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制约渗滤液生化处理的关键因子,通过试验得出了改善渗滤液可生化性的途径,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提标、改进工程设计提供借鉴。结果显示,相比低含量,在高氨含量存在下,污泥对渗滤液中有机物的降解率低了24.8%,硝化率降低了1/4~1/6,厌氧水解率降低40.7%;表明了高氨氮含量对净化垃圾渗滤液的微生物具有强烈且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阻碍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的关键。脱除氨可大幅度改善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在吹脱法去除氨氮的过程中,当pH为12、温度为60℃时吹脱效率最高可达99.6%,此过程对渗滤液的COD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唐山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对象,研究了水解酸化提高新垃圾渗滤液、4a垃圾渗滤液和25 a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可行性.实验和实践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年限越长的渗滤液可生化性越差,需要水解酸化的停留时间越长,可生化性提高的幅度越小;当温度为20~35℃时,水解酸化菌的活性较强;水解酸化过程中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氮发生了氨化,释放出氨氮.  相似文献   

3.
袁浩然  邓丽芳  王亚琢  陈勇  黄宏宇 《化工学报》2012,63(10):3236-3242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城市垃圾焚烧或热解处置前一般需经过7~10 d的堆放预处理,预处理可去除垃圾中部分水分、提高垃圾热值,对于垃圾处理质量、热能回收、污染物排放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实验详细跟踪了城市垃圾预处理条件如堆放温度、堆放时间等对城市垃圾含水率、渗滤液产生量和渗滤液组分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对渗滤液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效果的影响。垃圾堆放温度实验结果显示,当垃圾堆放于40℃时效果最佳,此时垃圾减重率适中,所得的渗滤液中B/C比约为0.31、氨氮浓度约为1560 mg·L-1,适宜生化处理。此条件下所得的渗滤液经MFC处理时电池可获得0.29 V的输出电压,且经7 d处理后渗滤液中COD、氨氮去除率可分别达66.2%和87.2%。随后,在最佳堆放温度下进一步考察堆放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最佳堆放温度40℃下,垃圾堆放6 d后所得的渗滤液组分最易于生化处理,其B/C比约为0.32、氨氮浓度约为1520 mg·L-1,经MFC处理时电池可获得0.29 V的输出电压,且经7 d处理后渗滤液中COD、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2.7%、87.6%。综上所述,40℃下堆放6 d是城市垃圾焚烧或热解处置预处理的最佳条件,此条件下,垃圾减重率和渗滤液产生量适中,且所得渗滤液可生化性较强,适合用于MFC产电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常州某家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为例,验证A/O+MBR生化处理"成熟期"填埋场中渗滤液的可行性,此渗滤液具有氨氮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生物工艺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对渗滤液处理的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以溧阳某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为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生物处理的调试运行进行介绍。调试证明,A/O+MBR+RO的工艺组合处理高氨氮低COD的渗滤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陈振雄  范爱军  黎志华 《广东化工》2011,38(11):95-96,53
为了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本实验以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镁为沉淀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磷酸铵镁沉淀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10.0,反应时间为10 min,n(Mg)∶n(P)∶n(N)=1.2∶1.1∶1的条件下,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实现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25%,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反应条件。本研究对于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过高会降低生化处理中微生物的活性,需要进行前处理去除一部分氨氮.作者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用高铁酸钾去除废水中氨氮,在m(高铁酸钾):m(氨氮)=4:1,pH为9时,处理效果最佳,而处理效果受温度影响不大.高铁酸钾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7.
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在长期填埋过程中产生的老龄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处理更为困难。老龄垃圾渗滤液具有氨氮含量高、C/N低、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从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和生物脱氮等方面对国内外该类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老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ASBR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军  袁维芳  陈小珍 《广东化工》2011,38(3):159-160,162
通过ASBR中试反应器处理某垃圾填埋场内垃圾渗滤液,在不调节pH的条件下,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搅拌方式和进水氨氮浓度对ASBR反应器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RT=4 d时,间歇搅拌和氨氮浓度低于800 mg/L时,ASBR反应器达到最佳,ASBR反应器对COD、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为32.04%、10.5%和32.63%,渗滤液可生化性由0.39提高到0.46;进水氨氮浓度大于800 mg/L,即FA〉62.59 mg/L时会抑制有机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在500℃条件下煅烧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研究改性粉煤灰处理淮南市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效果,从而为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提供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垃圾渗滤液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p H接近中性,粉煤灰投加量为3.0 g/L,垃圾渗滤液在低浓度下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垃圾渗滤液初始氨氮浓度为16 mg/L时,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去除率为80.24%。改性后的粉煤灰的吸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2021,(4)
正生活垃圾的处理,无论填埋、堆肥还是焚烧,都会产生大量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结合膜过滤是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最主要的技术,占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量的70%以上。垃圾渗滤液经上述工艺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膜浓缩液,其主要成分是与矿源腐植酸类似的生化腐植酸、无机盐、氨氮及少量人类合成有机物和微生物。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产生的膜浓缩液,最主要是通过回灌填埋场、返回渗滤液调节池、蒸发处理、回喷焚烧及高级氧化进行处置。然而,  相似文献   

11.
老龄垃圾渗滤液高氨氮的电化学氧化及其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垃圾渗滤液高氨氮、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电流密度、Cl-质量浓度、pH、极水比等因素对渗滤液中高NH3-N去除的影响,分析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30 mA.cm-2、Cl-质量浓度5 000 mg.L-1、pH为8、极水比17.8 m2.m-3的条件下,以Ti/RuO2-IrO2-TiO2电极为阳极电解6 h后,NH3-N的去除率、电流效率和比能耗分别为99.9%、35%和91.9 kWh.kg-1。  相似文献   

12.
MAP法预处理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法)去除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25,Mg、N、P的量比为1.3∶1∶0.8,反应时间为2h,搅拌速度为200r/min,沉淀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对氨氮、COD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15、3295mg/L的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1.2%,COD的去除率为26%,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CANON工艺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启动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晚期垃圾渗滤液NH4--N浓度高、C/N低、深度脱氮困难的问题,采用CANON工艺在曝气/缺氧搅拌循环交替的运行方式下,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实现了深度脱氮。系统经过130 d的驯化培养后成功启动,长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NH4--N、TN浓度(mg·L-1)分别为2050±250、1625±75和2005±352情况下,出水COD、NH4--N、TN浓度(mg·L-1)能达到407±14、8±4和19±4,总氮去除率达到了98.76%。在未投加外碳源的情况下,CANON工艺在曝气/缺氧搅拌的运行方式下实现了对晚期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此外,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表明,在该运行方式下能够成功富集氨氧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各占总菌数的19.5%±1.3%和42.7%±5.02%,为CANON工艺用于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黎京士  汪晓军 《水处理技术》2012,38(1):84-86,104
针对杭州市某垃圾填埋场的技术改造要求,采用生物流化床-Fenton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填埋场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通过建立中试装置,着重探讨各工艺单元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生物流化床处理后,氨氮平均去除率可达89.9%,出水氨氮质量浓度稳定低于10 mg.L-1。Fenton单元在系统运行参数为:反应pH为2,n(H2O2):n(Fe2+)=1:1,m(H2O2):m(COD)=2:1,出水pH调整至8,采用两级加药的投加方式,反应时间约为80 min,此时COD平均去除率为71.3%,再经过两级BAF处理后,出水COD稳定低于100 mg.L-1。渗滤液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除总氮外其它指标可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排放限制标准。渗滤液的处理费用约为14.69元.m-3。  相似文献   

15.
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是《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严格控制的、也是传统工艺难处理的一项指标。文中以北京市北神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组合膜-表面活性剂法对其氨氮进行了处理。水样依次通过OSMONICS微滤EW膜和超滤GE膜后,调节膜出水pH值为6.5,加入质量分数0.02%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通过静电引力与NH4+形成大分子的复合态铵,然后经反渗透SE膜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水样清澈透明,无异味,水质达到了GB 16889-1997的一级排放标准,氨氮去除率为99.4%。另外还探讨了水样的pH值、SDBS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MAP法处理高浓度氨氮老龄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国生  颜杰  李红  邵旭  王秀丽 《广东化工》2011,38(5):175-177
针对老龄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浓度氨氮,采用MAP法进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9.5,P∶N∶Mg摩尔比为1.0∶1.0∶1.3,搅拌速度为240 r/min,分两次投加镁盐,在总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NH3-N去除率可以达到94.1%,COD去除率为14.9%。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NH3-N值为97 mg/L,COD值为3086 mg/L,降低了后续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17.
在修复工程中,利用微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通过对填埋场渗滤液坑底活性污泥驯化,筛选出复合菌剂,在异养硝化培养基或基坑废水中培养25 d后,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从830.42 mg/L降至38.28 mg/L,去除率最高达95.4%;总氮平均质量浓度从930.03 mg/L降至330.68 mg/L,去除率最高达66.2%...  相似文献   

18.
何红根  李晔 《辽宁化工》2008,37(1):58-61
由于垃圾渗滤液COD、NH4-N浓度高,并且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污染物,通常,单纯的生物处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高COD浓度的垃圾渗滤液经混凝沉淀后,调节pH=12,进行氨吹脱,经此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Fed-Batch Reactor(FBR)好氧生物处理,比较投加粉末活性碳(PAC)和不投加两种情况下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当PAC投加量为2 g/L时,COD去除率达86 %,NH4-N去除率达26 %.  相似文献   

19.
尹翠琴 《广东化工》2011,38(7):120-12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难处理的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本试验研究针对垃圾渗滤液氨氮浓度高的特点,采用化学沉淀联合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设计了反应器,并研究了该套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反应器对CODcr、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和90%以上,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