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合近10年中医药文献可知:针灸疗法在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从针刺疗法、针药并用以及穴位注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小,充分显示了针灸治疗疑难病症方面的优势。但在基础理论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我们既要加强临床的经验探索,又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使针灸疗法更好地为男性不育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偏头痛近十年临床疗效进展。方法:通过查阅90年代以来大量有关文献,从毫针治疗、单穴针刺、头针治疗、电针治疗、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等方面,归纳总结针灸治疗偏头痛治疗。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有其独特的治疗,治疗宜着重于针刺方法、针刺手法及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概况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夏国荣针灸治疗癫痫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疗效较佳,疗法众多,主要有针刺、电针、芒针、头针、耳针、埋线、埋药、穴注、割治、艾灸等,其中穴位埋线法由于羊肠线被组织吸收慢,比一般针刺感应的时间长几十倍,埋线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文献报道越来越多,笔者就近20余年来有关针灸(包括针刺、电针、针药结合、头针、激光针、穴位埋线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归纳及评述如下。1临床特点剔除针灸治疗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总结了临床上常用的针刺法、针药结合法、穴位埋线法、穴位注射法、针挑法、针灸耳压法等不同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情况,为临床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寻找有效地针灸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针刺和鹿茸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精液异常的不育症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配合肾俞穴位注射鹿茸精注射液治疗,观察对精液异常不育症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症状积分、精液质量等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治疗3疗程后,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4%。临床症状、精液质量及精子活动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和鹿茸精注射液穴位注射是治疗肾阳虚型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桑伟  铁宝霞  高峰  张延生 《河南中医》2020,40(6):956-959
针灸治疗内痔常用方法有:灸法(天灸、温和灸)、针刺法(电针、火针、针刀、三棱针挑刺)、耳穴压丸、穴位注射(肛周穴位注射、远部穴位注射)等。穴位的选择主要以阳经为主(足太阳为首,督脉次之,手足阳明居后)二白、承山、长强等经验穴应用较多,其次是背俞针刺。针灸结合中药或针灸耳针治疗痔疮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文献报道较多,但针灸只是辅助治疗。针灸治疗内痔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大样本临床研究,这是针灸临床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谢胜  侯秋科  张越 《河南中医》2011,31(2):204-207
从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芒针疗法、指针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整脊疗法、针药结合疗法综述了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行随机对照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得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最佳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刺和鹿茸精穴位注射对男性不育症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和鹿茸精穴位注射治疗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中医辨证为肾阳虚)的临床效应。方法:对30例精液异常的不育症患者,针取肾俞,秩边,关元,命门,足三里,脾俞,三阴交,次Liao等穴,结合肾俞穴位注射鹿茸精,观察治疗前后几种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前,黄体生成素(LH),睾丸酮(T),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在正常范围;经治疗后LH,T,HCG回升至正常水平,FSH无明显变化。结论.:针刺结合鹿茸精穴位注射是治疗精液异常(肾阳虚型)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波治疗不孕94例刘胜刘瑜王仁荣*(新疆石河子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32008)图书分类号R246.3关键词不育症,女性/穴位疗法微波针刺*新疆石河子市门诊部我们自1986~1995年运用微波针灸仪对不孕患者进行了试治,现整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9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挖掘古籍《普济方·针灸门》中针灸治疗不孕症的选穴规律.方法:利用《中华医典》第5版检索《普济方·针灸门》中治疗不孕症的针灸处方,分析处方数据中穴位的使用频率、特点、归经和刺灸方法.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条文60条,穴位30个,共计用穴频次65次.其中,单穴处方最多,频次为56次,占比93.33%;特定穴17个,...  相似文献   

12.
总结施茵教授运用针灸从脾肾论治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施教授认为育龄期PCOS患者以肥胖型居多,且常伴不孕,病位多在肾、脾,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阻络为标,临证取冲脉、任脉、肾经、脾(胃)经穴为主,循证施治,方穴术相应,以达补肾健脾益气、化痰祛湿行瘀、活血调经助孕之效。其提出的"辨证为根本,穴性同药性,选穴如组方,手法定补泻"的理论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更将穴位及针灸手法的治疗作用充分发挥,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灸组方配穴是针灸临床疗效得以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腧穴间配伍规律及协同效应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通过探讨腧穴协同作用的概念,古代常用腧穴的配伍,腧穴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并结合作者的相关研究,提出对今后腧穴协同作用研究的思考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揭示腧穴间协同效应及选穴配伍的规律,以指导临床配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灸戒毒中穴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伍利民 《中国针灸》2006,26(7):530-532
通过穴位的选择(筛选)、穴位的临床应用和穴位的作用机理等3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戒毒中穴位的应用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戒毒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很不够,特别是对腧穴的选择(筛选)、穴位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针灸戒毒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针灸戒毒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特别应加强对穴位临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了近5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总结用于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各种针刺、电针、灸法、针药结合疗法。探讨其理论基础及选穴规律,以指导针灸治疗的临床实践,得出针灸在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其所使用的针灸方式、经脉和腧穴。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与规律规律,同时观察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经脉、腧穴各自的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D-IBS文献56篇、针灸治疗C-IBS文献6篇,D-IBS的治疗主要用针刺,临床以胃经和任脉的腧穴为主,如天枢、足三里、中脘,关联性分析发现胃经—任脉—脾经的为最常见的经脉组合,腧穴以足三里—天枢—太冲为主要关联群。聚类分析经脉主要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腧穴则可以分成5个聚类群,5个核心群组。而C-IBS的研究则主要以悬灸为主,胃经、膀胱经的腧穴应用最多,如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关联性分析发现经脉组合与D-IBS相同,也是胃经—任脉—脾经组合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而腧穴则是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则发现经脉、腧穴均可以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认为虽然两者在针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D-IBS针灸并用,C-IBS以灸为主。但是在经脉和腧穴选择上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近30 余年针灸治疗崩漏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探究其穴位经络应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崩漏提供参考。方法:以检索到的针灸为主要手段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针灸治疗崩漏常用的针灸方法、所选经络腧穴及取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共有65 篇文献纳入研究,常用针灸方法以针刺、艾灸、耳穴为最多,常用经络有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耳穴等。所选穴位多与肝脾肾有关且多为交会穴,耳穴选穴多辨病辩证相结合。常用穴位聚类分析后聚为四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针灸治疗崩漏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崩漏以针刺为主,重视肝脾肾,配穴往往健脾,补肾、补气血、疏肝为治疗大法。这些选穴、配穴规律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不孕症的古代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讨古代针灸处方的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大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为检索对象,从经脉、腧穴、刺灸方法3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检索到98条文献记录,涉及29个穴位,124穴次;提及刺灸方法的有45条。结论:任脉是针灸治疗不孕症最常选用的经脉;腧穴以中极、关元、然谷、水道、三阴交、子宫、阴廉、商丘、阴交、石门最为常用,腧穴的选取倾向于腹部和下肢穴位;刺灸方法以灸法为主,强调单纯针刺的疗效不及灸法。  相似文献   

19.
针灸特殊功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立银 《中国针灸》2002,22(6):22-30
查阅32篇论文,对针灸的特殊功能进行两方面的综述。其一针灸的基本特点是作用的方向有双向调节性,可通过穴位的拮抗、手法、配穴、治疗来实现;其二是“自控调节”具有识别应激、调节病理状态、适应原样等,对机体进行平衡调节使“阴平阳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艾灸合用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单纯性肥胖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顺序随机法分为单纯电针组49例,艾灸合用电针组47例,单纯电针组治疗以腹部电针为主,艾灸合用电针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背俞穴隔姜灸。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脂肪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脂肪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以艾灸合用电针组效果更显著。结论:艾灸合用电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在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上都是有效的,在对以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脂肪百分率为指标的体征综合疗效比较上,艾灸合用电针组的疗效更加优于单纯电针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