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迅猛,为了实现地铁车辆在段场内的自动控制功能,以郑州地铁6号线花园口车辆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自动无人驾驶段场在工艺布局、防护分区、无人区与有人区隔离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了2个总平面方案并选出最佳方案,为今后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段总平面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地铁全自动运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完善适应全自动运行技术的车辆段工艺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总结北京、成都、哈尔滨、深圳、济南等城市的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总平面图和与全自动运行有关的设施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明确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后,都有哪些车辆段线路和设施受到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防护分区原则、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明确了周月检线、转换轨、试车线、回转线等车场线的分区属性,对车辆段总平面图的设计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对防护分区内的停车列检库、周月检库、洗车库、转换轨、试车线的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方法。分析地铁列车往返全自动运行区与非全自动运行区的各种工况,为信号系统设计和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取消车辆段,导致列车无法实现车辆段内信号系统功能,提出采用全自动运行停检线信号系统设计方案,优化调整全自动运行的信号设备配置,包括联锁、轨旁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等,实现了2号线一期全区域全自动运行功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车辆段总平面设计又是车辆段设计的一大重难点。本文以车辆段布置流程合理、布局紧凑、用地节省为目的,结合深圳、广州、成都等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特点,对地铁车辆段尽端式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多方面分析研究,从中选择较优的总平面布置方案。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总平面尽端式布置形式,从调车时间、调车频率、用地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首先要根据车辆段用地条件来布置车辆段总平面;(2)在用地条件不受控制的情况下,车辆段宜优先选择工艺流程最顺畅、调车作业时间最短的顺向并列式布置方案;(3)车辆段纵列式布置比并列式布置紧凑,且用地面积较小,在用地面积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纵列式方案;(4)顺向纵列式布置方案相对于反向纵列式布置方案较优;(5)本研究成果可为其它城市车辆段总平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铁控制中心工艺性极强且复杂、涉及专业多,又是现代化地铁的“窗口”。着重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行车调度指挥中心为例,从其在总平面处理上如何突出车辆段的整洁和美观、立面处理上如何突出其现代感、平面布局上如何满足其工艺功能进行突破3个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以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有轨电车2号线枫林路车辆段为例,介绍车辆段站场选址和主要技术标准,对枫林路车辆段站场总平面进行设计分析,并总结了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较地铁车辆段站场设计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以及乘客对乘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整个地铁行业对车辆运行品质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可实现对地铁车辆的精准调平,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文章对地铁车辆称重系统现状进行分析,基于西安地铁2号线的检修工艺设计,介绍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在车辆段检修工艺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在西安地铁2号线渭河车辆段中的应用实例。相关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地铁车辆称重系统在车辆段检修工艺设计及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双层总平面布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久勇 《铁道工程学报》2011,(8):112-115,125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的土地利用资源越来越少,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可大量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本文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双层车辆段总平面的布置情况,对地铁车辆段双层布置后总平面的相应调整设计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论:车辆段双层布置后,虽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但对总平面布置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在车辆段双层布置后,应增加一定的设施和运营管理措施,以提高出入段能力和洗车能力,满足运营的需要;可为以后车辆段双层布置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首先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列车对车辆段设计带来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不同段型的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设计特点与注意事项;然后研究车辆段停车列检库、转换轨、洗车库的主要设计参数变化,并给出设计建议;最后分析全自动运行列车对车辆段设计带来的其他影响。此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车辆段总平面设计和工艺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典型的运营场景入手,分析倒装与顺装方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影响,总结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段的特点,结合运营场景提出总体布局的设计思路。如在车辆段新增全自动运行区域,由信号系统实现列车的全自动驾驶功能;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增加与车辆段通信、信号、视频监控、火灾报警等系统接口,实现各系统的联动等。分析表明,全自动驾驶车辆由于其自动运行区和非自动运行区的划分,以及转换轨位置的不同,与传统车辆段总体布置有着较大的不同,在设计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体布局时要充分考虑自动运行区的划分和车辆调车方式的不同,以及开通初期人工驾驶模式到全自动驾驶模式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1.
以郑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近期规划建设的郑东车辆段为例,结合其设计情况,从车辆段布点布局、段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形式、出入段线方案等方面作了介绍,并分析了郑东地铁车辆段在设计过程中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是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其车辆段/停车场的信号系统设计与传统CBTC系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重点阐述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车辆段/停车场的信号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有轨电车与地铁的车辆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轨电车与地铁在车辆维修制度和车辆段布局等方面的特点。从车辆段的主要功能、车辆检修制度、车辆段用地规模和工艺设计等方面,分析比较有轨电车车辆段与地铁车辆段的差异,为有轨电车工程中车辆段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沈阳地铁车辆架修工艺流程和作业内容,以及地铁车辆段架修工艺设备的设置、布局和用途。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改进经验,使架修工艺流程更加优化,有效提高地铁车辆架修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地铁车辆段洗车机的功能及构成,分析该设备与相关专业之间的技术接口界面和内容,提出在洗车机招标时,建设单位对招标范围合理划定的建议,以期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地铁车辆段设计或建设单位招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全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段总平面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提出了全自动运行区有别于常规车辆段的设计内容。结合马家园车辆段用地条件,将库房及轨行区置于盖板上,综合楼及配套设施置于盖板下。针对高架形式采用了特殊的结构、消防、通风、采光等设计。同时,考虑到该车辆段为南京首个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承载着企业文化展示的功能,故对盖下空间、建筑外立面及绿化景观等进行了强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地铁车辆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介绍现阶段地铁车辆的全自动运行系统现状,对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技术要求、技术进展及全自动运行系统车辆的发展等进行综合叙述。  相似文献   

18.
正5月4日,首列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运抵太原地铁2号线小店南车辆段,目前正在综合检车库进行紧张的组装和调试。太原地铁2号线所用车辆为A型不锈钢车辆并运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代表了国内地铁的最高要求和设计制造水平,与传统的铝合金车体相比,不锈钢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燕房线车辆段实现列车全自动出入段、洗车,通过车辆段控制中心(DCC)调度员上传列车派班计划,列车按照时刻表自动触发进路、自动运行。停车列检库增设地下通道,实现对进入全自动运行区域作业人员的防护。信号系统设置行车综合自动化系统(TIAS),车辆配备休眠唤醒模块和辅助驾驶设备(AOM)达到远程控制目的。全自动运行减少了人工排列进路,不需人工整备列车,车辆段行车指挥人员减少8人,值守司机作业时间减少1 h。后续全自动运行车辆段建议在停车列检库A端与B端间平交道下建设地下通道,减少库内人员穿行对行车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设计时,洗车线不同的布置形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及总平面布置影响较大。文章对比分析地铁车辆段咽喉区八字线与尽头线往复式洗车方案的能力和效率,分析2种布置型式对总图布置的影响,为其他地铁车辆段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