125~0.25 g/d静滴.对两组患儿的脑电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脑电图恢复正常者65例(92.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1±4)μg/L,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上述指标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节苷脂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的神经系统损害疗效确切,能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双军  郑昌玲 《安徽医药》2012,16(5):674-676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使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40例)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GM1治疗。观察两组主要临床表现恢复时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患儿的原始反射、意识障碍及肌张力恢复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前者均少于后者(P0.01);治疗后NBNA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GM1治疗HIE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