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对建筑垃圾废混凝土与废砖的再生粗粒料及级配碎石的抗剪强度特性进行研究,分别选用摩尔-库仑强度理论与幂函数强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幂函数强度理论能较好地反映建筑垃圾再生粗粒料强度包线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控制车辙的产生,对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温度、成型方法、胶结料类型、混合料类型和集特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车辙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的一致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剪切强度变大.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旋转成型方法、高性能沥青混合料Superpave设计方法,加强施工过程原材料质量和级配控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减少车辙病害的发生.车辙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三轴剪切试验从力学角度更具体地体现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特性,并能够同结构设计联系起来,控制沥青路面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3.
郭凤伟  肖昭然  陈鹏  杨清晨  赵云 《公路》2023,(1):285-293
桩基础是垃圾填埋场地再利用的主要地基处理方式,桩-垃圾土的界面力学特性是分析桩-垃圾土相互作用的关键。为了研究桩-垃圾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利用大型直剪仪开展桩-垃圾土大型界面剪切试验,系统研究了界面粗糙度、纤维含量、含水率等因素对桩-垃圾土界面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垃圾土界面剪切应力随着剪切位移增大而增大,增长速率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两者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随粗糙度的增大,抗剪强度呈先增大而后基本稳定的状态,桩侧粗糙度适当增加可以提高桩侧摩阻力以增加桩基的承载力。接触面剪切破坏符合摩尔-库仑剪切破坏准则,接触面黏聚力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逐渐增大,并在土体自身剪切强度附近变化。含水率对桩-垃圾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小。随着垃圾土纤维含量的增加,内摩擦角减小,黏聚力增大;在一定的法向应力下,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剪切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4.
王冠  陈坚 《路基工程》2015,(3):154-157
粗粒土由于其优良的工程性质,在中国高速公路与铁路路基填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粗粒土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这些因素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粗细颗粒比例、颗粒本身的性质、应力状态、含水率、剪切速率以及粒径大小等是影响粗粒土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粗粒土的抗剪强度主要决定于颗粒间形成的土体结构强度以及颗粒本身的特性,即所有影响土体结构强度以及颗粒本身特性的因素,均可对其抗剪强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CFRP筋带作为加筋材料进行直剪试验,通过改变CFRP筋带的方向以及CFRP筋带端部的锚固,研究这种加筋材料对加筋土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影响.试验表明,筋带方向及筋带端部的锚固,不但可以提高加筋土的抗剪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减小加筋土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6.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2007版)》(GB/T 50123—1999)对直剪试验速率有专门规定。为分析直剪速率对直剪固结快剪指标强度的影响,对上海地区原状土样进行不同剪切速率的对比试验,以验证剪切速率对固结快剪试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速率会直接影响直剪固结快剪试验的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型多功能粗粒土试验系统,以500mm×500mm×400 mm大试样对石忠高速公路典型松散堆积体的力学特性进行室内大型直剪剪切试验,分析松散堆积体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含石量情况下的抗剪强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松散堆积体的填筑强度受含水量和含石量影响较大,且松散堆积体的含水量对其强度影响较含石量敏感,并在最佳含水量、含石量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粗粒土直剪试验抗剪强度参数的尺寸效应,研制钢结构相互嵌套叠置组装而成的改进直剪仪。试验中上下剪切盒间剪切缝宽度不变,利用钢结构的不同叠置组合,改变直剪试验试样的高度H和直径D。H和D分别有四种取值,通过H和D的16种不同组合,对两种均一级配的的粗粒土(粒径2~5mm)分别进行直剪试验。平行组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直剪仪的可靠性与试验的再现性。试验结果表明:粗粒土的抗剪强度参数有显著的尺寸效应,且直径D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较高度H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CFRP筋带方向及端部锚固对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CFRP讲筋带作为加筋材料进行直剪试验,通过改变CFRP筋带的方向以及CFRP筋带端部的锚固,研究这种加筋材料对加筋土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的影响。试验表明,筋带方向及筋带端部的锚固,不但可以提高加筋土的抗剪强度,而且可以大大减小加筋土的剪切变形。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21,66(7):229-233
为探究粗粒土剪切过程运动状态变化,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与直剪试验,对不同接触方式的粗粒土(棱角型、圆型)剪切过程位移方向趋势、转角进行分析,根据熵增定律定义宏观运动状态混乱度M、混乱系数kn,探讨了剪切过程中粗粒土运动状态变化与力学特性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棱角型接触粗粒土较圆型运动状态混乱度大,剪切系统颗粒整体运动状态相似,按运动状态混乱度可将剪切运动分为涡流区、静止区、水平运动区;随磨圆度(圆型→棱角型)减小,抗剪强度增大,运动状态变化趋势增强,运动状态混乱度、混乱临界位移、混乱系数增加,熵值递增,粗颗粒系统达到平衡态速率增大,整体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公路路基主要由吹填土筑成。吹填土中的黏土含量对其强度性质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改变吹填土中的黏土含量,可提高土体强度。抗剪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土样的内摩擦角降低,黏聚力增加,剪切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将数据点进行曲线拟合之后,得到了剪切强度与剪切位移的变化关系,以及黏土含量与内摩擦角、黏聚力、剪切强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风化泥岩除了一般泥岩的崩解性质以外还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其强度具有明显的变动特性。如果能够得到风化泥岩的强度随干湿循环的变化规律,可为实际工程需要提供可靠的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因此对广西南宁柳南路段高速公路的风化泥岩进行干湿循环的试验研究,包括干湿循环条件下的直剪试验和CBR强度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干湿循环破坏了土的原有结构,使泥岩结构崩解,凝聚力减小,从而导致风化泥岩的抗剪强度和CBR强度逐渐减小,并且减小趋势随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减小,内摩擦角也会稍微减小,抗剪强度的衰减主要体现在前两次干湿循环过程中,其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前两次循环中递减的厉害,但是在后几次循环中变化不大;干湿循环过程中风化泥岩的膨胀率随循环次数逐渐减小,这点是因为风化泥岩结构在崩解的过程中趋于稳定,而且如果有上覆压力的作用时,膨胀率会更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对压实黄土路基的抗剪强度和回弹模量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并未对抗剪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晋南地区某高速公路路基进行现场回弹试验,并在路基上同一位置取土,重塑试样进行湿剪试验,研究增湿剪切变形量随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抗剪强度参数随回弹模量E0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直剪试验,得到了煤矸石抗剪强度随压实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在压实度为95 %时的煤矸石与粘土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随煤矸石含量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混合料中煤矸石含量为50 %~60 %时可取得较好的抗剪效果,可在路基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桥面铺装防水粘结材料,对桥面铺装结构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剪切强度测试,并在冻融循环及浸水2种环境因素下,对2种防水粘结材料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冻融及浸水作用下抗剪强度也会降低,但胶粉改性沥青稳定性优于SBS改性乳化沥青,是一种更优的防水粘结材料。该试验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路面结构层间铺设聚酯玻纤布可有效地延缓反射裂缝病害的发生,其黏附性对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至关重要。对采用乳化沥青等四种粘结材料的试件分别进行层间滑移剪切试验和层间挤压剪切试验,对比研究四种不同粘结材料的抗剪强度以确定最佳粘结材料;通过试验研究层间粘结性能随用量的变化趋势,确定了最佳用量。研究表明铺设聚酯玻纤布下的最佳粘结材料为SBS改性沥青,其用量不得低于0.45kg/m~2,最佳用量为0.93kg/m~2。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滑坡体强度参数变化对双排抗滑桩位移、内力分布以及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滑坡体强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滑坡体c,φ值对双排抗滑桩桩身弯矩和剪力最大值有影响,而对弯矩和剪力分布影响较小;对桩位移、内力以及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c,φ值较小时,影响越明显,并随着c,φ值的增大,影响逐渐减小,且φ值比c值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与其矿物组成、细观结构和含水率等因素密切相关,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形成机理、计算方法以及测试手段。为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深化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认知,综述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发展中的若干关键问题。首先讨论了不同类型土体的细观结构差异,分析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形成的细观机理,对比分析了砂性土与黏性土非饱和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的差异性;其次总结了几种较为典型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对不同非饱和参数的取值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多种用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测试的新仪器与新方法,如非饱和土直剪、非饱和三轴以及非饱和土环剪装置等,部分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在中国仍处于空白状态,值得中国同行借鉴。根据上述分析,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①应进一步从细观角度开展不同结构土体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土、水相互作用对宏观非饱和抗剪强度影响的研究;②应根据土质类型、含水状态和应力状态等因素综合确定非饱和土抗剪强度计算参数,提出相应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并逐步尝试将非饱和土强度理论应用至工程实际;③进一步改进现有非饱和抗剪强度测试仪器,使之可以控制多种试验变量,优化测试方法,进一步提高试验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19.
何纯豪  钟小春  竺维彬  李永运  陈洁 《隧道建设》2022,42(10):1746-1754
针对掘进机在黏性地层中施工刀盘结泥饼的问题,以无锡地铁4号线某矩形顶管工程为例,通过添加不同质量的聚合物对不同含水率的渣土进行改良,测试改良前后渣土的黏附强度、不排水抗剪强度及高温环境下渣土的保水能力,并通过液塑限变化分析渣土改良的机制,借助泥饼形成风险分区图评估泥饼形成的风险与改良效果。研究表明: 1)添加聚合物和水对渣土黏附强度有一定影响,增大含水率能显著降低渣土的黏附强度,当渣土含水率为35%~45%时,添加聚合物能有效降低渣土的黏附强度; 2)含水率的增大会降低渣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而添加聚合物能有效增强渣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当添胶比达到0.15%后增强效果显著; 3)聚合物能提高渣土的液限和保水能力,保证渣土的流塑性满足施工需要; 4)结合泥饼形成风险分区图,比较渣土-金属界面的黏附强度和渣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可以综合判断黏性渣土结泥饼的风险和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铜川某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深度下黄土抗剪强度特征。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围压对抗剪强度指标均有影响,不同深度下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与含水率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