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成矿分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工作,要在分析不同地质单元的结构和发展历史基础上研究区域成矿条件,总结区域矿产形成机制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区域矿产预测。把区域地质研究、成矿规律总结和矿产勘查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地质学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强调以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进行成矿预测的理论找矿,在矿产助查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二十万分之一和五万分之一区域地质调查中,如何提高区域矿产研究程度,是多年来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区调工作中的矿产研究大多局限在矿点检查和资料收集上,对区域成矿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许多矿产地质报告中,表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缺陷:一是矿产资料与区域地质资料联系不紧密.区调中所进行的大量地层、岩浆岩和构造的调查工作,没能充分反映在矿产地质报告中,从而使区域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比较模糊;二是在区域矿产工作中虽然由于条件所  相似文献   

3.
王永勤 《地质论评》1988,34(1):93-95
建国以来,在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广泛开展了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料。为了满足“四化”建设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要求,急待加强区域矿产研究及矿产预测。同时我国地处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三大成矿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异常发育。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全国范围的主要金属成矿规律的研究,以利于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山,地质构造复杂,矿产丰富。新中国成立以前,仅有个别学者在天山进行过路线地质考察。自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地质工作者对天山系统地进行了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与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料,为查清新疆天山的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作出了宝贵的贡献。笔者拟就其地质构造与成矿等几个有关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希指正。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成矿预测图是综合和具体反应在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所控制各种矿产空间分布的客观规律,表现各种不同类型矿床在空间的实际及可能的分布原理。秦岭东段通过区域地质测量,对区内的地层、构造、岩石、岩浆活动、矿产和成矿作用等关键问题基本上都已搞清,这些丰富的实际资料就是秦岭东段成矿预测图编制的依据和基础。秦岭东段成矿预测图,是在苏联专家弗明和李霍维茨基亲自教导  相似文献   

6.
李盛汉 《江苏地质》1992,16(1):39-42
由于区域性1:2.5~1:5万航磁资料含有大量矿产、岩浆岩和深部地质构造的信息,所以它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进行成矿预测的极为重要的基础资料。1990~1991年,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东昆仑南坡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产有丰富的金、铜、铅、锌、钼等金属矿产,但在铜钴矿预测中仍存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本文在详述了区域地层、侵入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等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东昆仑南坡成矿带地质工作程度低、研究程度低、成矿预测的基础科学问题不清、矿产勘查项目所引用的基础资料与研究工作所引用的基础资料明显不一致和主要矿床类型及预测方向等主要科学技术问题,探讨了该成矿带铜钴矿产预测现状与预测思路,从而提出了青海东昆仑南坡成矿带开展铜钴矿预测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区域矿产预测图的编制过程,也是矿产预测的过程。包括三项主要内容:第一是地质构造专题底图的编制;第二是物化遥多元信息的地质解释;第三是综合信息的统计分析。三项内容相互联系,贯穿始终,共同促进图件成果的完善。以成矿系列为指导,以成矿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为研究对象,分矿产预测方法类型,分别阐述了区域矿产预测图的编图、解释和统计要点,提出矿产预测图编制的综合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9.
藏东三江地区多金属矿产遥感信息综合找矿预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信息丰富的特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矿产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分析了测区区域矿产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总结出研究区的成矿特征;在初步建立该地区与矿产相关的遥感五要素找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已有化探、物探资料,圈出了5个遥感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新疆矿产资源成矿特征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了新疆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发展历史、成矿作用特征及地球化学场特征等,将新疆划分为六大构造成矿区及众多的次级成矿带、成矿亚带,并对新疆矿产的主要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新疆矿产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的密切关系,指出了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技术是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以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QuickBird、IKONOS)和中等空间分辨率(ASTER、ETM+)卫星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利用多元、多层次遥感技术,完成了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制作了调查区1∶5万正射影像图,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既具有精确地理坐标,又能直观反映区域交通和地质灾害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基础影像地图; 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结合野外验证,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区域(含矿/成矿)地质体、(含矿/成矿)地质构造的展布特征和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的分布情况; 在典型矿床找矿模型、区域成矿分区、区域成矿/控矿要素分布特征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遥感找矿预测,并对部分遥感找矿预测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和简易工程查证。本次调查共为调查区推荐3 349处遥感蚀变异常区,圈定146个找矿预测区,推荐16个区调/矿调工作优先部署区和30个一般部署区,充分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甘肃石峡幅(I48E014014)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2019-02), 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矿产等资料基础上, 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开展石峡幅1∶50 000矿产地质专项填图、综合检查、找矿预测和圈定找矿靶区。专项地质填图采用填编结合的方式, 将图幅地层划分为19类非正式沉积建造类型, 划分侵入岩建造类型1个;结合重点工作区矿产综合检查, 填写矿产信息卡片。在此基础上开展典型矿床研究, 总结成矿要素, 完成1∶50 000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等成果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成果图件和数据库突出表达了成矿建造、区域构造、矿化蚀变信息;系统总结了石峡幅成矿要素信息, 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型;圈定了7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内生矿产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新疆主要内生矿产的成矿基本特征及主要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质发展历史、成矿作用特征及地球化学场特征等基本因素,将新疆划分出15个综合性成矿(区)带,其中包括44个蕴矿带、14个矿田带,最后对新疆内生矿产的主要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新疆内生矿产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发展演化历史的密切并系,指出了它们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分带性和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4.
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解决矿产资源短缺问题,对陆地近地表未查明矿产资源潜力的区位、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文章对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体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介绍。该体系以地球动力学、成矿动力学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地质构造研究,最大限度地分析地质构造的成矿信息,以各级成矿区带为单元,划分主要矿产的矿床预测类型,建立矿床模型,总结区域成矿系列。全面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所显示的地质找矿信息,运用体现地质成矿规律内涵的预测技术,全面、全过程应用空间数据库及GIS技术,在圈定成矿预测区的基础上估计潜在资源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省级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为基础,开展1∶5万低空航空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获得了全面的磁异常信息,并取得了较好的方法运用效果,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圈定岩浆岩、成矿预测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地质勘查提供了一种绿色而又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以矿产系统勘查为目的,提出了"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新理念,根据矿产勘查不同阶段、不同比例尺的任务要求,划分出成矿区(带)、矿区(带)、矿田、矿床和矿体5类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前三者统称为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以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相关矿产预测评价为例,在"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较系统地开展了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研究认为,在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是致矿地质异常解析、成矿多样性及其与地质多样性的关联分析、成矿谱系建立以及多目标矿产(矿床)定量预测评价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夹皮沟地区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及成矿预测》项目由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承担完成。于1991年3月29日,由吉林省地矿局科技处主持,聘请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省地质情报研究所,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在长春召开了该项目评审会。与会专家、教授对该项目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指出,该项目选题合理,针对性强,工作中运用了太古宙中深变质岩区岩石—地质构造事件法,比较客观地真实的反映了夹皮沟地区花岗—绿岩地体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以综合信息分析与地质调查相结合,进一步确立了以会全栈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8.
王学佑 《铀矿地质》1996,12(3):149-155
本文从郯庐断裂带整体地质构造特征出发,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遥感技术、地质调查、物化探等综合研究方法,初步提出郯庐断裂带应归属于东亚大陆古岛孤-新裂谷式巨型构造系统,它与现代西太平洋岛弧具有“相对应性”及“等结性”控制金矿成矿集中区的新认识,并据此探索和总结了金矿(含其他矿产)的成矿规律,为寻找“招掖”式金矿进行成矿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19.
矿产勘查的双控论与合理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荣富  梅燕雄 《矿床地质》2001,20(4):307-312
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研究保证程度与技术-经济条件研究保证程度双控制的和对其保证程度相对优选的合理区域,是深化认识矿产勘查-开发客观规律和合理进行评价的新发展,也是把以往仅按在一定地质构造背景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矿床特征及其勘查类型的传统方法。变革为按“景、场、相、床”4个等级体制成矿序次及其随成矿史演化进程的耦合程度,以及有机地结合经济-技术条件进行勘查评价的新方法。重点阐述了等级体制成矿概念的形成、意义和研究内容,提出了地质、技术经济和合理投资的矿产勘查评价三原则,建立了以保证等级体制成矿研究程度和技术-经济条件研究程度双因素控制,以及研究程度相对合理优选区域的矿产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初论内生金属矿床矿区地质预测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在矿产勘查实践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以远景区预测评价的区域预测和矿区定量预测评价两个重要方向。二者在目的任务、研究对象、精度要求和工作侧重面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前者以不同的区域成矿分析理论为指导,建立区域矿床成因模型为依据。预测对象集中在成矿(区)带,以筛选勘查战略靶区为主要目的。因此,研究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历史演化和成矿地质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