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装备》2012,(4):7
【本刊讯】由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制的TK系列深水随钻取样器不久前搭载海洋石油708号深水工程勘察船,在中国南海番禺区块水深约200m、6级风、涌浪3m的条件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孔深10m全孔取样作业和孔深300m分段取样作业,一举打破我国海洋钻探船钻孔深度、取样深度两项纪录。本次试验严格检验了TK系列深水随钻取样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试验共进行了24次海底地层取样作业,取得原状样品总长21.6m。其中,TK-01型压入活塞式取样器取样作业18次,取样成功率高达100%,平均取样长度1.1m。试验证明,TK系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矿业报》消息(2014-08-21)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研制的TK系列取样器具日前在南海北部陆坡1720 m超深水海域圆满完成了钻探取样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在超深水海域钻探取样,成为我国超深水取样调查第一钻。此次钻探取样任务由海洋石油708勘察船钻井队承担,探矿工程研究所提供现场技术支持,所采用的钻井及取样设  相似文献   

3.
《地质装备》2011,(6):7-8
【本刊讯】不久前,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深水随钻取样器,即将在动力定位钻探船上用于3000m水深的海底取样。这是我国首次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深海取样钻具。据了解,《深水随钻取样器设计和制造技术研  相似文献   

4.
国土资源网消息(2011-10-17)近日,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金刚石钻头技术研发中心成功研制出深水随钻取样器,即将在动力定位钻探船上用于3000m水深的海底取样。这是我国首次研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深海取样钻具。  相似文献   

5.
在深海勘察取样作业时,由于海流作用会引起钻杆摆动或上下运动,这是导致取得样品失真的原因之一。海底基盘可在勘察作业过程中,对钻杆进行夹持稳定,以保障作业的质量,是提高勘察作业水平的核心装备之一。根据海洋石油708船的结构尺寸与勘察作业需求,研制了一套无缆海底基盘。目前该无缆基盘在我国南海及东海海域从事勘察作业服务,累计服务时间超过30个月,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工作。本文对该无缆基盘的工作参数及原理、水下液压系统以及通信与控制系统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大容量深水电池的研制进行了分析。该电池能够保证无缆基盘的作业时间达到70 h,提高了勘察作业效率,可为今后相关海洋装备的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TGQ系列勘察取样钻机(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取样钻技术是区域地质填图、物化探取样、古地磁取样、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和工程勘察等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TGQ系列勘察取样钻机包括TGQ-1、5、10三个型号,分析了其结构、特性和特点,以及配套钻具和取样器。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网消息(2014-11-06)5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悉,"南海九号"承钻的首口千米水深井在我国南海顺利完钻,"南海九号"也成为继"海洋石油981"后第二个成功进入"千米水深钻探俱乐部"的钻井平台。"南海九号"深水首秀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水钻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深水钻井技术、装备梯队建设进一步完善,这为将来深水大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完钻的陵水25-1-1井作业水深975 m,完钻深度3930 m,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东部,距附近的崖城气田34 km。该井不仅为"南海九号"作业的第一口深水井,也是中国海油采用锚泊式定位方式进行钻井作业的水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洋石油708船在深远海勘察作业时,海底钳因电能不足被频繁提至甲板更换电池的问题,研制了一套深水离线电池分配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控制舱、深水电池组、水密电缆等组成,能够在海底独立实现4个深水电池的自动切换功能。控制舱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系统耐压≮30 MPa;采用三菱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完成了控制程序的编写。通过室内实验,验证了控制功能,能够稳定实现电池的切换与电能输出。在我国南海某海域1800 m水深处进行了现场应用,成功将海底钳的水下作业时间由3天提升至不低于10天,极大地延长了其在海底的工作时间,为海洋石油708船节约了宝贵作业时间,圆满辅助该船完成了勘察作业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工程所)即开展海洋钻探技术研究和服务,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做出过重大贡献。自2008年起,该所开始致力于具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海洋钻探取样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果。先后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深水随钻取样器设计和制造技术研究;完成了地调项目——海洋地质调查钻探取样器具及工艺研究;成功研制了模块式、系列化的海洋钻探取样器具:压入活塞式取样钻具、超前伸缩式取样钻具以及射流揽簧式取样钻具,填补了国内海洋钻探取样技术的空白。目前,工程所承担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钻探  相似文献   

10.
《地质装备》2011,(4):8
由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研发的钻孔灌注桩孔底泥浆取样器不久前通过了国家专利部门审核,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据了解,该发明研制成功之前,只能从孔口取样进行实验,然而这对静置一段时间的桩孔来说显然  相似文献   

11.
在海洋深水钻探取样中,采用了自行研制的TK系列取样器,通过3次海试在不同地层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针对海底复杂的地质条件,研究了深水钻探的取样工艺,包括钻具稳定性、样品保护、样品采取及样品退出工艺的研究,最终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测井划分地层是一种好方法,但在无参照孔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测井曲线划分地层、确定岩性就会遇到困难。对于必须取样的勘察孔,采用常规钻探取样工艺取样也非易事,尤其是钻孔。如果采用井壁取样的方法,则可使问题得到较圆满的解决。下面介绍36发井壁取样器在我院的两个深500m水文地质供水钻孔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取样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多次换径,钻头取样器来回更换,速度缓慢;取样器有效长度短,仅0.5m,缩径孔无法进入取样段;进尺难以掌握,往往满足进尺,样品长度还不够,增加进尺,又容易出现超管钻进,使土层压缩;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网消息(2011-08-01)记者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获悉,当地时间2011年7月25日8时30分,"海洋六号"首次成功实施多管取样器取样作业。这是"海洋六号"在近10天来8次尝试后首次成功获取多管取样样品。据了解,多管取样器用于弱扰动沉积物和底层海水取样,主要为海洋环境调查和地质研究服务,作业难度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对海况要求较高。目前,"海洋六号"船已先后成功实施了箱式取样、浮游生物拖网取样、CTD测量以及  相似文献   

15.
国外地下水污染调查取样技术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外地下水污染调查取样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该文描述了监测井用各种Bailer取样器、不连续间隔取样器、地下水取样泵及直接推进原位地下水取样用裸露过滤网型取样器、密闭过滤网型取样器、Waterloo取样器的外形结构、工作原理,并指出了各种取样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海洋冲击伸缩绳索取样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沉积物地层主要由淤泥、软土、半固结泥岩、砂岩等组成,沉积物地层钻探取样是海洋工程和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回转取样器取样,极易破坏样品的原状而且取样率较低;静压取样器取样,在砂岩、半固结泥岩等较硬地层取样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冲击伸缩绳索取样器,该取样器结合了静压取样器和锤击取样器的特点,实现对海底以沉积物为主地层的高保真取样。  相似文献   

17.
TK-1型压入活塞式取样器运动阻力计算及海上取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上采用压入活塞取样器取砂、土样在国内尚属首次。经过对取样器进行科学的模拟计算,获得了取样器运动阻力和压入地层所需的压力,试验表明,这些数据符合海上取样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密封装置、翻板取样器及PC取样管等满足了海上取样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近十几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及其它海洋资源的开发,国外(尤其是北海)在近海工程的场地勘察及研究上取得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研制了一些适于海上勘察及测试的设备。我国的渤海及南海,在近海工程的场地勘察与研究上也正在迈步,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本文参照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情况,对近海工程的场地勘察与研究这一专题加以综述,以期能对我国即将蓬勃开展的近海工程事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中国油企在进军海外市场中屡屡受挫,损失巨大.中国南海深水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文章研究了世界深水油气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针对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特点及我国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技术,指出在当前全世界深水油气开发的浪潮中,中国应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使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最快变成现实,走出中国的“南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湖泊环境研究中,淤泥质沉积物取样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样品的取心率和原状性直接影响了环境研究的结果。重力取样器是获取湖泊、水库等水域浅层湖泊沉积物的一种经济有效、操作简单的常用工具。因此研究重力取样器的取样技术对环境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研究了重力取样器的取样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重力式取样器,非常适合环境研究机构的沉积物取样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