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清水河组一段广泛发育砂岩和砂砾岩沉积,成岩作用复杂,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岩心观察、物性数据和测井数据,对清水河组一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砂岩和砂砾岩储层成岩特征的区别。研究认为,石南地区清一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三大成岩作用,其成岩阶段主要为早成岩B期,局部处于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是清一段砂岩储层物性损失的主要因素;而砂砾岩因刚性砾石格架的支撑作用使得压实相对较弱,成岩流体得以大量流经其原生孔隙,并进行大面积胶结,胶结作用是影响其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是改善储层物性的重要因素,砂岩储层主要因斜长石颗粒的溶蚀而产生粒内溶孔,砂砾岩储层则因方解石胶结物溶蚀而产生粒间溶孔和剩余粒间孔。溶蚀流体为二叠系烃源岩成熟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流体。石南地区清一段储层共划分出强压实相、强胶结相、中强压实中胶结相、中压实弱胶结相和中强压实弱溶蚀相5类成岩相类型,且以中强压实中胶结相为主。该地区地势高部位中压实弱胶结成岩相的河道砂岩(如夏盐8井区),以及断层发育区中强压实弱溶蚀成岩相的砂砾岩(如石西12、石南44、石南31井区)可形成较好储层。  相似文献   

2.
根据测井、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恢复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的沉积环境,利用薄片资料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及成岩相类型和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沉积环境与成岩相的关系。研究认为研究区长6期发育河道型浅水三角洲前缘和与之伴生的深水滑塌成因重力流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深水砂质碎屑流沉积是砂体主要成因单元。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是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和少量裂缝的组合。压实作用、溶解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不同沉积单元砂体的成岩作用和物性不尽相同,其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主要以弱压实—绿泥石胶结相为主,深水砂岩主要以长石溶蚀相为主,两者结合部位发育绿泥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均为有利成岩相带。成岩相研究与沉积环境分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运用普通薄片鉴定、铸体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观察手段,结合物性测试和压汞资料,分析鄂博梁Ⅲ号地区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认为研究区储层砂体具低孔低渗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为主,其次是粒内溶蚀孔和粒间溶蚀孔,根据压汞曲线分析可知研究区N1、N21和N22孔隙喉道特征差别较大,N1属于Ⅱ~Ⅲ类细喉;N21属于Ⅱ类细喉;N22属于Ⅰ类较细喉。储层孔隙发育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的位置储层物性最好;成岩作用过程中的压实作用破坏储层孔隙发育,压实作用越强储层物性越差,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具有双重作用;溶蚀作用能够形成储集空间,有利于储层孔隙发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物性分析、铸体薄片、X衍射及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白莲地区流沙港组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溶蚀孔隙为主,属中孔、低渗透储层;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石英次生加大、自生粘土矿物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是造成研究区砂岩原生孔隙大量丧失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则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研究区储层原始孔隙度中等,后期成岩作用改造强烈,目前处于晚成岩阶段A期.通过综合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等分析认为,花场—白莲地区流沙港组的有利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对较高部位的砂体.  相似文献   

5.
溱潼西斜坡阜三段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及次生晶间微孔为主,局部发育溶蚀孔。胶结作用主要为黏土矿物胶结,储层综合评价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细喉道型储层。沉积微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区储层物性较好,远砂坝发育区储层物性较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具有破坏性,溶蚀作用有利于储层物性的改善。溱潼西斜坡阜三段储层可划分为Ⅰ, Ⅱ、Ⅲ三类。  相似文献   

6.
根据铸体薄片、荧光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等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4+5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白豹地区长4+5段砂岩储层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研究区储层物性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性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绿泥石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延长组长7储层石油地质储量丰富,但砂体致密、非均质性强等因素严重制约了油气的有效勘探开发。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区储层的岩石组分、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将成岩演化事件与地质响应有机匹配建立研究区孔隙演化模型,厘清储层成岩演化及孔隙演化规律,同时对比不同深度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主要发育黏土、碳酸盐等胶结物,有效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次生溶孔及晶间微孔为主,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先后经历快速压实—早期胶结、胶结—早期溶蚀、溶蚀增孔、压实—晚期胶结等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是导致孔隙减小、储层致密的主控因素,平均减孔量为20.40%;胶结作用平均减孔量为14.02%,其中晚期胶结是储层致密的关键因素;溶蚀作用平均增孔量为5.87%,可延缓储层致密过程。长7^1油层段底部与长7^2油层段中部储层压实、胶结作用减孔量相对较弱,溶蚀增孔量相对较大,可作为研究区勘探开发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运用碎屑岩储层和沉积研究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致密化机理及成岩相进行分析。东河塘组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主要孔隙为溶蚀孔隙。通过恢复原始孔隙度,确定出主要成岩作用对于孔隙的损益量,分析出储层的致密化原因主要为压实作用,仅在少量钻井为胶结作用。储层共有6种成岩相,分别为强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强压实中胶结弱溶蚀相、强压实中等胶结中溶蚀相、弱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中压实强胶结强溶蚀相和中压实强胶结弱溶蚀相。归纳总结6种成岩相储层的测井特征,并与非取心段储层进行相似度分析,共划分了8口井23个砂岩段的成岩相。下砂岩段优势成岩相分布在巴开8井区,上砂岩段优势成岩相分布在巴探2井区。   相似文献   

9.
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结合地质、物性分析资料,对尕斯库勒砂西区块N1-N2^1储层特征及Ⅱ号断层上、下盘的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的储层为一套碎屑岩储层,经历了以压实、胶结作用为主的破坏性成岩作用和以溶蚀、构造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储层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B亚期一晚成岩A1亚期;储层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裂缝、贴粒缝等4类,并以粒间孔为主;N1-N2^1储层属中孔、低渗储层,储集性能中一差:分流河道砂体是该区最主要的储集砂体,其物性也明显好于其它微相砂体。Ⅱ号断层上盘成分成熟度明显小于下盘、胶结物平均含量低于下盘;上盘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下盘以长石砂岩为主;上盘粒间孔较下盘发育,而下盘裂缝较上盘发育;上盘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类型,下盘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0.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方法,对渤南洼陷北带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储层的岩相—成岩相组合、储层物性进行了研究。认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发育杂基支撑砾岩、颗粒支撑砾岩、砾质砂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等6种岩相,发育强压实—杂基重结晶、强压实、强溶解、强胶结、过渡类等5种成岩相,主要有颗粒支撑砾岩相—强压实弱溶解弱胶结成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等压实强溶解弱胶结成岩相、砂岩相—中等压实弱溶解强胶结成岩相等11种岩相—成岩相组合;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为低孔、低渗储层,扇根物性差,以特低孔、超低渗储层为主,形成封堵层,扇中距砂泥接触面较远位置的岩相组合的底部物性较差,中部物性较好,以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形成储集层;扇中距砂泥接触面距离较近的位置和扇缘亚相物性差,形成遮挡层。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操应长  高永进  刘杰 《石油学报》2013,34(2):283-292
东营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一段(简称孔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简称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规模巨大的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层沉积。综合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物性及黏土矿物资料,并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对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储层具有多重碱性成岩环境和酸性成岩环境作用特征。压实作用中等偏强,热压实效应明显。胶结物类型主要包括碳酸盐、铁碳酸盐、石膏、硬石膏和自生石英等,胶结作用在砂体边缘强,砂体内部较弱,砂体中部胶结物含量由断块下部向断块上部逐渐增加。溶解作用主要为碱性环境下形成的石英溶解和酸性环境下形成的长石、碳酸盐胶结物溶解,溶蚀孔隙含量由砂体边缘向砂体内部逐渐增加,由断块下部向断块上部逐渐降低。交代作用主要为碳酸盐、硫酸盐胶结物交代石英、长石颗粒及石英加大、铁碳酸盐交代碳酸盐。红层储层经历了早期碳酸盐及石膏胶结、早期石英溶解→长石及碳酸盐胶结物溶解、自生石英胶结→晚期碳酸盐及硬石膏胶结、晚期石英溶解→晚期少量碳酸盐胶结物、长石溶解的成岩演化序列。多重碱性及酸性成岩环境交替演化和上升流作用机制控制了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大量的薄片观察和实验分析,认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机械压实、碳酸盐胶结、绿泥石膜胶结和溶蚀4种成岩作用类型。通过开展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的计算,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进行了分区对比,定量评价了各成岩作用对各沉积区孔隙度的影响。东北沉积区受强压实作用和强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损失最大;西部沉积区受弱压实和中等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损失最小;西南沉积区受中等压实和中等胶结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度损失较小;西北沉积区受强压实作用和强溶蚀作用的控制,原始孔隙度损失较大。并划分了四大成岩相类型: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长石溶蚀成岩相、碳酸盐胶结成岩相和弱压实成岩相。西部沉积体系主要为弱压实成岩相,压实程度较低,颗粒多呈点接触,物性最好;西南沉积体系主要为绿泥石膜-粒间孔成岩相发育区,物性很好;西北沉积体系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岩相发育区,绿泥石膜相对不发育,物性较好;东北沉积体系主要为碳酸盐胶结成岩相,溶蚀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膜不发育,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的碎屑岩储层中存在早期碳酸盐胶结,为分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以便为储层预测提供依据,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分析方法,结合岩石物性研究和测井解释结果,分析了该区古近纪珠江组早期碳酸盐胶结砂岩的孔喉特征,发现基底式胶结的钙质砂岩,表现为“悬浮砂”结构,主要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而孔隙式胶结的钙质砂岩,其渗透率一般超过100 mD,平均孔喉半径大于15 μm,为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在分析珠江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的影响,发现由于碳酸盐含量的不同,其影响具有双重性:①基底式胶结的钙质砂岩一般坚硬致密,难以被溶蚀改造,孔喉不发育;②孔隙式胶结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形成,其胶结的钙质砂岩在后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下可以产生特大溶孔,形成高孔、高渗储层。结论认为:该区早期碳酸盐胶结的海相砂岩,抗压实能力较强,在酸性流体作用下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西湖凹陷北部花港组深部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是深部有利储层预测的基础工作。西湖凹陷北部GZZ构造四口钻井取样分析揭示了深部储层次生溶蚀带分布特征,分析指出其主控因素有两点:(1)砂岩成分构成提供了后期改造溶蚀空间,自生石英增强了抗压实能力;(2)成岩环境酸碱性转换控制了溶蚀与胶结两个成岩过程。酸性溶蚀环境下长石、岩屑溶蚀以及伊蒙混层黏土转换极大地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而碱性成岩环境下的碳酸盐重结晶、连晶胶结作用,以及绿泥石、伊利石自生黏土析出堵塞孔喉,致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15.
The genetic mechanisms of the secondary pore development zone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Es4 x) were studied based on core observations, petrographic analysis, ?uid inclusion analysis, and petrophysical measurements along with knowledg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organic matter thermal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istory. Two secondary pore development zones exist in Es4 x, the depths of which range from 4200 to 4500 m and from 4700 to 4900 m, respectively. The reservoirs in these zones mainly consist of conglomerate in the middle fan braided channels of nearshore subaqueous fans, and the secondary pores in these reservoirs primarily originated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feldspars and carbonate cements. The reservoirs experienced ‘‘alkaline–acidic–alkaline–acidic–weak acidic’’, ‘‘normal pressure–overpressure–normal pressure’’, and ‘‘form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ing–decreasing–increasing’’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sequences were ‘‘compaction/gypsum cementation/halite cementation/pyrite cementation/siderite cementation–feldspar dissolution/quartz overgrowth–carbonate cementation/ quartz dissolution/feldspar overgrowth–carbonate dissolution/feldspar dissolution/quartz overgrowth–pyrite cementation and asphalt ?lling’’. Many secondary pores (fewer than the number of primary pores) were formed by feldspar dissolution during early acidic geochemical systems with organic acid when the burial depth of the reservoirs was relatively shallow. Subsequently, the pore spaces were slightly changed because of protection from early hydrocarbon charging and ?uid overpressure during deep burial. Finally, the present secondary pore development zones were formed when many primary pores were ?lled by asphalt and pyrite from oil cracking in deeply buried paleo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6.
柴北缘冷湖—马仙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成岩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马仙地区古近系—新近系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柴北缘冷湖—马仙地区古近系—新近系储集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要成岩作用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硫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和黏土矿物胶结;溶蚀作用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颗粒的溶蚀。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减少以及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的溶蚀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常规薄片、铸体薄片、常规物性和粒度分析,研究了塔西南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有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微孔隙等;压汞曲线排驱压力较高,一般孔喉分选较差,总体具有小孔-细喉的孔隙结构特征。阿克莫木气田克孜勒苏群砂岩储层发育程度与碎屑颗粒的粒度粗细、岩屑含量以及成岩阶段的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辫状水道控制下的碎屑颗粒越粗,岩屑含量相对越高,溶蚀作用越强,储层就越发育;压实作用及成岩后期的碳酸盐岩、粘土类、硅质矿物的胶结作用不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18.
渤中 25-1 油田沙三段低渗储层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 25-1 油田沙河街组沙三段储层主要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现今埋藏深度为 3 300~3 800 m,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 成岩过程中,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形成了现今的中孔、低渗储层。 沉积背景和成岩演化控制了该区沙三段的储层物性。 重力流沉积背景导致储层原生孔隙不发育,杂基含量高;后期成岩演化过程中,强压实、强胶结和弱溶蚀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储层物性。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在近端扇砂体内,因此,近端扇为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9.
东河油田东河1-10H井东河砂岩CⅢ储集层物性差,含水率高,水平段长,压力系数低,在钻井和修井过程中存在储集层污染现象,采用常规酸化技术因酸液在储集层中分布不均匀、残酸返排不彻底等,导致油层酸化效果差。基于此,提出了泡沫酸化解堵技术,并进行了泡沫酸岩心分流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酸起泡和稳泡性能良好,泡沫对水层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对油层封堵能力较弱;高渗岩心与低渗岩心的分流量由注泡沫酸实验前的19.0倍降低到实验后的1.7倍。东河1-10H井现场应用泡沫酸化解堵技术取得明显增产效果,有效解除了东河1-10H井储集层污染,为油田水平井增产降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心描述、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探针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榆林-神木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储集层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分布.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储集层经历了压实、压溶、硅质胶结、碳酸盐胶结交代、高岭石胶结、杂基蚀变以及溶蚀等各种成岩作用,其中溶蚀作用是控制有效储集层形成的主要成岩作用.同时对成岩作用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成岩作用在区域内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顺沉积体系方向,成岩作用表现为压溶-硅质胶结、溶蚀作用增强,压实、碳酸盐胶结交代作用减弱,由河道中心向侧翼方向,压实、碳酸盐胶结、杂基蚀变作用增强,硅质胶结、溶蚀作用减弱.孔隙主要发育于顺沉积体系方向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中.图5表1参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