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12-3-12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丰  苗宗成  孔涛 《河北化工》2006,29(10):16-18
以十二叔胺与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合成12-3-12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终产物用傅立叶红外变换仪和元素分析仪进行定性分析,并对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了详细讨论.实验合成的12-3-12型Gemin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mc为7.28×10-4 mol/L,表面张力γ cmc=39.53 mN/m;乳化力、增溶作用、发泡性及稳泡性均较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 1831)、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 1631)好,但发泡性及稳泡性不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棉油脂肪酸皂浮选磷矿的性能,在棉油脂肪酸皂中添加一种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获得一种新型的复配捕收剂,此表面活性剂由酒石酸与正十二醇反应得到。将此复配捕收剂应用于四川清平地区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试验中,研究了酒石酸与正十二醇合成表面活性剂时的合成温度、物料配比、合成时间对合成药剂酯化率和棉油脂肪酸皂的浮选性能的影响,以及捕收剂的浮选性能与酯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两者投料配比、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药剂酯化率和捕收剂浮选性能有较大影响;确定了正十二醇、酒石酸合成物料质量比为2.5∶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0min的酯化条件;酒石酸与正十二醇反应的酯化率对捕收剂的浮选性能有一定影响,酯化率在83%~85%时药剂浮选性能较好。正十二醇与酒石酸合成药剂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正十二醇和酒石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酒石酸十二烷基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试结果显示,正十二醇和酒石酸酯化生成了含量较高的酒石酸与十二醇的酯化产物。  相似文献   

3.
Gemini(双子)型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等优良的物理性能。以间隔基团的不同综述了Gemini型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并简要的介绍了Gemini型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杀菌、金属缓蚀、煤沥青润湿、乳化及作为基因和药物载体方面的应用,为Gemini型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并指出要重视其合成条件的优化,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Gemini型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Gemini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新型的双亲水基、双疏水基两亲表面活性剂,按照其结构特点,Gemini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阳离子、阴离子、非离子以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介绍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和合成现状。  相似文献   

5.
以α-十四烯为原料,用3步法合成了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每一步的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证明,该试验成功研制了一种高效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同时设计了一种新型合成工艺路线,该工艺投入产出率为39.76%,合成产品纯度达87%。  相似文献   

6.
李莉 《安徽化工》2015,(4):24-26
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了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确定最佳工艺路线,研究了不同溶剂、原料配比、硫酸二甲酯的滴加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证明了产物的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92×10-3mol/L,γCMC为38.1m N/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一系列含有不同联接基团的季铵盐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制备了阳离子型纳米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共聚物乳液,考察了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及其用量对乳液形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乳胶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3种中间联接基团不同的Gemini表面活性剂(12-3-12、12-4-12、12-6-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相应的单链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低2个数量级,而这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值相近;以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制备St-BA乳液具有很好的聚合稳定性,单体转化率高,乳液的总固物质量分数接近30%,乳胶粒子为球形,其粒径为50~66 nm,分布较窄;随着乳化剂12-3-12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变化不大,分布较窄,凝胶量逐渐减小;当乳化剂用量为1.2 g时,乳液固含量和单体转化率最小,当乳化剂用量超过1.8 g时,乳液固含量和单体转化率变化不大;随着乳化剂12-4-12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变化也不大,乳化剂对其他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乳化剂12-3-12相同;随着乳化剂12-6-12用量的增加,乳液的凝胶量减小,固含量与单体转化率增加;含Gemini乳化剂的乳胶粒子是通过胶束成核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尉云平  孙文彬 《广州化工》2011,39(12):70-72
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包含两个亲水头基和两个疏水基团,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优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因此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也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单链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本文考察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12-2-12与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MHEC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稳定乳状液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它是指分子中具有双亲水基和双亲油基的由一个间隔基团连接的表面活性剂,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异性能。相对而言,近年来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研究远较阴离子和阳离子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研究少。本文对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以期对非离子Gemini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糖基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糖类表面活性剂和双子(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特性,糖基Gemini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含有糖结构单元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易生物降解和表面活性优良等特点,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对糖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指出了今后此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自制的羟基和酯基型Gemini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其表面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性。研究表明,羟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煤沥青表面的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其中C12-OH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效果最好;对于m-n-m酯基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而言,接触角随疏水链长度的增长而降低。当疏水链长度一定时,m-6-m在煤沥青表面的润湿效果比m-2-m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10-OH、C12-OH和12-2-123种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与其在煤沥青表面黏附张力呈线性关系。煤沥青表面的Zeta电位随Gemini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羟丙基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联结基团为含羟基亚甲基链的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熔点测定及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合成BQADC12的最佳条件为:n(十二叔胺)∶n(1,3-二氯丙醇)=2.1∶1.0,以正丙醇为溶剂,在回流温度下反应6 h,产率可达89.8%以上。实验还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BQADC12、BQADC14、BQADC18)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在25℃下,BQADC12、BQADC14、BQADC18的γcmc分别为30.9,34.7,39.4 mN/m,CMC分别为5.2×10-4,1.1×10-4,4.5×10-5mol/L。合成产品显示出优良的乳化、泡沫和泡沫稳定性等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含三嗪环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增溶、流变、溶致液晶、囊泡等性能。结果表明:增溶量随Gemini表面活性水基和联接基长度)对其水溶液的黏度有相同的影响;C6-2-C6、C8-2-C8、C8-3-C8、C8-4-C8、C8-6-C8、C12-2-C12在质量分数剂疏水链长度的增长而增大,C8-n-C8(n=23,4,6,)的增溶量随联接基长度增加而增加,C12-2-C12与SDS的复配体系比SDS的增溶量大,C12-2-C12与CTAB的复配体系比这2种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时的增溶量小;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分子结构(疏分别为42.3%,37.8%,33.5%,30.4%,27.6%2,0.3%时均产生层状的溶致液晶;0.01 mol/L的单一Gemini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均不能形成囊泡,而当n(C12-2-C12)∶n(CATB)为8∶2或9∶1时,复配体系的水溶液形成了大量的囊泡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1,3-金刚烷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3种以金刚烷为联接链的具不同疏水链长的Gemini表面活性剂(nP-Ad-Pn,n=12,14,16)。用FTIR、1HNMR、ESI-MS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和稳态荧光光谱测定了金刚烷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胶束化热力学参数和胶束微极性。结果显示:白金环法测得nP-Ad-Pn在25℃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6×10-4、1×10-4和2.5×10-5 mol·L-1,∆G0m和∆H0m均为负值说明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是一个自发且放热的过程。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2P-Ad-P12对5种菌株的MIC值在0.2~4.2 mg/L,显示出很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应用化工》2011,40(4):667-669
以四甲基乙二胺分别与溴代正十四烷/溴代正十六烷反应得到单季铵盐,再与溴丙烯反应即得到2种新型疏水单体十四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铵(C14PDBTMN)和十六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铵(C16PDBTMN)。用1HNMR和IR对单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为目标化合物。以C16PDBTMN为功能性单体,和丙烯酰胺进行共聚得到新型疏水缔合物P(C16PDBTMN/AM),研究表明,新型疏水缔合物具有其独特的抗盐、抗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16.
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大规模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鑫  王继宇  蔡久能  江宏  李俊秀  冯玉军 《广州化工》2010,38(3):105-106,111
通过大规模工业化的方法来制备新型阴离子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TM-12,该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无需中间体的提纯,能够在可以接受的成本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对其表面活性进行测试,并将实验室制备、小试放大、中试生产的DTM-12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规模制备的DTM-12分子结构与实验室制备的相同;其表面活性与实验室制备的相近,且均优于常用的传统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7.
按照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阳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直接季铵化法、复分解法和离子交换法合成;阴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是采用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液体在有机溶剂或水/有机溶剂中复分解反应完成的;两性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通常采用直接季铵化法合成;双子和Bola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与传统双子和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相似;微波和超声等新的辅助合成方法将明显促进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花昌林  张锐 《精细化工》2020,37(12):2504-2509
以1,12-十二醇、油酸、聚乙二醇(300,400,600,800,1000)为原料合成一系列Gemini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并采用IR,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确证。为了评估Gemini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注射用增溶辅料的有效性,在表面张力、增溶性以及溶血活性等方面与Tween 80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9(8)PEG1000, 二-8(9)-羟基-十八烷酸十二烷基二醇二酯(PODD-1000)的安全有效指数是Tween-80的13倍,更适用于作为注射剂的增溶辅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三步反应,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环氧氯丙烷(ECH)和3种长链烷基叔胺(十二烷基叔胺、十四烷基叔胺、十六烷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3种反应型阳离子Gemini 表面活性剂,即C12-3(OH)-DM、C14-3(OH)-DM和C16-3(OH)-DM。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仪(1H NMR)和元素分析仪表征了目标产物结构,通过 DCTA21 表面界面张力仪测定其在水溶液中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其热力学常数,并测定了其水溶液的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单子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相比,Gemini 表面活性剂Cm-3(OH)-DM(m=12,14,16)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 0.0265mmol/L、0.0169mmol/L、0.0083m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 32.1mN/m、30.1mN/m、27.7mN/m。  相似文献   

20.
吴军 《广州化工》2010,38(12):52-55
双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极性头基区域的键合,阻抑了极性头之间的斥力,突破了传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概念,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高得多的表面活性,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并联结构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比串联结构的双子表面活性剂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