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论是个人电子设备、远程科学仪器还是简单的手电筒,所有这些便携电子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电池。采用一种灵活的电池充电系统,可以适应多种电压、电池化学类型,以及电池充电曲线。当为不同电池芯容量的多种化学类型电池充电时,在不同的充电阶段上,电池电压可能会高于或低于电源电压。  相似文献   

2.
Steve Knoth 《今日电子》2012,(7):47+49-51
在很多细分市场上,电池充电的实际操作涉及多种电池化学组成、电压和电流水平。例如,随着现有及全新电池化学组成之新型应用的不断涌现(太阳能应用中密封铅酸电池使用量的急剧增加便是一个例子),工业、医疗和汽车电池充电器都持续需要更高的电压和电流。输入电压、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的组合很多,  相似文献   

3.
《电子设计技术》2006,13(11):24-24
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为确保对高容量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的可靠充电,美国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公司推出型号为MCP73833和MCP73834单节大电流(1A)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充电管理控制器。这些全集成充电管理控制器在一个单芯片上集成了一些关键的标准充电管理和安全功能,有助于实现更加智能、快速和安全的电池充电器设计。  相似文献   

4.
《今日电子》2008,(6):103-103
LTC4110可以从主电源或电池向系统负载提供电源电压,还可以给电池充电,因此为系统提供了一个不间断供电电源,具有备份电池、电池充电、“无损耗”电池校准和停机4种模式。性能特点:就锂离子电池、SLA和超级电容器而言是独立的;可选智能电池支持;自动电源通路控制;充电和放电电池电压可以扩展为高于或低于输入电源电压;  相似文献   

5.
凌力尔特公司(Linear)推出自主式及适用于多种电池化学组成的单芯片、高效率反激式电池充电和放电管理器LTC4110,用于服务器、备份存储器、医疗设备和高可靠性系统应用。LTC4110有4种工作模式:备份电池、电池充电、“无损耗”电池校准和停机,能够提供高于或低于输入电源轨的电压,允许设计师在不受输入电源因素限制的情况下优化电池配置。  相似文献   

6.
Bruce Haug 《今日电子》2008,(2):73-74,77
背景 在便携式产品中使用小型、高能量密度现代电池技术的电源应用必须在整个电池放电和再充电电压范围内高效率工作。这给需要3.3V总线电压、由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供电的系统带来了设计挑战。尤其是3.3V总线电压需要提供大干0.5A的负载电流时,更是这样。虽然降压型转换器擅长以高效率将2.7~4.2V的锂离子电池电压转换成较低的输出电压(如1.8V),升压型转换器能高效率地产生较高的输出电压(如5V),  相似文献   

7.
电池供电设备的电池电量等参数的准确测量,对于我们如何继续使用这些设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而设计了一种电池供电设备充电监控系统。LTC2944芯片具体电压、电流、电量和温度的测量功能,通过I2C总线,将ITC 2944芯片应用在STM32嵌入式系统中。首先,通过TFT-LCD进行显示,设计了硬件电路;然后,编写程序,完成了软件设计;最后,实现了电池供电设备电池电压、电流、电量和温度的精准测量。  相似文献   

8.
《电子设计技术》2005,12(11):93-94
当今的电源管理IC可从各种输入电源获得工作电压,范围包括从锂离子电池、碱性电池、镍电池到USB。电池供电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对这些电源IC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以延长电池的运行时间、降低系统噪声和节省板级空间。部分关键要求包括低静态电流、低纹波、高效率、低输入和输出电压。它们还需要低压降、热调节、快速而准确的充电、紧凑的占板面积和极少的外部组件以及在变动的输入和输出负载条件下的稳固性。凌特公司提供了门类宽泛的产品系列,旨在满足上述功能需求:外形尺寸和化学组成各异的各类电池的全功能电池充电器、低电压和低静态电流低压差稳压器(LDO)以及低噪声、小占板面积充电泵。下面将抽取几款主要的新产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恒流快速充电过程中容易对镍氢电池造成损坏和过充等问题,将模糊控制引入到镍氢电池充电过程,选取电池充电电压u和理想电压u的差ΔV和电压的变化率Δu/Δt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二维模糊控制器模型。利用Matlab所提供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优化模糊推理系统,仿真结果获得了理想的快速充电电流,实验表明该变电流充电方法能有效地避免电池过充,提高了电池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10.
DS2731集成了单节Li+电池充电器、控制系统电源和电池电源切换的电源转换系统以及用于“调节”DDR存储器电源的2MHz同步降压调节器。通过集成FET,DS2731能够以恒流恒压(CCCV)的充电模式,从12V电源电压以最大1.5A的电流为单节Li+电池快速充电。当辅助电源跌至2.93V以下时,内部比较器将供电电源由系统电源切换至电池。  相似文献   

11.
全钒离子液流电池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钡电池研究样品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充放电特性,结果表明,钒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电位可以粗略代表其带电状态,且钒电池电压效率随冯放电电流密度的提高而下降,充电效率则相反,钒电池大电流充放电承受能力强,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充电和大电流放电的场合。  相似文献   

12.
爱特梅尔公司推出结合了USB控制器和高性能模拟功能的全新AVR微控制器产品,型号为ATmega16UA和ATmega32U4. 虽然电池供电设备能够通过USB连接进行充电,然而,现代电池需要复杂的算法来加速和优化充电过程,而USB给电源带来了更多的限制,以致其能够提供的电压和最大电流都很有限.新的AVR器件则可以在优化电池充电的同时提供各项USB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提高DC-BANK系统对变频器抗"晃电"现象时的供电可靠性,实现DC-BANK系统中蓄电池高效、无损、快速的充电目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三段式充电方案。该方案中单片机采样蓄电池的电流、电压和温度信号,经过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三相可控硅整流,完成对蓄电池的智能充电。通过充电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的编程,采集实际应用数据,该方案可以在十个小时以内将电池充满到90%的电量,完全能够保证在需要时为变频器提供直流不间断电源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钱金菜 《电子产品世界》2007,(5):I0001-I0002
由于锂离子(Li-ion)电池在重量与容量两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因此广泛应用于便携式设备中。使用智能电话、PDA及MP3播放器等设备的用户希望通过输入电源,在无需使用电池的情况下为设备供电。这就需要一种电源架构为设备系统供电及电池充电分别提供单独路径,即所谓的电源路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笔记本电脑应用中,负载功率的测量往往非常重要,此类应用中,整个电路(负载)是由锂离子(Li+)电池或同时向电池充电的交流适配器供电。因为每个电源的输出电压不同,负载电流也不同。通常情况下,交流适配器输出16V,而电池包由3节锂离子电池组成,充满电时电压约12.6V,完全放电时约为9V。  相似文献   

16.
<正> CN3063简介CN3063输入电压范围是4.35V~6V;片内功率晶体管;不需要外部限流二极管和电流检测电阻;内部集成有8位模拟-数字转换电路,能够根据输入电压源的电流输出能力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可用在利用太阳能电池等输出电流能力有限的电压源供电的锂电池充电应用  相似文献   

17.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推出自主式及适用于多种电池化学组成的单芯片、高效率反激式电池充电和放电管理器LTC4110,该器件用于服务器、备份存储器、医疗设备和高可靠性系统应用.LTC4110有4种工作模式:备份电池、电池充电、"无损耗"电池校准和停机.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LT3652作为电池充电器,ATmega32HVB进行电池管理的磷酸铁锂供电的水情遥测RTU的太阳能充电技术.设计主要由太阳能充电电板、LT3652、ATmega32HVB、磷酸铁锂电池以及水情遥测RTU组成,利用DXP2004软件设计制作PCB板.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供电,用太阳能充电,用磷酸铁锂电池取代了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以LT3652实现从太阳能电池抽取峰值功率和充电控制,并以ATmega32HVB进行电池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安装简便、重量轻、安全、环境影响小、寿命长、经济、便于实现等优点,非常适用于遥测遥控系统测站的供电.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动汽车厂家研发了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系统,设计了一种大电流低电压电池充电系统。系统采用了PIC16F877A单片机作为电子控制单元核心,对规格为50 A、3.7 V的电池组进行充电。重点对电流电压采样电路进行了设计和研究。通过建立采样电路的仿真模型。并用实际电压电流数据对本采样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系统提出的电流电压采样具有较高的精度、线性度,且能满足长期稳定运行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20.
LTC1325是一种高性能充电控制器IC,和外部微处理器配合,外接少量元件即可组成多种功能的完整的充电器,它采用串行接口和μP通信,在充电前可对电池放电,充电过程可以对充电量,电池温度、电池电压、充电时间等参数进行监控,以达到最佳的充电效果,延长电池的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