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减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治疗规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例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结局。 结果23例患者中保留子宫19例,包括13例无胎盘植入和6例非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通过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术结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植入病灶局部切除、宫缩剂、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措施保留了子宫。切除子宫4例,均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次全子宫切除术2例,全子宫切除术2例。23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750±355)ml,其新生儿均存活。 结论应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结合预防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和(或)髂内动脉及子宫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方法,对减少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封堵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封堵组剖宫产术前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术。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封堵组中产后出血量≥3000ml的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0/22)vs 20.0%(4/20)]。与对照组比较,封堵组的术中及术后平均输血量(309.09ml vs 740.00ml)及子宫切除率[0.0%(0/22)vs 25.0%(5/2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1000~3000ml、术前与术后24h后血色素差值、术后1~5d恶露量、新生儿1min及5min Ag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剖宫产术前预置髂内动脉球囊是控制产后大出血(≥3000ml)及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有效手段,较常规剖宫产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计划性剖宫产术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18例经B型彩色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均行计划性剖宫产(保留子宫意愿),手术孕周(36.78±1.63)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娩出胎儿并结扎脐带后,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剥离胎盘,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术后必要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24h失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量、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时间、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胎儿和产妇的辐射剂量、术后血管并发症、外科并发症及产褥期并发症。结果:18例孕妇术中视诊和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失血量(2061±1709)ml,术后24h失血量(228±141)ml,子宫切除率5.55%,12例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量(1148±1061)ml,血浆量(491±403)ml。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时间为(4.17±1.25)min,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为(15.83±8.01)min;胎儿辐射剂量(9±5.50)mGy,产妇辐射剂量(43.29±47.64)mGy。外科并发症1例(膀胱损伤),无血管并发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是控制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术后出血与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计划性剖宫产术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18例经B型彩色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均行计划性剖宫产(保留子宫意愿),手术孕周(36.78±1.63)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娩出胎儿并结扎脐带后,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剥离胎盘,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术后必要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回顾分析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失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量、预置腹主动脉球囊时间、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胎儿和产妇的辐射剂量、术后血管并发症、外科并发症及产褥期并发症.结果:18例孕妇术中视诊和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失血量(2061±1709)ml,术后24h失血量(228±141)ml,子宫切除率5.55%,12例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量(1148±1061)ml,血浆量(491±403)ml.腹主动脉球囊预置管时间为(4.17±1.25)min,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间为(15.83±8.01)min;胎儿辐射剂量(9±5.50)mGy,产妇辐射剂量(43.29±47.64)mGy.外科并发症1例(膀胱损伤),无血管并发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辅助下提拉宫颈行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是控制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术后出血与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处理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结果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5例伴有胎盘植入,1例胎盘粘连;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I500-3000ml,产后24h出血量为1800-4440ml。6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其中3例髂总(或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后行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3例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I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因产后大出血、继发DIC行子宫切除术;2例胎盘植入面积较大、部分胎盘残留者继发产褥感染,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行清官术清除残留胎盘组织。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覆盖子宫瘢痕,其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往往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休克及DIC等,增加围生期的子宫切除率,应重视预防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其中4例合并胎盘植入)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封堵成功,平均操作时间1~2分钟,总计放射量50~100 mGy。4例因合并胎盘植入而于术毕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平均出血量710.0±225.6 ml,无子宫切除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母婴均健康。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保留子宫等优势。术毕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控制合并胎盘植入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及如何减少手术出血量和降低子宫切除率的方法。 方法收集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胎盘植入发生率、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2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19例,发生率36.5%;穿透性胎盘植入8例,发生率15.4%。(2)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植入10例,诊断率52.6%。(3)当有胎盘植入侵及膀胱时,膀胱镜下观察膀胱黏膜下血管有明显增生扩张。(4)保留子宫48例(占92.3%),切除子宫4例(占7.7%)。 结论(1)彩色多普勒检查和膀胱镜检查可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率。(2)选择胎盘边缘切口结合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髂内动脉和子宫B-Lynch缝合术可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8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剖宫产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患者列入研究组(n=38),未使用者列入对照组(n=43),比较两组在剖宫产术中的出血量、输红细胞量、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650 ml(500~7800 ml),对照组为2000 ml(1000~1280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入红细胞量中位数为3.0 U(0~18.0 U),对照组为6.0 U(0~27.0 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除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全切球囊组与子宫全切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采用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输红细胞量,但不能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凶险型前置胎盘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常伴胎盘植入。此病症的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栓塞术和球囊阻塞术,其能减少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但要注意其并发症及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加宫颈环扎术治疗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术中明确诊断为累及宫颈的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行剖宫产娩出胎儿后,发现胎盘大面积植入,保守治疗无效,出血量大,遂同时行子宫次全切除及宫颈环扎术。5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110~212min。术前术中总出血量为2500~4500ml,平均3440ml。术中未发生邻近脏器的损伤,术后无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子宫次全切除加宫颈环扎术治疗累及宫颈的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具有快速有效,操作简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及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9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1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和1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直接行剖宫产术。结果三组均无孕妇和新生儿死亡案例。三组的胎盘附着植入或粘连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髂内动脉临时阻断术和低位腹主动脉临时阻断术组的出血量和输血量较少(P0.05),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阻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阻断组无子宫切除,对照组有1例子宫切除。三组术后均无感染,但是有不同程度的术后发热、疼痛、恶心和呕吐,对照组发生术后疼痛、恶心和呕吐较多(P0.05)。两种阻断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及双侧髂内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均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渔网状修复重建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85例因凶险型前置胎盘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现胎盘植入且子宫下段肌壁部分缺损行子宫渔网状修复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临床情况及疗效。结果:8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600~3000(1387.06±614.85)ml,输血量(红细胞悬液+自体血)0~2450(864.98±503.77)ml。经渔网状修复重建子宫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8例,产褥感染11例,切除子宫1例,子宫保留率98.82%。结论:渔网状修复重建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安全可行,保留子宫率高,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比较2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8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发生产前出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术中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及输血凶险型组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发生率高,术中出血量大,子宫切除率高,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入逆行向上分离膀胱法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可疑胎盘植入者91例。患者在剖宫产术时均需分离膀胱,其中51例采用侧入逆行向上分离膀胱法(研究组),40例采用经子宫前壁向下分离膀胱法(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膀胱损伤率、子宫切除率。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膀胱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入逆行向上方法分离膀胱可明显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手术中膀胱损伤,有利于术中出血控制,减少子宫切除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该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宫颈植入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伴宫颈植入(宫颈植入组),64例伴子宫下段植入(子宫下段植入组),比较2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止血方法、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1)宫颈植入组术中出血量2000~2975 ml,平均2500 ml,显著高于子宫下段植入组(1000~1500 ml,平均1200 ml), (Z=-6.634,P=0.001);输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的量亦显著多于子宫下段植入组,P均<0.05;(2)子宫下段植入组中57例(89.06%)采取子宫血管结扎进行止血,高于宫颈植入组20例(62.5%), χ2=9.48,P<0.05;宫颈植入组宫颈环形缝合术28.13%(9/32)和子宫切除率达34.38%(11/32),高于子宫下段植入组的9.38%(6/64)和1.56%(1/64), χ2=5.69和18.11,P<0.05;(3)宫颈植入组失血性休克及膀胱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6.25%(18/32)、15.63%(5/32),高于子宫下段植入组的14.06%(9/64)、1.56%(1/64),P<0.05。 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宫颈植入患者病情更凶险;对宫颈植入患者术前应准确评估病情程度,术中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控制其出血量,在保障孕产妇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术前胎盘超声评分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7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管阻断方式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28例)与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组)(46例),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子宫动脉栓塞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孕妇在胎盘植入严重程度超声评分、年龄、孕次、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终止妊娠孕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动脉栓塞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32.1±987.7 ml、1392.4±974.8 ml)、输血量(分别为1100.9±927.9 ml、742.9±716.1 ml)、凝血功能异常(分别为17.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分别为169.5±69.2 min、109.3±63.1 min)、子宫切除(分别为17.9%、2.2%)、膀胱损伤(分别为21.4%、4.3%)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动脉栓塞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在术后发热(分别为25.0%、6.5%)、血栓形成(分别为21.4%、2.2%)、月经量减少(分别为21.4%、4.3%)、慢性盆腔疼痛(分别为28.6%、4.3%)、住院费用(分别为28960.5±13236.2元、19138.5±12382.5元)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24小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gp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手术中作用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3种不同动脉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中心医院剖宫产分娩的10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UA组,n=30),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AA组,n=34)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组(IA组,n=39)。比较3组产妇置管情况,剖宫产手术情况及产后情况。结果:3组产妇剖宫产术前置管术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最短为5.32±2.34分钟,IA组最长为32.18±6.31分钟。UA组胎儿基本未受辐射,AA组胎儿透视时间和接受辐射量显著少于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21秒vs 54.23±23.85秒,t=10.846,P=0.000;2.94±0.78 mGY vs 21.29±13.84 mGY,t=7.714,P=0.000)。3组产妇剖宫产情况比较:UA组手术时间最长(143.45±25.43分钟),AA组手术时间最短(104.23±21.38分钟);UA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比率、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UA组产后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和髂内动脉球囊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控制效果较好,子宫保留率更高。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母体和胎儿的放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预防性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4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纳入研究.13例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预防性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双髂内动脉球囊置管+术中取胎后球囊扩张),作为研究组;另28例患者没有接受预防性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作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x2检验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是否子宫切除、住院时间、相关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429±875) ml,输血量为(920±438)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4600±2090) ml和(3600±1225)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840和10.251,P均=0.000).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45) min与(284±44)min,t=5.850,P=0.000;(6.7±1.3)d与(8.2±2.2)d,t=2.272,P=0.029].但研究组子宫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1 13与 89%(25/28)·x2=0.181,P=0.670].对照组中需要二次开腹手术者2例,发生肺水肿1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下肢静脉栓塞1例,同时并发肺水肿及肾功能损害1例;研究组中无一例发生以上并发症.结论 预防性双髂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因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进行治疗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止血,无一例子宫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42天B超复查子宫形态恢复正常,子宫下段肌肉无坏死,无晚期产后大出血发生.结论:截断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局部“旷置”缝合法可用于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疗效确切可靠,可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部分切除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胎盘植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PPP伴胎盘植入患者60例,其中30例实施术前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剖宫产术+子宫下段部分切除术(研究组),30例行常规治疗方案(术前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剖宫产术+BLynch缝合或子宫下段"8"字缝合、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ICU转入率、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手术时间、ICU转入率、平均住院费用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部分切除术在PPP伴胎盘植入的治疗中,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风险及平均住院费用,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