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8~12年随访,观察2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多节段开窗减压术后远期症状缓解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经该术式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优7例,良12例,中5例,差3例.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对腰椎正常结构破坏小,远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对于疗效不理想的患者仍易于再次进行传统手术,可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可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黄家良  杨叶锋  梁树威  林树体 《河北医学》2012,18(11):1626-1628
目的:探究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40例腰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小切口开窗术治疗.结果:术后常规卧床3d,5d基本可自由活动,术后住院7-12d,平均7.5d.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按照中华骨科学会组1993年评定,优20例,良11例,可6例,差3例,有效率为92.5%(37/40).结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在安全直观下,减压效果显著、骨性破坏少,使其更有利保持脊柱稳定,促进术后康复,真正做到安全、可靠、有效地彻底扩展神经根管,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观察组使用小切口开窗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3.3%,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时,使用小切口开窗术具有显著疗效,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术后康复较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457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手术.结果:经过术后8个月~72个月的随访,此457例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4.6%.结论:采用椎管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疗效显著、手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椎板间开窗潜行式扩大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选择性地行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减压术。结果:优29例,良15例,可8例。结论:有选择性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减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侧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采用椎板双侧开窗法减压,凿除关节突的内侧1/3部分.结论应用双侧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良好疗效.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双侧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6例,3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0.5~3年).疗效按Nakai评定标准优良率94.4%.结果 应用双侧开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椎板间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板间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08年7月收治于我院行椎板间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治疗的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资料。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其手术疗效为:优17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椎板间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后柱保留、增加脊柱稳定性、椎板切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扩大开窗减压术治疗非骨性腰管狭窄症40例。结果 平均随访2.8年。疗效优2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2.5%。结论 扩大开窗减压既治疗非骨性腰椎管狭窄症,又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多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人依据术前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实行多节段开窗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1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疗效评定:优84例(50.2%),良71例(45.5%),可7例(4.3%)。结论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潜式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效果,优占67.9%,良占17.9%,尚可占10.7%,差占3.6%,优良率为85.7%。术后无神经根损伤及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好,但要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97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其中39例患者行单纯椎板间开窗术;58例患者行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9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术前JOA评分平均1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7分(P<0.05)。结论:手术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方法,术前根据脊柱的稳定程度决定是否行固定融合治疗,术后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疗效显示治愈26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76.47%,总有效率达88.23%。术后无并发症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愈率较高,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9年2月骨科接收的严重腰椎管狭窄患者45例,均采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结果 45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术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是提高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恢复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选择性开窗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6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选择性开窗减压治疗并随访。结果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患者均获随访2~6年,平均2.5年。术前JOA评分平均为(6.96±1.59)分,最后一次随访评分为(13.26±1.63)分,好转率平均(87.39±8.11)%。优良率88.4%。结论选择性开窗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简单易行,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随访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5-74岁。单侧开窗减压8例,双侧开窗减压11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3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4例,同时行神经根通道扩大21例,26例均行相应椎间盘髓核切除。结果:26例患者经过27-70月随访,术后腰腿疼痛不能完全缓解4例,术后12月时存在慢性腰痛6例。术后24月时慢性腰痛或合并下肢麻木疼痛需要治疗者7例,其中单侧开窗减压术后1例,双侧开窗减压术后2例,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3例。接受再手术3例,其中单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1例,双侧半椎板切除减压术后2例。结论:单纯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有效方法之一,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减压不彻底、术后腰椎不稳是其术后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化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腰部疾患之一,治疗多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和椎板开窗减压等手术方法。全椎板切除因可继发术后腰椎不稳,应用上存在许多争议;椎板开窗常因减压不彻底,可能导致症状残留以至二次手术而受到质疑。我们收集1990--1998年采用多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进行了6~13年随访的患者73例,对其远期疗效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诊治的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患者1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实验组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对照组为传统的摘除术。结果实验组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与术后半年X线片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对于腰椎功能的改善以及脊柱的稳定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光福  宋德勇  陈嘉华  黄凯 《吉林医学》2010,31(14):1952-1953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特点。方法:对896例手术治疗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12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按Macnab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年,平均20个月,优100例,良20例,可6例,优良率95%。结论: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右江医学》2019,(6):440-443
目的对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选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前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后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于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