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一、2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2月份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1月略有上升,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溃疡病、疖疮病、爱德华氏病、烂鳃病、竖鳞病、水霉病、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车轮虫病、孢子虫病和对虾白斑病、红腿病、托拉病及鲍脱板病、锯缘青蟹呼肠孤病毒病等.其中溃疡病的发病率高于14%,孢子虫病、本尼登虫、车轮虫等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高于20%,较上月明显升高.局部地区养殖锯缘青蟹发生暴发性死亡,死亡率高达73%.工厂化养殖成鲍肌肉萎缩症死亡率8%,较上月下降,鲍苗脱板死亡率高于35%.   ……  相似文献   

2.
青蟹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天气、水温、水质及盐度的突变,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害生物的侵袭,环境污染,饵料变质不新鲜等,都有可能使青蟹患上疾病。随着青蟹养殖规模扩大及养殖时间的推移,青蟹的病害已被养殖者及研究人员所认识和重视。现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1.饱水病发病青蟹的步足基节和腹节的部位显水肿状。发病原因是突降暴雨后,池水突然变淡,导致青蟹的生理机能失调而引起。治疗方法:①保持养殖池水的盐度在适当范围内。②及时捞除病蟹,分开饲养,以免疾病的相互传染。③暴雨以后及时排掉池中的上层淡水或泼洒…  相似文献   

3.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8,25(9):16-18
青蟹疾病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从增强青蟹体质、提高自身免疫抗病力入手,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创造优良养殖环境,减少减轻疾病发生,使青蟹养殖能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现将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报道了由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环境变化引起的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有弧菌病、丝状细菌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病害有白芒病、黄斑病、水肿病和蜕壳不遂症。  相似文献   

5.
养殖锯缘青蟹黄水病流行病学及其预报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浙江三门县青蟹养殖基地青蟹黄水病发生及流行的定点观测资料和环境因子检测数据,对青蟹发病与养殖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3个显著影响青蟹黄水病发生与流行的环境因子,即盐度变化、降雨量和弧菌数量.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黄水病的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门县青蟹养殖基地的青蟹黄水病预报模型,(Y)=-0.088+0.00026TV+7.179SC.检验表明,该模型具较高拟合度,可以用来测报黄水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蜕壳不遂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养殖锯缘青蟹(SayllaSerrata)发生蜕壳不遂病是影响青蟹养殖最为严重病害之一,我们经过三年的生产观察分析及防治试验,认为该病害主要由水环境突变,病菌感染引发,也与青蟹特殊生理生态有关,经采取措施防治,效果良好。一、病症及危害青蟹养殖生产中,放养秋苗越冬养殖是广东省汕头地区主要生产形式,该病即发生于每年秋季放养的青蟹,于10月份(农历寒露前后),当第一次寒潮初至时,大量体重150百左右的青蟹发生蜕壳不遂共死亡,且以适龄临交配雌蟹为较多,能完成蜕壳的青蟹则极多感染弧菌,在继续养殖过程中逐渐恶化死亡,病…  相似文献   

7.
养殖锯缘青蟹病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台州是全国主要青蟹养殖区之一,2006年台州市青蟹养殖面积8941.8公顷,产量1486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随着青蟹养殖面积的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来,台州市三门、温岭等地连续发生养殖青蟹大规模死亡事件,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为掌握青蟹病害流行情况,更好地解决锯缘青蟹养殖病害问题,我们承担了台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锯缘青蟹重要病害的防治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因肉质鲜美、生长快速而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害问题也越发严重。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PCR跟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拟穴青蟹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易感性和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拟穴青蟹是WSSV的自然宿主,自然携带率为8.47%。WSSV可通过口服途径感染拟穴青蟹,并在拟穴青蟹体内快速增殖,注射感染5 d后,病毒量达到感染1d时的1.1×109倍,当病毒累积到一定量后即可致死拟穴青蟹。研究表明,拟穴青蟹是WSSV的天然宿主,在虾蟹混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摄食WSSV感染虾而带毒或发病,并因此成为WSSV传播媒介,从而对虾蟹混养条件下WSSV的防治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严天鹏 《齐鲁渔业》2006,23(3):38-39
锯缘青蟹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是90年代末海水虾池经受了暴发性虾病危害后虾农普遍认同的较好替代养殖品种。我市(福建龙海)有海水虾池1667 hm~2(2.5万亩),其中近1333 hm~2(2万亩)混养青蟹。 2004年,我市青蟹养殖出现较严重的病害,纤毛虫寄生、白芒病、红芒病以及有柄蔓足类茗荷尔寄生青蟹鳃部造成呼吸不畅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去年春、夏季气候异常,温差大,雨量集中、偏多;沿海水质条件降低以及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等。青蟹疾病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尽量排除致病因素, 从增强青蟹体质、提高自身免疫抗病力入手,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创造优良养殖环境,减少减轻疾病发生,使  相似文献   

10.
薛勇 《水产养殖》2005,26(5):35-36
青蟹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天气、水温、水质及盐度的突变: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害生物的侵袭:环境污染;饵料变质等,都有可能使青蟹患上疾病。随着青蟹养殖规模扩大及养殖时间的推移,青蟹的病害已逐渐被养殖者及研究人员所重视和认识。本文简单介绍了青蟹几种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8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8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溃疡病、鳜鱼虹彩病毒病、诺卡氏菌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粘孢子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本尼登虫病、鳖红底板病、白点病和白底板病、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病、对虾白斑病、红腿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2.
一、1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1月份监测到的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小瓜虫病、青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鲍苗脱板症、鳖腐皮病和红底板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刺激隐核虫病、对虾红腿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13.
应用PCR方法检测患“黄水病”锯缘青蟹中的血卵涡鞭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水病"是目前锯缘青蟹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病蟹主要症状表现为肌肉白浊,体液呈土黄色或浊白色牛奶状。因该病流行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青蟹养殖业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地影响了青蟹养殖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从病蟹体液中发现大量疑似血卵涡鞭虫的寄生原虫,应用已建立的梭子蟹血卵涡鞭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对患"黄水病"青蟹进行检测。结果从患病青蟹组织的DNA中扩增出产物大小为585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经序列分析比较,与三疣梭子蟹上发现的血卵涡鞭虫的序列同源,同源性达99.7%。综合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组织病理学、电镜观察等分析结果,初步确定血卵涡鞭虫是引起养殖青蟹"黄水病"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14.
正青蟹是我省主要传统特色养殖品种,但由于自然养殖环境劣化等问题,2004年后开始出现严重养殖病害,产业规模及效果快速下滑。近年来,粤东与闽南地区都在研究尝试了一种"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装置养殖青蟹模式",俗称"蟹公寓",主要试验对象为拟穴青蟹。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盒,各养殖盒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按行、列布置形成矩阵式养殖组合结构,养殖组合结构通过循环水管,利用水泵动力与蓄水池或海区的水交换。  相似文献   

15.
何玉贵 《科学养鱼》2005,(11):52-52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肉质鲜美,卵巢更具美味,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也是向海外活运远销创汇的海产品。近年来,对虾养殖业滑坡,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而青蟹易养殖,东南沿海各省、市掀起了青蟹养殖高潮,青蟹苗种供不应求,天然苗种不稳定,价格高,而大量生产苗种十分困难,制约了青蟹养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苗过程中病害多。笔者多年来从事青蟹育苗技术研究,在保证生物饵料的基础上,只要控制好青蟹育苗各阶段的病害,就完全可以生产大量的青蟹苗种。现将这些年来在青蟹育苗过程中防治病害的方法总结如下,供从事此类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建青蟹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青蟹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二,青蟹养殖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重要的海水养殖业。本文回顾了福建省青蟹养殖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养成技术、苗种技术、病害防治和遗传育种等内容。探讨了影响青蟹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浙江省三门县围塘青蟹养殖发展很快,2003年,全县围塘青蟹养殖面积达8.5万亩,产量13300t,产值达5.2亿元,产值占该县大农业比重的1/3。但随着青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病害的影响也相应复杂,下面就该地区围塘青蟹养殖经常发生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黄水病症状为患病蟹体消瘦,体色灰暗,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白色,或关节边缘发红(健康者关节部为蓝色),折断关节可挤出浊白色的脓液,打开蟹盖有浊白色组织液沉积,病蟹往往爬到塘堤或涂面上死亡。此病以5月下旬~6月初及9月~10月为高发期,养殖青蟹的死亡率达3…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浙江省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已覆盖慈溪市、北仑区、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鄞州区和余姚市共七个测报区。五月份主要对大黄鱼、鲈鱼、南美白对虾、青蟹和甲鱼等进行了病害测报,并测报到七种病害,其中大黄鱼和青蟹没有监测到病害,测报点的南美白对虾还将陆续放苗,测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2012,(3):42-42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科成发[2011]324号文件,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申报的《锯缘青蟹病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荣获2011年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总结锯缘青蟹的亲蟹培育技术和人工育苗技术,以及在锯缘青蟹繁育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