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的基本情况,旨在为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治疗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依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服务规范及工作规范和国家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全省精神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技术培训,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于2010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重性精神疾病摸底调查,资料完整者录入国家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再将2011年12月末四川省各市州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的数据导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11年12月末,四川省共调查出重性精神疾病119313例,同意并实施网络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54700例,管理率为45.85%。本次显示四川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经济状况处于当地贫困线以下为61.77%;文盲和半文盲为31.87%,小学文化为37%;农村重性精神疾病为80.8%,城市无业人员为5.46%;重性精神疾病未婚率为31.01%,离婚率为4.2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间断服药和不服药者分别为27.9%和33.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为21.56%,其中肇事、肇祸发生率为7.84%。结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经济地位十分低下,对社会、家庭的危害及潜在危险极大,需进一步探索和改变现有的管理治疗模式,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宁市兴宁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登记在册的兴宁区71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了解其有无肇事肇祸情况。结果:712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有肇事肇祸患者148例,占20.79%,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最多,占20.96%;肇事肇祸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婚姻、家族史、服药依从性等原因有关。结论:需要针对高危的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加强监管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损部位的心电图异常及心电图异常时血糖、C-反应蛋白、血浆白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特点及其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年龄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院的2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血糖、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入选标准:发病72 h内入院; 颅脑CT或MRI明确梗死部位; 查入院当天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入院后首次空腹血血糖、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仔细询问既往病史,记录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冠心病等)。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74.63%,心电图异常主要为ST-T改变;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最高(100%),其次为脑干梗死(80%)。心电图异常组患者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电图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组患者血糖、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心电图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可以通过神经、体液等多种途径导致心电图异常,不同部位脑梗死出现心电图异常存在差异性,高龄及伴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更容易发生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为急性脑梗死后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东日照地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状况和肇事肇祸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日照市城乡部分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疾病分类管理并对肇事肇祸情况进行危险性评估。结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未治疗的患者占26.34%、门诊治疗的患者占34.31%,住院治疗的患者占39.35%。患者中肇事肇祸发生率为82.37%,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最多。危险性评估为高风险患者占53.30%。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不足,肇事肇祸发生多,应该加强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就 118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并与服用氯氮平者作比较。1 对象和方法为我院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期间住院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既往体健 ;入院前 2周未用过抗精神病药及其他可能影响心电图的药物 ;入院时心电图正常 ;伴有锥体外系反应或失眠者 ,分别服用安坦和氯硝安定。利培酮组 118例 ,男 6 6例 ,女 5 2例 ;年龄 18~ 5 4岁 ,平均 (31 2± 11 2 )岁。氯氮平组 15 6例 ,男 86例 ,女 70例 ;年龄 19~ 5 3岁 ,平均 (34 3± 9 6 )岁。两组以上各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流浪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初期常规检查结果,为这类特殊人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3月,回顾性统计分析上海市救助站送住我院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入院初期的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共收治患者101例,男性74例,女性27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及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的患者最多,66例(65%);心电图(ECG)明显异常者51例(50%),低钾血症者41例(41%),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值上限者57例(56%),糖尿病6例(6%),高血压1例(1%),猝死1例(1%)。结论由于流浪社会的特殊性,这些患者易合并躯体疾病,常规检查结果异常率高,精神专科医院收治后完善相关检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我院2002年至2007年期间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均服用抗精神病药,共385例,发生骨折者22例,占5.17%.对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874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为防治其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3 874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年龄、病种等资料,将16岁≤年龄40岁的患者分为A组,40岁≤年龄70岁为B组,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患者的心电图差异。结果 3 874例女性精神疾病患者正常心电图2 510例(64.79%),异常心电图1 364例(35.21%)。异常心电图的表现分别为窦性心律失常、ST-T改变、各类早搏、束支传导阻滞。A、B两组异常心电图例数分别为383例(22.01%)、981例(45.97%),异常心电图检出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8,P0.01)。A组以窦性心律不齐最为多见,共285例(51.96%);B组以ST-T改变最为多见,共342例(34.87%)。不同精神障碍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21,P0.01)。结论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异常心电图比例较高,40岁以上患者异常心电图比例更高,但不同精神疾病患者异常心电图比例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城区连续3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案例,为社区处置应急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城区2016~2018年连续3年共964例的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处置工作记录表进行梳理、统计、分析。结果 964例应急处置中,在册患者435例,非在册529例;危害公共安全事件876例,占90.87%;2018年应急处置案例数远超于2016年和2017年应急处置数,占41.28%;危险评估主要以0级~3级为主,共882例,占91.49%;疾病分类中以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为主,共523例占54.25%;发生1次应急处置的患者650人次,≥2次133人共314人次。结论应急处置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危害他人安全"事件为主。做好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处置工作,能有效控制和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疑似患者应急医疗处置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区2017年-2018年266例有危险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的基本信息,包括疾病病种、处置缘由、处置措施、应急医疗处置信息来源等,并对应急医疗处置案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应急医疗处置发生时,在档患者208例(78.2%),非在档疑似患者58例(21.8%)。应急医疗处置后,有26例(44.8%)非在档疑似患者明确诊断,纳入社区管理;存在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风险的131例(49.2%);采取紧急住院治疗141例(53.0%);危险性评级1级122例(45.9%);不同性别的患者危险性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7,P<0.05),3~5级危险性评级中男性占比更多;病情复发、精神状况恶化117例(44.0%);由患者家属提出应急医疗处置需求的最多,为138例(51.9%)。结论男性、青壮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疑似患者是应急医疗处置的主要相关因素。处置缘由以存在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oPP)患者血钾浓度与肌力、心电图及肌酶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HoPP患者进行血钾浓度、肌力、心电图及肌酶水平检测并分析.结果 126例HoPP患者中,轻度低钾组15例,中度低钾组36例,重度低钾组75例;3组肌力梯度下降(P<0.05).HoPP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检查113例有异常,补钾治疗后复查心电图明显好转(P<0.05).3组患者血清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每两组间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钾浓度与肌酸激酶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1).结论 HoPP的血钾浓度与肌力、肌酶水平、心电图改变密切相关,血钾、肌力、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对HoP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等情况。方法对登记在册的410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一般信息统计和基础情况调查,评估其危险性,了解其肇事肇祸情况。结果4107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肇事肇祸患者共962例(23%),肇事肇祸患者以精神分裂症(62%)最多见,并且具有男性(63.7%)为多、未婚和丧偶较多、经济状况较差、服药依从性差和阳性家族史较多的特点。结论要重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并建立有效的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电解质紊乱的规律和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至2008年5月37例病人术后经过.结果 37例患者有8例术后电解质正常,19例初始异常表现为低钠低氯,10例表现为高钠高氯.29例术后电解质紊乱患者出院时1例血钠略低,8例高钠高氯,20例完全正常.结论 术后24 h血浆钠氯离子表现最重要,低钠低氯在术后急性期对病人损害最大,血浆钠氯离子可随时发生剧烈变化,2周后病人电解质大多趋于稳定,表现为正常或高钠高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