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秋 《电子工程师》2008,34(9):61-64
可以使用多片1-wire总线器件DS18B20构成多点测温系统,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对每一温度传感器进行寻址成为该系统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文中提出如下方案:首先分别读出探测单元有单个DS18B20的ROM序列号;然后将其存放在I^2C总线的EEPROM存储器AT24C16中,并将其编号贴在温度传感器表面,对于一个探测单元有多个不可分离的DS18B20的ROM序列号的读取,只有利用DS18B20特有的单线网络自动搜索功能得到;最后,将所有温度传感器接入温度测量网络,与AT24C16中已经存储的ROM号匹配,实现每片DS18B20的寻址和温度测量功能,将测量的温度值送LED(发光二极管)显示或者通过RS-485总线送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总线器件DS18B20的温度测量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采用的热敏电阻测量方法,提出了采用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单片机组成的新型温度测量仪.介绍DS18B2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单总线工作原理,给出了由Mega8单片机和DS18B20构成的单总线温度测量仪的硬件电路及软件流程图.经试验基于单总线器件DS18B20的温度测量仪,具有测量准确、测温范围宽、体积小、控制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PIC单片机和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PIC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美国DALLAS公司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设计了一种最简的温度测量系统,文中介绍了PIC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DS18B20,以及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工作时序,并且提出了最简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的方案,给出了PIC单片机和DS18B20的初始化程序,以及对DS18B20读、写等相关程序,实现了对测量环境温度的采集和显示,并且该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且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传统养殖业的质量,设计了一种基于DS18B20的养殖场远程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利用DS18B20采集温度,服务器实现ZigBee和Wi Fi网络的对接,Zig Bee协调器与终端设备采用星形拓扑,实现数据的汇聚,不仅能实时监控养殖场温度,还能进行自我温度调控,具有多点测量、温度报警和多节点管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AT89C51单片机与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LLAS公司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以其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有着无可比拟的应用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DS18B20的特性及工作原理。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与DS18B20的温度测量报警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其中,详细介绍了AT89C51对DS18B20的操作流程,及使用DS18B20时候的注意事项。该温度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扩展方便和应用广泛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DS18B20的引脚功能、控制命令、读写时序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了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计,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设计.结果表明,该数字温度计能实时显示温度数据,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可编程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田华  陈东  蒋国平 《电子质量》2004,(7):83-85,67
文章介绍了可编程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点、结构以及其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DS18B20在温度测量中与MCS-51单片机的硬件接口和软件设计,最后用逻辑分析仪测试并验证了DS18B20的工作时序.  相似文献   

8.
李建海  刘迪  王冬梅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6):143-145,148
针对采用热敏电阻测温和有线温度测量系统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单片机和无线收发模块等组成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DS18B20具有体积小,精度高,采用一线总线,可组网等优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多点温度测量中,实现了温度数据无线传输,该系统扩展维护方便、成本低、高可靠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基于DS18B20型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比较了与传统温度测量方法的优点,提供了软件设计的流程图和DS18B20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0.
提出采用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单片机组成的新型高精度温度测量仪的设计。介绍了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设计了DS18B20和AT89S52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主要包括温度采集、温度显示及报警控制等功能。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温度读取方便和造价低等一系列优点,适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中对温度的测量,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武志军  武博昊 《电子技术》2010,37(11):67-68
本文将EWB软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设计了一款测温电路,所设计的测温电路没有采用专用的温度传感器和高精度的A/D转换器,而是利用三极管温度特性和RC积分特性,通过EWB的温度扫描分析和瞬态分析得到三极管温度和RC充电时间的对应关系,将温度的测量变成了时间的测量,从而得到温度数据,因此,本电路具有低成本、高精度、简单可靠的特点,适用于测量速度不高的场合。同时采用单片机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等任务,并给出了测量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2.
刘运乾  赵捷 《电子技术》2010,37(10):58-59
介绍基于STM32和CAN总线的温度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通过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信,实现对温度数据的监控。  相似文献   

13.
使用MapReduce编程模型进行大规模FCD并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喆  陈锋 《电子技术》2010,47(9):17-19
浮动车交通信息获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前景的获取城市动态交通信息的方法,它利用计算机、全球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来获取浮动车数据(FCD)进行处理。FCD经过地图匹配、路段速度推测等计算后转变为城市动态交通信息。为了能够使大规模的FCD处理快速、及时,必须采用并行计算。MapReduce最初由Google提出,它使开发人员不需太多并行编程经验就可以快速开发出能够运行在大规模分布式集群上的软件。本文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提出了一种FCD并行处理的方法来解决大规模FCD实时处理的问题。最后在高性能集群上进行了实验,得到的近似线性加速比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周剑  林游  易凡 《电子技术》2010,47(8):81-83
针对传统光栅单色仪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RM9处理器和Linux2.6内核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利用Qt/Embedded设计了人机界面,通过触摸屏实现了系统的半自动化控制。此系统完全脱离主机,能独立控制单色仪的数据测量,绘制图形并保存数据的功能,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移动性。可以满足单色仪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唐宗勇 《电子技术》2010,47(6):33-35
本文论述了基于CY7C09449的高速PCI数据采集卡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重点论述了FPGA芯片的逻辑编程、WindowsXP下的驱动程序编程。FPGA的逻辑设计着重讨论了对CY7C09449局部总线的同步传输控制逻辑的设计,这种逻辑支持局部总线的突发传输,可获得高达200Mb/s的局部总线数据传输速度。采集卡在WindowsXP下的驱动程序设计重点讨论了DMA数据传输方式的设计,DMA数据传输可以获得更高的速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要求,数据采集卡采集速度达80Mb/s。  相似文献   

16.
OFDM最主要缺点之一就是时域的大峰均功率比。为了降低大峰均比,PTS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PTS方法是对频域数据进行IFFT运算后选择最优传输序列,一般需要多个IFFT,OFDM系统复杂度高。为了解决多IFFT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在频域里判决最优序列,而大大减少IFFT块的数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USB2.0的车载采集与分析系统,详细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方面通过对CY7C68013的通用可编程接口(GPIF)控制逻辑的合理设计和芯片内部FIFO的有效运用,实现了在USB设备和主机之间大量数据的高速传输。软件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信号的数字滤波、频谱分析、波形显示、存储以及回放。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超声图像边缘的提取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颈动脉超声动态图像序列的边缘跟踪方法。根据前一帧图像的边界轮廓,通过计算当前帧与前一帧之间的光流场来预测当前帧图像的初始轮廓,再使用GVF主动轮廓线方法进行分割。然后依次处理图像序列的每一帧图像。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相对与独立的分割每帧图像更有效率,并且由于使用了光流来进行预测,具有很好的动态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9.
裴旭 《印制电路信息》2011,(Z1):220-226
欧盟RoHS指令的颁布实施使印刷电路板步入了无铅时代,这对电路板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分析技术是一种分析测试材料的性质与温度关系的技术。本文介绍了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机械分析法(TMA)在印刷电路板性能测试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朝晖  李勇 《电子技术》2010,47(6):25-26
本文介绍了基于PC-104微机保护平台,距离保护采用长短数据窗相结合的快速傅立叶算法,对短数据窗采用"N取R"方法,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兼顾了继电保护速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有效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验证。此方案动作速度快,可靠性高,完全满足35kV以下线路保护的各项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