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设计TA1-X80爆炸复合板熔焊连接过渡层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结合复合板对接实验及接头组织、成分及性能测试实验,研究钛-钢复合板熔焊对接的过渡层焊接材料及工艺。结果表明:开Y型坡口并采用近钛层+近钢层双层过渡,且近钛层采用Ti-Ni-Al合金系、近钢层采用Ni-Cr-Fe合金系,可实现钛-钢复合板的冶金对接。焊缝组织由钛层粗大等轴晶逐渐转变为过渡层细小等轴晶或树枝晶,并与钢层组织相互交织连接;所得接头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分别为501.1,373.0MPa,均达到了复合板接头等强匹配效果,塑/韧性稍有不足,需通过减小过渡层厚度、调整焊材中细化晶粒元素等改善焊缝塑/韧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Incoloy 800H/20g复合板焊接工艺,以解决以镍基合金复合板材为主体的设备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气孔及成分偏析等问题.焊接实验选择H1Cr16Ni21作为过渡填充金属,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2种形式焊接.实验结果表明,选择H1Cr16Ni21作为过渡填充金属,采用小电流、多道次焊接工艺,可得到质量良好的焊缝,焊缝宽度、焊缝余高、咬边及焊接错边均符合JB4730-94标准要求;力学性能优于20g耐热钢,焊缝成分与Incoloy800H接近.成功地解决了成分差异较大的2种材料焊接时易出现裂纹和气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爆炸焊接方法制备复杂黄铜C46400-SA266MGr.2复合板,并对起爆点等未复合区进行耐蚀堆焊,焊后对焊接试板解剖进行了组织观察和性能检测。结果表明,C46400-SA266MGr.2铜-钢复合板耐蚀堆焊层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各项性能均满足铜-钢复合板标准的指标要求;测试结果显示,焊缝区的电阻率优于复层母材的;焊接热影响区晶粒度无粗大现象,堆焊区铜-钢界面无脆性相产生,组织均匀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流量阀的执行机构常应用铍青铜/钢复合元件,本文采用0.05 mm纯Ni作为中间层对QBe2.5铍青铜薄片与20#钢异种金属激光点焊搭接接头力学性能进行优化.通过光学显微镜、拉剪试验、显微硬度计和能谱测试仪对比分析添加Ni与不添加Ni层时焊接接头的成形、力学性能以及元素分布.研究表明:与未加镍层接头相比,加镍中间层的焊缝熔深较小,且基本不出现下塌现象,加镍中间层比未加中间层的接头抗拉剪力提高了61.5%;加入镍中间层后的焊缝中Fe元素含量增加,而Cu元素含量降低,接头韧性提高;加镍中间层的接头焊缝硬度值沿焊点深度方向逐渐增大,而未加镍层的基本不变,且加镍层比未加镍层的接头界面显微硬度值低.镍中间层材料可以显著改善铍青铜/钢异种金属接头焊缝熔合比,提高接头的抗拉剪强度、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5.
薛宏伟 《安装》1998,(2):5-6
1996年,我单位承制di1000X39th)精盐水预热器时;需制作钢钢复合板管板,遇到长焊缝铜板的焊接问题,现将焊接工艺介绍如下。1焊接工艺难点分析该铜板材质为TZ纯铜,板厚10mm,组对焊接后要按GB13238-gi标准进行钢钢板爆炸复合,复合板割圆板后再加工管孔。因此,对焊缝强度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大面积、薄覆层钛/钢复合板生产工艺.分析了不同的轧制温度下爆炸-轧制钛/钢复合板的性能和组织.结果表明,配制低爆速混合炸药,在覆层与基层之间增加一层纯铁过渡层,采用合适的爆炸复合工艺制得轧板复合板坯,再在适当的热轧温度下轧制,可获面积超过35 m2、覆层厚度≤2.0 mm的钛/钢双金属复合板且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此项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6061铝合金(厚度为28 mm)-304L薄不锈钢(厚度为4 mm)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工艺。结果表明,以薄不锈钢为基层,纯铝为过渡层,分别以12 mm和16 mm厚的铝合金为复层进行3次爆炸焊接,可得到性能合格的厚铝合金-薄不锈钢复合板。  相似文献   

8.
张麦秋  仇志晖 《安装》2008,(3):26-27
不锈钢复合板一般分基层、过渡层和复层三层进行焊接,随材质、要求和目的的不同,焊接工艺也不同。在对其复合板焊接接头进行焊接工艺性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其焊接工艺,确保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沛  段卫东  唐玉成 《爆破》2018,35(1):123-129
为探究膨化硝铵炸药作用下,厚度均为2 mm的钛(Ti)、钢板的最优爆炸焊接参数以及验证一种新的爆炸焊接试验方案,实验采取阶梯型多层基板的爆炸焊接试验方案,以控制药量和间距为变量,并将Ti板作为复板,同时对多层阶梯型钢基板进行爆炸焊接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焊接复合板进行观察,并分析多层基板同时焊接的方案可行性以及不同实验参数对界面波形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通过观察Ti/钢复合板界面波形呈正弦微波状且无明显过渡层,验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突出了阶梯型多层基板的同时爆炸焊接方案,能够在单次试验下对比分析不同基复板间距情况下的焊接效果的能力;并经分析得出在单位面积装药为1.048 g/cm~2及装药间距范围为(9~11)mm时,能得到质量较佳的Ti/钢爆炸复合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炼油厂用成胶反应釜制造过程中的钛 钢复合板的焊接为例 ,针对其钛 钢复合板的焊接问题以及焊接工艺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对该类型设备的加工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锈钢复合板复层侧缺陷的堆焊修复工艺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锈钢/钢复合板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复层侧缺陷,采用堆焊法修复缺陷经济便利,但这种方法属于异种金属焊接,质量控制有一定的难度。与对接焊相比,堆焊的拘束度更大,更容易出现裂纹,焊接热过程对母材热影响区的性能也有影响。大多数不锈钢/钢复合板是用于制造炼...  相似文献   

12.
采用E5015焊条以手工电弧焊对Q345B钢的角焊缝进行焊接,阐述了焊缝中宏观组织的层间偏析,结晶形态的层间、层内差异,微观组织的差异以及对性能的影响研究,以利于焊接工艺人员对焊接工艺及参数的选择。在多层焊的打底层中注重对于层间温度的控制,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现场焊接,从而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焊接铜和铜-镍包复钢时,虽然为了使铁的稀释度和钢焊缝的夹杂物减至最小,在技术上的要求是苛刻的,但是用常规焊接方法和设备在全位置上焊接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MAG+TIG焊接方法对TA1/X65爆炸冶金复合板(复层Ti厚2mm,基层X65管线钢厚14mm)试件进行了板-板对接焊实验。利用有限元模拟计算、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EDS能谱线扫描、显微硬度和弯曲实验,研究了焊缝临界熔深、组织特征、界面元素分布、主要物相、显微硬度分布及焊缝背弯性能。结果表明,钛复层搭接焊质量严重影响复合板对焊接接头全壁厚背弯性能。随未焊透尺寸增大,背弯曲角度减小。钛焊缝区显微组织为锯齿状α-Ti+针状α-Ti+晶界β-Ti,热影响区组织为多形态粗大α-Ti。显微硬度较高区域出现在焊缝熔敷金属区,硬度值达200HV10。临界熔深1.25mm≤dL≤1.75mm、单边热影响区长度Cd≤2.83mm和焊接热输入W≤0.57kJ/mm可作为TA1/X65复合板搭接焊工艺参数设计的具体量化指标,是焊接接头全壁厚背弯实验成功的基本条件。因此,精确控制熔深,降低热输入,减小热影响区尺寸,细化晶粒,是提高钛焊缝塑韧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于钛-钢复合板而言,钛自身的焊接性有若干显著的特点,而且钛和钢熔焊的焊缝会产生脆裂,进一步增加了钛-钢复合板中钛复材焊接的复杂性。本文分析了电厂烟囱用钛-钢复合板钛复材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不同的爆炸焊接工艺参数爆炸复合了铝合金-钢爆炸复合板,并对复合板的界面性能进行了显微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爆炸焊接装药量对复合板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合金-钢复合板的的结合界面产生了一层金属间化合物并且在化合物中产生了许多微裂纹。随着装药量的增加,界面化合物的厚度略有增加,其上微裂纹的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复合界面的剪切强度随着装药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界面化合物对复合板强度产生不利影响,铝合金-钢爆炸焊接时应尽量采用小药量。  相似文献   

17.
钛与钢的熔焊是目前国际上尚未解决的焊接难题。本文从分析这两种金属熔焊接头脆断机理入手,经大量试验研究,提出了用铌与铜作中间填料,辅之合理的焊接工艺,成功地解决了钛与钢的焊接。 本文亦提出了钛-钢复合板的焊接接头型式及其焊接工艺。这种焊接工艺已应用于制盐及化工产品结构制造中。  相似文献   

18.
4.5Ni钢建造的锥柱结合壳结构由60、80mm厚板经热削斜工艺加工焊接而成。本文着重研究了热削斜工艺对钢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指出:削斜对钢板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构没有明显影响,热削斜工艺适用于制造含凸角过渡环和凹角带肋过渡环的锥柱结合壳结构。同时指出,若对钢板削斜表面采取进一步加工处理,如打磨、机加工等,可减少削斜造成的影响,提高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飞轮储能,通过两焊件接触面的相对高速旋转摩擦将机械热能转化为热能,实现轴向连接的一种固相焊接技术。该技术可实现全自动化焊接、焊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绿色、环保。适用于高温合金与钢、不锈钢/渗碳钢等异种材料的焊接,镍基合金与钢焊接接头强度≥755MPa,不锈钢与渗碳钢焊接接头强度≥590MPa,焊件合格率达95%以上。适用于多焊接界面构件同次焊接成型,焊后钢活塞长度公差≤±0.2mm、同轴度≤Φ0.2mm、尺寸精度高,内外环焊缝抗拉强度达到6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线能量对铝钢异种金属双光束激光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工作通过激光双光束铝钢搭接焊工艺优化实验,获取了焊接工艺窗口,研究了焊接线能量与焊缝成形、显微组织和接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焊接速度下,线能量过大或过小将导致焊缝出现坑洞或未连接,焊接速度超过0.05 m/s时,线能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基本维持不变,且线能量与熔深成正比,与熔宽无相关性.低线能量的焊接接头的抗剪切力为130.70 N/mm,断裂位置位于铝合金焊缝,而高线能量的焊接接头的抗剪切力仅有35.76 N/mm,断裂位置位于铝钢界面焊缝.低线能量接头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显微硬度的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位于热影响区和焊缝中心,而高线能量接头的显微组织为粗大柱状晶或片状马氏体,显微硬度的最低值位于熔合区.在低线能量和高线能量接头处,主、辅助光束共同作用面积分别占整个焊缝截面积的1/3和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