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作为新的语言现象和社会文化心理现象,网络热词及流行语广泛为大学生群体接受及运用。通过查询对比近五到七年来活跃在人们视线中的网络热词及流行语,特别是以英语或英汉混杂为主要形式的热词和其流行与运用程度,以此作为研究依据,简要分析和探究网络热词及流行语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了部分网络热词和流行语;注重对网络热词实意的理解,可读性和中国大学生的接受度,促进中国大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英语,学习英语,丰富今后的生活,并为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优势。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紧跟时代潮流,更好的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6):96-99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也日益丰富,不但成为网上使用的交流常用语,而且也逐渐来到网下,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社会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更是引起了语言学界的诸多关注,成为语言学家的热门研究对象。从最近流行的"hold住"一词出发,着重探讨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并通过实例分析语码混用的类型特点和现实意义。在积极肯定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形式的新发展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缺陷以及使用中需要注意之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7):239-241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以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调查为出发点,目标对准小中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语言表达能力双面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网络流行语是时下年轻人热爱的语言种类之一,是年轻人这个群体表达感情、调侃时事的常用语言,在日常生活照,尤其是网络交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度。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留学生开设的汉语教学,若在教学中植入流行语的教学,不仅可以使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经典文本的同时了解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而且可以掌握当代的中国语言文化潮流,以便更好、更快地融入汉语这个交流群体。为了教学地高效性,须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创造性解读,并且应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征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流行语的教学应从其产生特点及构成规律入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2):251-252
本文"官宣体"入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热度时长及其影响因素,阐述富有表现力的网络流行语具备的深层功能,指出使用者应该辩证地对待网络流行语,加强语言使用的自我规范,促进公共语言生活的健康与理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3)
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的、活跃的、具有发酵功能和特殊意义的语言符号。近期"暴风式+X"开始成为网络热语,如"暴风式吸入"、"暴风式哭泣"等。作为新兴网络流行语"暴风式+X"有其自身的语义特点、形式特征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使人群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相对于传统人际交往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等新特征。只有了解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才能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能反应时代特征和大众文化意识。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可以解析语言使用的诸多现象。本文采用模因论理论来解析2018年网络流行语skr的语义演变三大过程并探讨了流行语skr如何通过模因复制阶段成为强势模因的过程与原因。  相似文献   

9.
统计了目前大学校园内使用频率较高的流行语,了解到这些流行语的来源及其大学生对其所持的态度,分析了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原因,进而就应如何正确看待校园流行语,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所用词汇一般都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出某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被人们普遍关注的事物、社会的变化、意识形态的变化。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像基因那样得到继承,像病毒那样得到传播。散播并继续携带模因的个人成为模因宿主,这种传播可以理解为复制,这种不断扩展到整个群体的自我复制过程,正是模因与基因相似的进化现象。本文联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从模因论的视角讲述了2017十大网络流行语的由来、发展、广为流传的过程,即模因过程,通过对不同英译版本进行辨析比较,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4)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事业的发展,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流行速度及产生的影响以达到惊人的地步。而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现象日益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方式,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特性中的符号性、简洁性、形象性、幽默性等方面对网络流行语的特性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5)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技术的熟练使用者,是网络热点话题的积极参与者和影响群体。本文从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的参与方式、参与类型、参与动机、所持态度等方面着眼,系统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的参与倾向,进而探讨了大学生关注热点话题的态度与群体影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1):245-246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口语形式,是网民通过网络创造、传播的语言。为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本文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使其英文翻译更加准确流畅,达到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3)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语言成为了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近日"元芳体"在网络上流行得如火如荼,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电视剧中"元芳体"原型折射到现实生活中,关联论在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试从语用学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元芳体"这一网络流行语进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0):278-27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大猪蹄子"的来源、语言变体、盛行的原因等三个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3):118-119
随着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网络流行语也相继涌现。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公众也更便利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本文选取"硬核"为研究对象,该词是《咬文嚼字》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网络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本文尝试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硬核"的发展和流行成因,以进一步促进对语言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8):256-257
模因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络流行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模因论和模因的复制传播类型,并以2018年网络流行语为例阐释了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着重分析了基因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和表现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其中基因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包括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的信息异形传递,而表现型的网络流行语模因的传播方式则包括同构异义传播、同形联想传播和同音异义传播。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9)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网络分期付款市场迅猛发展,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洛阳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网络分期付款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发现在校大学生消费水平多以中、低档为主,较少使用网络分期付款消费。针对现阶段在校大学生网络分期付款消费中存在的高利贷风险、误导消费观念、相互攀比等问题,提出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消费,企业要营造健康的网络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大学生消费群体应建立科学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维护正当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2)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传而使用的语言。~((1))而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区域,有着特殊的人际关系、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在此基础上也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领域的言语文化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现象,校园流行语是即时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面貌、想法感受、文化乐趣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4):84-8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受人追捧的网络流行语,其中不乏中式英语的表达,它有别于传统媒体语言,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但也有其局限性,深入研究这一语言现象,使其建立科学、系统、可持续的规范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