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中空细管对含铜有机废水进行了铜离子去除与回收试验研究。测定了含铜有机废水在不同流速及通过不同长度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中空细管对铜离子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中空细管完全可用于吸附处理有机废水中的铜离子,同时为金属铜回收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李保华  刘洋  李鑫  陈东升 《广东化工》2010,37(11):109-110,112
选用XPD850树脂对湖北蒙特锰业有限公司的锰矿废水所含锰进行回收,研究了温度、时间及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解吸剂种类及解吸条件,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以吸附流出液的Mn2+浓度小于2mg/L为穿漏标准,XPD850树脂对锰矿废水的吸附能力可达到25倍以上的树脂体积,动态饱和交换容量约87mg/mL。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4)
本文主要研究以树脂吸附为核心,结合次氯酸钠氧化处理苯胺类含盐废水。通过优化吸附条件,比选出最佳树脂吸附工艺。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树脂吸附的基础上,通过投加定量次氯酸钠进行脱色及COD再处理,使最终出水COD稳定在500 mg/L左右,苯胺的去除率达100%,出水蒸发回收的盐品质好,蒸馏冷凝水COD500 mg/L,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树脂吸附饱和后采用2.5 BV丙酮再生,可恢复吸附能力,连续运行15批次,出水COD及色度均稳定。树脂吸附耦合氧化处理苯胺类含盐废水,既能有效去除废水中苯胺,也能资源化回收盐,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并已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呲虫啉的生产废水成分的分析,采用树脂吸附法对毗虫啉合成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对其中的咪唑烷进行回收。同时经过综合考虑,在工业上可以先将原液经NDA-2树脂吸附回收咪唑烷,然后再用NDA150树脂进行二级处理,使废水得到有效的初步治理。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的苯甲酸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回收废水中的苯甲酸对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NKA-Ⅱ树脂作为吸附剂,研究NKA-Ⅱ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苯甲酸的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瞬时吸附量以及苯甲酸脱除率的影响,为大孔树脂处理含苯甲酸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6.
树脂吸附法处理灭多威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超高交联树脂处理灭多威生产废水,研究了树脂吸附一脱附的影响因素,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氧修饰树脂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一脱附效果,废水经树脂吸附处理后,COD降低60%~70%,树脂的吸附率97%:同时还可从废水中回收得到纯度20%的灭多威乳油,符合HG2612-94对灭多威乳油的技术要求.在废水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多样,含有高浓度的氨氮、酚、油等,成分中含有毒性物质。目前采用的处理工艺分离效率低、成本高、能耗高,且需要加入多种药剂,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大孔树脂可以吸附化工废水中的油、酚物质,实现化工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通过对大孔树脂在化工废水中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实现大孔树脂吸附能力最大化的环境,实现大孔树脂在化工废水中的最大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由江苏化工学院和泰兴县化工厂共同研究的树脂吸附法回收废水中对硝基酸钠已通过中试鉴定。该法采用H-103树脂固定床吸附,树脂的工作吸附量为150毫克/毫升,吸附率达99.9%以上,对硝基酸钠的回收率达90%。  相似文献   

9.
含酚废水的处理与酚的回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福琪 《河北化工》2002,(3):42-42,47
介绍了含酚废水与聚乙烯基吡啶类树脂接触,酚类会吸附在树脂上,使废水得到净化,然后将吸附了酚类的树脂加热处理回收酚,与此同时,对树脂也进行了再生处理,再生后的树脂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0.
酰基化弱碱性树脂对高浓度含铬废水的处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酰基化叔胺型弱碱性树脂对高浓度含铬废水的动态处理。建立了一套树脂吸附和梯度解吸工艺。叔胺型弱碱性树脂经酸洗活化后树脂的离子交换吸附性能改善明显。采用洗脱液梯度循环套用,使得高浓度的含铬废水浓缩约6倍,不仅废液可达标排放,且可实现资源回收,同时对原料树脂和重复使用的树脂进行红外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树脂结构和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含盐氨氮废水,选择具有不同功能基团的树脂为载体,进行负载Cu2+改性制得载铜树脂并对其处理高含盐氨氮废水的性能进行研究。在筛选出最佳载铜树脂的基础上,研究pH及Na+浓度、树脂投加量、反应时间对载铜树脂处理高含盐氨氮废水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吸附氨氮前后的载铜树脂进行SEM和EDS表征分析并构建吸附动力学模型以进一步探究配位吸附的过程。结果表明,Cu2+可与螯合树脂D751稳定结合且在宽pH值下均表现出耐盐性和良好的氨氮吸附效果;在室温(25℃)、pH=11及Na+浓度4 g/L、树脂投加量8 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D751载铜树脂对氨氮的去除率为34.8%。D751载铜树脂吸附氨氮后其表面出现明显的晶状结构物质,该物质可能为铜氨络合物。D751载铜树脂对高含盐氨氮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树脂对有机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选用多种大孔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吸附浓集含有机物废水中的铜离子,通过测定各种树脂对铜离子的去除率、不同铜离子浓度和溶液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各树脂再生性能的比较,表明“争光”、“强酸1号”和PK208树脂性能最为突出,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树脂,可用于吸附处理有机废水中的铜离子。  相似文献   

13.
离子交换树脂对铜离子吸附交换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335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酞菁绿废水中高含量的铜离子。研究结果表明,335OH型树脂的交换吸附和脱附性能均优于701Cl,701OH及335Cl树脂,其干树脂的静态吸附交换容量大于120mg/g,工作交换吸附容量43.68mg/g,单柱20BV时铜的去除率可达93%以上,双柱串联处理60BV的去除率在99.91%以上,可确保出水中铜含量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选用8%HCl溶液为脱附剂,脱附率大于95%,从脱附液中可回收氧化铜,从而实现资源化的目的。树脂经再生后可重复使用,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D072型树脂为载体制备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在氧化剂作用下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在催化剂制备阶段,D072型树脂吸附Fe~(2+)的平衡时间为60min。当Fe~(2+)的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D072型树脂上负载的Fe~(2+)量基本不变,载铁量达到107.42mg/g,并且温度对催化剂载铁量的影响不大。对于100mg/L的含铜废水,最佳的处理条件为:pH值3,催化剂的投加量15g/L,H_2O_2的质量浓度672m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90min。在此条件下,Cu2+的去除率可达到87.17%。催化剂在多次使用后处理效果依旧良好,但处理速率每次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Two cation exchange resins having carboxyl contents, 628 and 424 meq/100 g sample were prepared by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in presence of polyvinyl alcohol aqueous solution using methylenebisacrylamide as a crosslinker and ammonium persulfate as an initiator. The prepared resi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vestigation of their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durability, water solubility, and swellability. The removal of Cu2+ ions (in the form of copper sulfate)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these resins was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cluding resin particle size, copper sulfate concentration, time, pH, liquor to resin ratio (LR), agitation speed, and resin capacity. A comparison was also held among the removal of other cations, namely Ni2+ and Co2+, in their sulfate forms. The resins were also utilized in the removal of some basic dyes from their aqueous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6.
Column sorption of zinc and copper ions from single aqueous sulfate solutions using extractant-impregnated macroporous resins wa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at 298 K. The widely used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 was selected as the extractant.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feed flow rate, feed pH and metal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 solution, extractant concentration in the resin phase, and the type of resin. It was shown that feed pH and the type of resin played a rather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hape of breakthrough curve. For a given type of resin bed, the saturated capacity was greate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igher feed p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metal and extractant, and lower feed flow rate.  相似文献   

17.
以模拟镍废水作原料,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得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镍溶液体系中分配系数的最佳条件是:树脂用量60 mL,模拟镍废液用量为15 mL,硫酸用量10 mL,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溶液用量,其次是树脂用量,影响最小的是硫酸用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出:交换系数及交换容量与平...  相似文献   

18.
以某线路板厂络合铜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亚铁法进行破络除铜,考察硫酸亚铁投加量、废水pH值和反应时间对Cu~(2+)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 H值为3.0,硫酸亚铁投加量为20.1 g/L,搅拌反应15 min,Cu~(2+)去除效果最佳。采取先中和后加硫酸亚铁,Cu~(2+)的去除率达到99.7%,出水Cu~(2+)质量浓度为0.25 mg/L,满足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利用废碱水或者显影液为碱液,不但能代替氢氧化钠和减少硫酸亚铁的用量,还能达到废物利用,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改性凹凸棒土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杜卫刚  许干 《四川化工》2007,10(3):43-45
将凹凸棒土用硫酸改性处理,然后用于对含铜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本文研究了硫酸浓度、含铜废水的浓度、pH值、振荡时间、凹凸棒土用量等因素对铜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