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油气井出砂是制约油藏开发速度的难题之一。出砂可能导致砂埋油层,油井产量下降,部分井造成深井泵卡泵,甚至整个抽油管柱被砂埋,造成油井大修,增加油井作业费用;出细粉砂及泥浆油井常常造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污染,造成油层渗透率下降,作业冲砂后,油井也不能恢复正常生产,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出砂还增加了井下及地面设备的磨蚀,使检泵频繁,地面清砂维修、保养工作量剧增,大大提高了原油生产成本;此外大量出砂还可造成地层严重亏空、坍塌,导致油井套管变形、错断,造成油井报废。研发高效、长效防砂工艺是提高出砂油藏开发速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套变井防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井出砂是制约油藏开发速度的难题之一。出砂可能导致砂埋油层,油井产量下降,部分井造成深井泵卡泵,甚至整个抽油管柱被砂埋,造成油井大修,增加油井作业费用;出细粉砂及泥浆油井常常造成油井近井地带堵塞、污染,造成油层渗透率下降,作业冲砂后,油井也不能恢复正常生产,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出砂还增加了井下及地面设备的磨蚀,使检泵频繁,地面清砂维修、保养工作量剧增,大大提高了原油生产成本;此外大量出砂还可造成地层严重亏空、坍塌,导致油井套管变形、错断,造成油井报废。研发高效、长效防砂工艺是提高出砂油藏开发速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出砂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室内防砂模拟实验。观察和分析控制条件下常规稠油油藏的出砂行为,分析了出砂机理及各类生产工艺与参数对出砂的影响。使用X衍射仪对岩样进行了矿物组分测试,分析了黏土矿物含量对出砂的影响。岩石固有的矿物组分是影响其胶结强度的内因,发现黏土矿物含量最高可达17.3%,且伊蒙混层中蒙脱石含量高达36%,黏土矿物吸水膨胀性强。实验表明,压力波动比压力本身对出砂的影响更大;产砂量和产液量互相依赖,出砂增大了地层的渗透率,产液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对于高孔中渗的常规稠油出砂油藏,当一套井网合采,由于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的影响,高渗透层的井容易受到注水效果,液量高,含水高,水淹严重;低渗透层的井见不到注水效果,液量低,液面深。随着井网的不完善,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脱气严重,制约油井产量得不到正常发挥,产量递减快。本文提出了科学划分开发层系,优化井网结构,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保持油藏的地层能量,使出砂油藏能持续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5.
针对吐哈玉东油田油藏特性,主要研究出砂对油井的危害,提出了油井出砂预测方法及稠油井出砂预测,通过模拟岩心试验的计算,当生产压差超过2.5MPa岩芯开始出砂,生产压差增大,出砂量增大,超过5MPa岩心出砂逐渐加剧,在5MPa压差时出砂量11.4kg/d砂子;利用出砂指数法对稠油油井出砂预测。  相似文献   

6.
油井的出砂已经成为困扰疏松油藏勘探和生产的一个严重问题,油井出砂是油气在勘探及开采过程中由于储层胶结疏松、强度低、流体的冲刷而导致射孔孔道附近或井底地带砂岩层结构被破坏,使得砂粒随流体从油层中运移出来的现象。油井的出砂对勘探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在钻井和试油过程中,储层的出砂会造成井漏、井喷、卡钻等复杂事故。  相似文献   

7.
油井出砂使得井壁失稳、对地层、井下及地面设备存在较大损害,而油层砂埋、油井修理以及出砂的处理等,对生产成本和开发效果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对于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时,合理的控砂不仅提高油井的产能,同时可提高一次采油的采收率。本文分析某油藏出砂原因,并给出科学的防砂措施,在优质筛管防砂的基础上,科学地管理油井,争取提高油井产能,减少防砂的费用。  相似文献   

8.
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出砂严重,防砂技术成为维持疏松砂岩油藏油井长期正常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针对海上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采出砂井防砂问题,室内初步研制了新型一体化树脂固砂液体系以提高砂体胶结强度。室内研究表明,新型一体化固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胶结固化性能,扩孔后渗透率保留率高,低温固结性能强,固结质量好,抗腐蚀性能强,能够满足油田现场的固砂作业。  相似文献   

9.
储层含水量增加,岩石的强度减小,出砂风险增大。油藏出砂将降低油井产量,损害井下装置和地面设施。针对弱胶结储层,开展储层岩石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单轴强度实验,揭示了出水对储层出砂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含水饱和度与岩石单轴强度呈指数递减规律。含水饱和度越高,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越低。含水率对岩石强度及出砂影响程度,取决于砂岩内蒙脱石、伊蒙混层等易水化黏土矿物的含量和含水率大小。  相似文献   

10.
海上油田油井地层出砂较为普遍,油井出砂不仅破坏油藏,而且对工艺系统、管道、设备都存在安全隐患。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油井出砂对海上油田工艺系统影响的主要因素。利用静态旋流除砂设备可有效缓解油井出砂问题,把除砂工作思路从单一地层防砂转变到地层、地面同时开展,促进工艺系统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1.
孙秀华 《上海化工》2005,30(5):17-19
疏松砂岩油藏开发到中后期,射开的油层越来越多,由于油层出砂而造成的亏空越大,防砂的难度就越大,针对这一问题。开发了适合于多层防砂的KV-3型可以延时固化的网络树脂覆膜砂,介绍了KV-3型网络覆膜砂的延时固化原理及其各种相关性能的评价。通过研究认为.开发的KV-3型网络覆膜砂可以人为控制固化,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渗透率,因此可以用一次防砂管柱实现多层防砂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9,(10):113-114
多层合采砂岩油藏中分部的含水率过高的话,那么多层合采沙岩油藏的干扰系数直线的上升。但是随着多层合采砂岩油藏生产压差增大其中低含水期也会随之减小,那么相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高含水期也会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随着降低。从我国油井卡层及周边注水井分层调配后产生的动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油井含水率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使周边注水井继续的进行分层调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大量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调整经验,研究认为井网不适应性因素是造成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矛盾的最主要原因,适合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最优井网型式是矩行五点井网系统。在低渗透油藏开发时,初始井网采用长轴平行裂缝方向的菱形反九点井网,在中后期逐步转化为线状面积注水,这样既然满足油砂体的开发要求,又能满足区块的开发要求,可最大限度的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强  刘峰刚  郭栋栋  陶涛 《辽宁化工》2010,39(9):939-941,947
对于较薄,有底水边水的低渗储层油藏来说,多级加砂压裂工艺能够有效的控制缝高,增加裂缝的延伸深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油井压后形成裂缝导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产量。从实践验证理论方面出发,讲述了该工艺的原理,使用三维压裂软件模拟预测裂缝形态,设计施工排量和加砂程序,3口井现场应用与施工评价,压后效果分析,最后客观的总结出了三口实验井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对今后该区块以及同类区块科学使用多级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小培  肖香姣  施丽勇  王勇  汪斌 《辽宁化工》2012,41(8):844-846,849
针对目前塔里木库车山前构造裂缝性砂岩气藏埋藏深、压力高,钻井取心困难、取心收获率低且裂缝网络十分发育,难以通过单一室内实验或经验公式获取气藏相对渗透率曲线的问题.本文运用在调研和对比国内外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大北气藏为例,通过室内实验和经验公式两种方法综合研究,从而优选出了适合于大北气藏裂缝网络的相对渗透率计算经验公式.该研究对于将来解决库车山前构造裂缝性气藏相对渗透率研究所面临的难题有很好的借鉴效果,并且也为科学编制大北气藏开发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疏松砂岩储层防砂技术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疏松砂岩储层开发面临着的油井出砂难题,本文就近几年提出的适度(有限)防砂概念展开研究,通过对概念的具体剖析,论述了其提出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出砂机理问题,提出了应该系统地从如下几个方面的适度(有限)防砂技术方法思路,即将研究储层类型、研究开采方式、研究岩石力学特性、分清骨架砂与流动砂、研究液体流动的规律及其影响、确定防与放的砂体类型和直径(尺寸)、选择可行的开采工艺、选择防砂配套的方法和工艺措施等结合起来研究,最大限度的开采出地下的原油。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use of a commercial latex dispersion for the purpose of sand consolidation in oil wells. The aim is to consolidate sand without compromising permeability and to prevent sanding during water breakthrough. This is achieved by injecting latex dispersions into a sand‐pack and relying on potassium chloride flushes, or irreducible saline water in the reservoir, to destabilize the latex onto the sand surface. This forms a latex network connecting and holding the sand grains together. The strength of the consolidation in the laboratory is determined by flowing water and oil at various flow rates and investigating the amount of sand produc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mount of latex injected, the latex salinity, and salinity of the irreducible water are discussed. © 2017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3: 2610–2617, 2017  相似文献   

18.
王杰 《广东化工》2013,(21):82-82,85
化学防砂具有工艺简单、渗透率恢复值高、适合疏松砂岩油藏防砂、后处理简单等特点.文章就化学防砂的特点、主要方法及应用进行探讨,介绍了化学胶结防砂、人工井壁防砂两种主要方法,并指出化学防砂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春光油田地处北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属特高孔、特高渗储层。油层埋藏浅,胶结疏松,要确保正常开发生产,必须要采取防砂措施。本文通过对春光油田不同砂体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对目前采用的防砂工艺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和以往的防砂经验,针对不同的开采层位,优化了相应防砂工艺,并根据现场适用情况对改进后的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和优化结果为春光油田的防砂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