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胰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4例胰腺癌患者多排螺旋CT图像,进行平扫及多期的增强扫描情况、CT征象进行方法评价及术前评估。结果 胰腺-肿瘤增强密度差有显著意义,肿瘤密度低于胰腺密度。通过影像分析,发现增强扫描采用胰腺期门静脉期对胰腺癌及肝转移的诊断和可切除性的评估更有意义。结论 在胰腺癌的诊断中采用上述方法使用多排螺旋CT能够明显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及做出有价值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手术证实的胰腺癌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进行后处理,包括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及胰腺灌注成像,重点观察胰腺周围结构与邻近血管、胆管的关系。结果所有病例胰腺轮廓均显示清楚,在多方位重建图像上可清晰显示胰腺肿瘤与正常胰腺以及周围组织的密度差异、浸润程度,可直接观察到胰管及总胆管扩张程度。CT评价手术可切除9例,占29%。实际手术切除8例,占25.8%。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无创性检查胰腺肿瘤的一种有效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道东  江功远  尹劲东 《安徽医药》2012,16(11):1632-1633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2例术后病理证实胰腺癌的双期螺旋CT扫描图像,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注射后20-25s)和实质期(注射后50~60S)扫描,测量各扫描时期肿瘤和正常胰腺组织的CT值。观察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一胰腺正常组织之间的最大密度差为动脉期(70±15)HU,与平扫及实质期期密度差有显著差别(P〈0.05)。病灶与周围动脉之间的关系于动脉期显示清楚,与周围静脉及脏器之间的关系于实质期观察清楚。结论动脉期时可获得肿瘤~胰腺密度最大差值,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满足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鲁勇  李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14-115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在临床中诊断胰腺癌中体现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以南大二附院及我院在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46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螺旋CT双期扫描的CT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和其肿块平扫得到的CT值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胰腺组织的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增强值比较也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肿瘤组织的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增强值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还可以对切除术的可行性进行很好的评估,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32例,分析胰腺癌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结果 32例胰腺癌患者,其中胰头部21例,胰体部8例,胰尾部3例;肿瘤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动脉期及实质期均表现为低密度。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在胰腺癌的诊断及手术切除性的判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胰腺癌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疑似为胰腺肿瘤患者进行胰腺平扫、动脉期、胰腺实质期、门脉期扫描,测量正常胰腺和肿瘤组织各时相的CT值。并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胰腺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着重观察胰腺周围结构及肿瘤与邻近血管、胆管的关系。结果 128层螺旋CT图像可清楚、直观地显示胰腺癌本身及对胰腺和胰周管道结构的侵犯,动静脉、胆管及受侵后改变,并可同时显示管道周围毗邻解剖结构。结论 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楚、直观地显示胰腺癌本身及对胰腺和胰周管道结构的侵犯,对胰腺癌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是否手术切除预先作出评估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胰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探究两组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92.00%)明显好于对照组诊断的准确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胰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便于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无创性、简单易行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动态扫描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利用螺旋CT动态扫描诊断胰腺癌49例,以期提高时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常规扫描层厚10mm,发现胰腺肿块,增多行薄层扫描。2mm准直器的宽度,3mm床进,1~1.5mm重建。仍不能达到诊断目的时,行增强扫描胰腺期注射造影剂后30秒扫,门脉注射造影剂后60~65秒扫。根据需要再行肿块延时扫描,延时时间5~15分钟不等。结果 自1998年初我院购进螺旋CT至2003年12月底,共查出胰腺癌49例。属于早期诊断的有8例。(直径≤2cm)。共有11例进行手术,有5例成功切除。结论 螺旋CT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平扫即可清楚地发现病灶。薄层扫描能较好地显示出病灶的内部结构及边缘情况。特别是对胰周脂肪间隙是否消失、临近脏器有无侵犯更准确。动态增强扫描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癌的大小、形态、血供等情况,对小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帮助极大。  相似文献   

9.
李彬 《中国医药》2010,5(5):428-430
目的评价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多期薄层扫描技术在早期胰腺癌中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MSCT多期薄层扫描并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期胰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经MSCT多期薄层扫描比较正常胰腺组织和肿瘤在平扫和多期扫描中的增强变化,依照CT影像征象诊断胰腺癌并行手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早期胰腺癌的直接征象是胰腺内弱强化肿块,间接征象是胰、胆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及胰腺轮廓改变,肿瘤胰腺对比,胰腺期和门静脉期分别为(47.08±20.39)Hu和(28.77±16.23)Hu(R=2.533,P〈0.01),42例中诊断为可切除性肿瘤敏感度为89.6%,特异度为90.3%,对可切除病灶诊断符合率为92.8%。结论MSCT多期薄层扫描应作为首选方案,可获得清晰的胰腺自身、胰周血管和胰胆管等结构的解剖图像,还可检测出肿瘤血流动力学改变,显著提高了胰腺微小肿块的检出率,有助于对肿瘤术前精确分期和手术可切除性的判断,是发现早期胰腺癌的最佳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是常见且预后较差的疾病.螺旋CT对诊断与术前分期有较大优势,CT双期增强扫描明显提高病灶与正常胰腺的密度对比.回顾分析2005~2006年5月11例胰腺癌病例,目的在于探讨、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1.
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笋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20-1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证实的胰腺癌的MSCT三期增强扫描资料,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影像表现、邻近血管及脏器是否受侵等。结果38例中平扫呈低密度的21例,11例呈略低密度,6例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强化。结论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83-8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胰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螺旋CT诊断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动脉期、胰腺实质期、门脉期三期扫描。结果:胰腺实质期胰腺-病灶增强差值明显高于动脉期和门静脉期,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CT和术中证实血管、器官受侵指征及肿物不可切除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胰腺癌准确率较高,特异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及其在腹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9年1至12月进行腹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进行病例抽取,对60例患者采用门脉、动脉双期扫描方式,利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以及多平面重建等技术进行动脉和门静脉期血管三维重建。结果①本组病例扫描结果较为清晰,重建后的结果能清楚的显示所需要动脉血管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肿瘤切面的重建可准确清楚地的显示肿瘤与周围主要血管及脏器的关系。②并清晰反映管壁的形态,管腔改变及血管阻塞等情况。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肿瘤与其周围血管之间的接触、包绕等关系,亦可清晰的显示血管壁的形态及是否有管腔狭窄和梗阻,对血管直观显示优于其他方法,作为一种准确、快速且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腹部肿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价及介入治疗等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一年来由于胰腺癌来我院就诊的患者50例,对其分别进行超声检查、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检查对于肿瘤结果的判断准确率高达97.3%,对于淋巴转移的判断准确率达到39.2%,对于远处转移的判断准确率达43.6%,结果显著高于超声检查。CT检查判断肿瘤分期准确率为97.3%,显著高于超声检查;CT检查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结果各项指标都明显的由于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检查能够很好的评价胰腺癌瘤体的大小,并且可以比较准确的对胰腺周围血管的受累情况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于肿瘤分期和手术切除性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胰腺癌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方法测量统计成人胰腺的影像形态学数值,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影像资料。方法对168例成人进行64排螺旋CT下平扫加增强扫描后处理数据。统计测量胰腺体积、形态、胰腺与脾脏的关系。所得数值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统计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利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重建后,胰腺形态位置直观。胰腺平均体积(122±25)cm3,胰腺体积与年龄相关,男性组大于女性组(P<0.05)。轮廓光滑106例,分叶54例。胰尾与脾门紧贴者50例,占31.3%;分开者102例,占63.8%;胰尾越过脾门者8例,占5%。结论成人胰腺体积与年龄、性别相关,胰腺萎缩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大于女性。64排螺旋CT可以作为解剖学手段,应用于成人胰腺及周围毗邻的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结节性疾病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收治的62例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时所用方法分为超声诊断组与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组,每组31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组漏诊3例(9.68%),误诊4例(12.90%),确诊24例(77.42%);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组无漏诊发生,误诊1例(3.22%),确诊30例(96.77%),可知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组确诊率96.77%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组特异度、灵敏度与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下的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为疾病及早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及研究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为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再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分析两次扫描检测的结果。结果采用增强扫描技术之后,对疾病的诊断更加充分,大大地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经扫描后得出最终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13例,前列腺癌17例。其中单纯前列腺腺癌12例、鳞癌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腺癌4例。结论在平扫基础之上的增强扫描,可以更加明显的显示出患者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及结构特征等资料,根据清晰的影像资料可以更加科学地对患者的疾病做出诊断,为前列腺癌的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成年人胰腺影像解剖学的差异性,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影像资料。方法:通过64排螺旋CT对200例正常成年人胰腺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通过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重建,观察胰腺与脾脏的关系以及胰腺影像解剖学差异。结果:重建胰腺形态直观,轮廓光滑123例,分叶64例。胰尾与脾门紧贴52例,分开125例,胰尾越过脾门10例。胰腺平均体积(122.43±21.08)cm3,胰腺体积与性别有显著差异,男性组大于女性组(P<0.05)。结论:成人胰腺体积与年龄、性别相关,胰腺萎缩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大于女性,64排螺旋CT扫描对胰腺与周围毗邻关系鉴别诊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软骨的显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软骨的显示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13例肋软骨骨折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三维重建,在横断位、MPR、VR图像上对肋软骨的显示进行分析。结果 76.7%的正常肋软骨可以清晰显示,94.7%的肋软骨骨折可以显示。结论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是目前显示肋软骨和诊断肋软骨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例手术治疗诊断肠梗阻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并将其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66例中,肠道肿瘤24例,粘连性肠梗阻17例,肠扭转6例,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胆石性肠梗阻6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脐疝2例,腹股沟疝3例,阑尾炎2例,腹腔脓肿1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84.8%.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成像能更清晰地显示急性肠梗阻病变,提高CT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