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品 《重庆医学》2007,36(19):1913-1914
放射治疗已有100多年历史,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需要不同目的的放射治疗参与,包括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或姑息性放疗.肿瘤放射治疗学包括放射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技术)、临床放射生物学和肿瘤放射治疗临床三大部分,其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放射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技术)成为发展最迅速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教学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放射肿瘤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放射肿瘤学包括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肿瘤放射生物学基础、肿瘤影像学基础、临床肿瘤放射治  相似文献   

3.
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精确放疗已开始应用于胸腹部肿瘤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在胸腹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中,肿瘤会随呼吸运动而上下、前后、左右移动,要么肿瘤在放射靶区之外,要么正常组织移入靶区之内而受照射,从而导致疗效下降,正常组织损伤加重。因此,如何控制呼吸运动就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很多医院都使用了医科达的主动呼吸控制系统(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ion,ABC)。ABC是使用一种仪器在呼吸的特定时相使患者强制屏气,将呼吸临时暂停在呼吸周期的某一阶段来控制呼吸,进行定位和放射治疗。它是目前应用于胸腹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一项新技术。现就其工作原理、操作步骤、特点和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具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均匀性,正逐步取代传统二维放射治疗成为头颈部肿瘤主流的放射治疗手段.但是调强放疗过程中,摆位误差,治疗方法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等,影响调强放射治疗的精准性,可能导致靶区欠量和(或)造成额外的并发症.自适应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它通过患者的先前的治疗图像、受照射剂量等反馈信息对原治疗计划重新优化和调整,能够修正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的肿瘤靶区范围和提高疗效.在自适应放射治疗(adaptive radiotherapy,ART)技术的应用下,放疗技术会更加精准化、个体化.对AR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谭巧玲  吴永忠 《重庆医学》2006,35(24):2278-2279
放射治疗足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对于一些放射抗拒肿瘤,因其放射敏感性低,放射治疗的价值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肿瘤的基因放射增敏研究十分活跃。本文综述基因放疗的分子靶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肿瘤放射抗拒是限制放疗疗效、肿瘤复发转移的主要因素。在DNA受损的情况下,细胞内DNA损伤应答随之被激活。研究发现DNA损伤应答不仅影响肿瘤发生,还与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密切相关,这使其成为肿瘤临床治疗极具前景的靶点。一些针对DNA损伤应答的小分子抑制剂的临床一期实验也正在进行中。本文将对DNA损伤应答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DNA损伤应答关键基因和重要路径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陈东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5):240-242
在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仍占重要位置的今天 ,放射治疗仍为肿瘤局部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人们对肿瘤分子生物学认识的提高及计算机高科技相关学科的进展 ,肿瘤的放射治疗已不满足于二维粗略的解剖学定位、带有明显治疗反应及一些并发症的肿瘤控制率 ,而是正在朝高水平的治疗迈进。突出表现在目前放射物理及技术角度的精确放疗 ,与各学科联合渗透 ,对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时间剂量体积研究的深入 ,和未来与分子基因工程结合真正的生物靶向调强治疗。1 精确放疗有人早在 5 0年代就设想让放射治疗射线的高剂量区向手术刀一样按肿瘤形状“切…  相似文献   

8.
《福州总医院学报》2006,13(2):83-83
王锦泰。男,主任医师。现为全军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委员。福建省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顾问。曾任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组长。长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对胸腹部肿瘤及头颈部肿瘤治疗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全国最早研究及开展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即X-刀),以及贲门癌的放射治疗和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我院肿瘤科于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共行放射治疗肺癌、食管癌患者12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1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肿瘤放疗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放射肿瘤学的发展也是如此。放射肿瘤学是通过电离辐射作用,对良、恶性肿瘤和其他一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专科学科。肿瘤放射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控制或杀灭肿瘤而降低正常组织的并发症概率,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具有穿透力的X射线,1902年X线用于治疗皮肤癌,放射肿瘤学已经建立和发展了一百余年,放疗理论、设备、技术和疗效等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1.
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但患者之间存在的固有放射敏感性的差异显著地影响了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探讨细胞增殖凋亡生物标记物与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相互关系.预测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从而使治疗方案个体化是放射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就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体部X线三维适形放疗的固定和摆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自力 《华夏医学》2002,15(1):94-94
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 ,不论是根治还是姑息放疗 ,在于给肿瘤区域足够的精确的治疗剂量 ,而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受照射量最少 ,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 [1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能够使高剂量分布的形状与靶区 (病变 )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一致 ,同时避免了对周围重要器官的照射 ,它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 [2 ] 。我院自2 0 0 0年 2月开展 X线三维适形放疗以来 ,收治 70例 ,现将体部肿瘤 X线三维适形放疗的体位固定、治疗摆位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真空袋由一个真空阀门和一个装入塑…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肿瘤。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放射抗性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容易引起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寻找增加放射敏感度的有效靶点是改善放疗效果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关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增敏靶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庞庆新  黄伏莲 《上海医学》1996,19(10):614-615
激素配合放射治疗胸部肿瘤解放军第二○三医院庞庆新,黄伏莲,卜英才,吴丽明,姜海燕为了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更有效地提高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减轻放射反应,我们采用激素配合放射治疗胸部肿瘤。结果,激素能有效地改善放射线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使治疗质量有了...  相似文献   

15.
肿瘤放射治疗学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剑  肖绍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5,9(9):i001-i001,787
近年来,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肿瘤的放射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和放疗临床三大方面,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肿瘤细胞遗传特性改变、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以及肿瘤组织内乏氧,使得肿瘤组织内存在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细胞群, 往往导致单纯放射治疗的失败。因此,改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敏感性是肿瘤研究的热点。随着肿瘤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对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机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本文将近年来与肿瘤放射敏感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放射仪器的发展及对放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治疗及预防的进一步研究,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然而肿瘤放疗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放射性食管炎(Radioactive Esophagitis RE)、放射性心肌损害等并发症仍然没有更好的治疗及预防办法,这就导致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并且各种并发症不仅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也是放射治疗后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放射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及较少放疗后各种并发症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个体因素、同步放化疗、放射物理学因素、基因水平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我国华南地区较为高发,尤其是广东省,又被称为“广东癌”。由于鼻咽特殊的解剖位置及良好的放射敏感性,使得放射治疗成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患者在鼻咽癌放疗结束后经常会出现肿瘤残留。目前对于肿瘤残留的诊断、治疗以及肿瘤残留对预后的影响尚存在很多争议。对于肿瘤残留的诊断,有多种方式,如各种不同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活检等,我们应充分发挥各种检查手段的优势、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需及时、有效地判定肿瘤残留,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针对残留病灶的处理,需要结合病灶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等来制定治疗策略。既往的多个研究表明,肿瘤残留患者预后更差。本文就鼻咽癌放疗后肿瘤残留的有关问题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重粒子束放疗技术进展赵东晖(医学工程处)随着放射治疗技术装备的日臻完善、放射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日益深入和肿瘤放疗临床经验的积累,放射治疗对早、中期肿瘤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癌症患者中约1/3以上患者接受过放射治疗。常规放疗用射线是γ、β和χ射线,分别由医用...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宏 《河北医学》2006,12(10):1073-1074
放疗是现代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食道癌等胸部肿瘤均需接受放射治疗.肺是受辐射中度敏感器官,放疗后可使肿瘤临近的肺组织受到放射剂量超过其发生物效应域值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