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健  李维仲 《流体机械》2008,36(1):77-79,25
介绍了用ObjectARX2002和VC 6.0对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Auto CAD2002二次开发的实用技术.详细介绍了工艺计算模型,包括物性参数子程序、参数选取、传热面积的计算和传热系数的确定.针对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双筒结构作了算例说明,绘制出了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上筒、下筒和溶液热交换器图.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技术可缩短设计周期以及设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张振迎 《流体机械》2008,36(3):76-81
针对用于空调系统中的湿空气循环制冷机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循环中各部件建立了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循环压比、空气湿度、设计参数、部件效率等相关因素对循环性能和送风温湿度的影响,指出了湿空气循环制冷机的特性和提高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应用情况,对其水冷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热管风冷烟气废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凝器和吸收器的观点,详述了基本原理,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冷却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可以充分利用低品位能源作为驱动力的Einstein制冷循环的研究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原始Einstein循环加以改进.使用电加热模拟制冷机中的外部驱动能源,介绍了制冷机各个性能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提供了在LabVIEW平台上开发的制冷机数据采集框图.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发动机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构特点,并结合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性能,提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发生器由改造后的汽车发动机缸盖部分和冷却水系统部分共同组成,将溴化锂溶液充注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空腔内,代替原来的冷却液,进而实现制冷效果。本文实现了用一个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代替现有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和发动机冷却水系统,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单压吸收式Einstein循环制冷机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单压吸收式Einstein循环制冷机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制冷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部分的设计说明.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单温级和双温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溶液循环倍率的区别,阐明了确定双温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溶液循环倍率应该遵守的准则。  相似文献   

8.
对逆布雷顿循环空气制冷机的各个部件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对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对40W/20K单级G-M制冷机系统的蓄冷器进行了结构设计,根据计算传热学和变质量系统热力学的理论,建立了G-M制冷机蓄冷器的物理模型和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得出了蓄冷器的温度分布规律,为大冷量制冷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换热器的聚合体,设计时一般应进行热力、传热、结构等方面的计算,以便确定各换热设备的结构尺寸。一、热力计算热力计算的任务在于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对制冷量、冷媒水温度、冷却水温度和加热蒸汽压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制冷循环的计算,以确定机组的运转参数,从而求出各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各工作介质的流量,为传热和结构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由于目前国内没有高温区溴化锂溶液的i—ξ图,因此状态点的确定,除了借助于现有的i—ξ图,还必须应用溴化锂溶液的P—t图和一些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家用空调的高耗电和噪声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家用太阳能气泡泵吸收式空调装置。该装置采用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并以气泡泵代替传统的机械泵。在空调制冷量为16.5kW和制热量为18.0kW的设计要求下,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内径为0.05m和沉浸高度为0.5m的气泡泵、集热面积为20m2太阳能集热器以及容积为1m3的蓄热水槽。最后,将该装置与普通家用空调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太阳能气泡泵吸收式空调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与太阳能热利用结合的单压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对该系统部件进行了热力性能设计计算并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对系统COP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相应影响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理论可行,但总COP较低;提高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发生温度均有利于提高系统的COP,但提高具有局限性,并展望提高系统COP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流体机械》2015,(7):63-66
热虹吸泵是小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核心部件,对制冷机的运行及工作性能起关键影响。本文根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设计要求,以热虹吸泵理论模型和性能模拟结果为指导,进行了热虹吸泵沿程加热可视化试验装置的方案设计和部件设计,搭建并调试成功试验装置。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加热量、系统压力和沉浸比等因素对热虹吸泵提升性能的影响,分析得知,对于热虹吸泵提升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加热量,次要影响因素是系统压力,沉浸比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尹述平  王国华 《流体机械》2004,32(10):32-34
针对热电厂锅炉连排水直接排放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及热污染问题,在对已有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改用锅炉连排水的热力性能分析及喷射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喷射技术实现了锅炉连排水冷暖联供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气泡泵进行分析,提出利用气压泵代替现有单压吸收式制冷机内气泡泵,并对气压泵工作原理与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用饱和浓氨水作工质,分析了在一个循环内,气压泵的能耗与提升效率,得出气压泵效率约为传统气泡泵效率11.6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三维可视化方法在吸收式制冷机变工况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数学模型,通过改变两个主要控制参数改变机组工况,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处理,直观地绘制出制冷量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曲面,为变工况性能分析及变工况控制参数搭配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搭建了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装置试验台,采用无量纲方法定义气泡泵效率,分析加热功率,沉浸比对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提升性能的影响,并与等量管径(d=10mm)直管形气泡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沉浸比下,随着加热功率增加液体提升率先增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同样气泡泵效率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不同趋势在于气泡泵效率存在峰值,且峰值随沉浸比的减小逐渐向右移动,最大率值从0.49降低到0.16;而与等量管径直管气泡泵对比中,在沉浸比0.5加热功率P=350W时,变截面直立管气泡泵提升优势明显,效率高出等量管径直管气泡泵效率9.2%。本文研究成果为变截面提升管气泡泵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拓宽了气泡泵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8.
根据齿轮啮合原理,通过推导齿轮啮合点和转角的运动学关系,得出了内啮合齿轮泵排量的精确计算公式,同时结合界面化的程序设计为排量计算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了便利,并利用3种不同型号的内啮合齿轮泵参数对该公式进行了排量验证,最大误差在3%左右,可为泵的结构参数选择和设计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