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钠泵在血液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20%~30%[1]。透析低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多脱水导致的血容量显著下降,血容量下降超过15%时极易发生低血压,而与总体液量下降无关[2]。2002年2月-2004年12月,本研究对21例在我科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常发生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在透析时使用钠泵400次,以有效地预防低血压的发生,透析1个月后检查透析前后血生化指标,显示血钠浓度变化不明显,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男11例,女10例,年龄48~76岁。其中原发病为糖尿病6例,肾小球…  相似文献   

2.
可调钠+低温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1]20%~30%,低血压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透析不充分和超滤困难,使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是目前血液透析中受到关注的病征.我院内二科血液净化中心采取可调钠加低温透析方法防治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可调钠透析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透析的危重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血管并发症 ,常常引起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 ,造成血液透析时低血压及对血液透析的不耐受[1] 。而可调钠透析技术已逐渐被认识并已常规使用[2 ] ,在控制透析不耐受方面的有效性已逐渐显露。我们对 18例老年患者使用可调钠透析 ,在预防低血压及血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过程中运动对低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对20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MHD)进行规范运动锻炼6个月,记录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观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运动后病人透析耐受性改善,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需要临床处理(补充高渗溶液)例次、需提前结束透析例次较运动前明显减少,透析间歇期血压提高幅度不明显。[结论]运动有预防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作用,可提高透析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输注甘露醇对病人透析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符合标准的60例血液透析病人分别采用标准钠血液透析模式(对照组)与透析中输注甘露醇(观察组)的方法,利用在线容量监测装置(BVM)测定病人透析前、透析后每小时的血容量,同时监测病人血压、脉搏、出汗、恶心呕吐、打哈欠、乏力、肌肉抽搐等症状。[结果]透析3h后,对照组相对血容量(RBV)明显下降,血压明显下降,观察组病人透析中最低血压、RB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方法可明显降低病人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及肌肉抽搐的发生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过程中输注甘露醇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治疗中严重且又常见的并发症,约有20%~40%患者在透析中会发生低血压[1-2].反复出现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患者,因透析治疗不充分,导致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频率明显增加,死亡率增加.了解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相关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透析生存率.本研究通过测定60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水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血液透析引起低血压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在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老年病人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接受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接受常规标准透析.观察6周,分别测量病人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氮、血钠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后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氮、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透析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保持透析过程血压稳定,有效降低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在老年血液透析低血压痛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老年病人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接受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接受常规标准透析。观察6周,分别测量病人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氮、血钠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后超滤量、血肌酐、尿素氯、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透析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或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透析可保持透析过程血压稳定,有效降低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调钠程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易发生的低血压的患者13例,分别给予常规血液透析和可调钠程序透析,监测透析过程中血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可调钠程序透析,能有效防治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中阶段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袁莉  李敏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43-744
血液透析疗法中并发症之一是低血压 ,其发生率为 2 5 %~ 5 0 %[1 ] 。及早发现预防 ,及时处理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 ,对维持透析治疗 ,提高透析质量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2年 6月~ 2 0 0 4年 2月我院行血液透析 86 6例次 ,发生低血压 4 0例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例透析中低血压的老年患者(低血压组)与20例无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观察阶梯状钠模式(SP)和阶梯状超滤模式(UP)、标准透析(SD)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低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超滤量(UFV)增加(P<0.05);血钠、血浆白蛋白降低(P<0.05);尿素氮(Bun)和肌酐(Cr)差异不显著(P>0.05);3种透析模式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UP与SD相比无差异(P>0.05),SP与SD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透析中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该具体分析病情,采用个体化透析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钠模式和超滤模式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收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透析中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并观察标准透析和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透析低血压(P<0.05);②低血压组透析中超滤量增加(P<0.05);血钠、血浆白蛋白降低(P<0.05);血尿素氮和肌酐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超声心动图的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压组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④与标准透析相比,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发生低血压的例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透析中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h、3h、4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57  
目的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低血压的作用,以及其对透析中血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2~65岁(43.46±21.58),透析前血BUN(20.86±4.53)mmol/L,血肌酐(1050.56±253.27)μmol/L,6人4周透析按普通钠、可调钠、普通钠、可调钠各一周方式进行,另外6人按可调钠、普通钠、可调钠、普通钠方式进行,每人每周透析两次,可调钠透析方式按东丽透析机面板上的6个钠档次进行,每50分钟下调一档,根据我中心检测,透析液钠浓度从开始的151mmol/L,至透析结束前半小时降为136mmol/L,普通钠透析组钠浓度为139mmol/L,在透析过程中观察透析低血压的症状及其频数,测定透析前透析后血钠的浓度.结果透析低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大汗淋漓、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减慢、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可调钠透析组,其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低血压的症状和体症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透析前血压与透析中最低血压差可调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透析前、透析后血钠浓度可调钠组、普通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而并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 h、3 h、4 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例透析中低血压的老年患者(低血压组)与20例无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相关因素比较,并观察阶梯状钠模式(SP)和阶梯状超滤模式(UP)、标准透析(SD)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超滤量(UFV)增加(P<0.05);血钠、血浆白蛋白降低(P<0.05);尿素氮(Bun)和肌酐(Cr)差异不显著(P>0.05);3种透析模式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UP与SD相比无差异(P>0.05),SP与SD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 透析中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该具体分析病情,采用个体化透析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恒定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传统透析方法)与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对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2005年4月,对本院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30例,分别采用传统透析方法(对照组)与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实验组)两种模式各进行血液透析各30次,观察病人透析后血压、脱水量、相对血容量下降值(ΔBV)、血浆钠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增加值、尿素氮下降率(URR)等变化情况。结果与传统透析组比较,指数衰减钠及超滤速度模式组透析中血压下降、ΔBV、HCT增加值、护理干预次数明显减少(均P<0.05),脱水量、URR高于传统透析方法(均P<0.05),但两组透析后血浆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透析模式可有效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减少了透析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透析耐受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反复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甘露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近1个月反复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先使用甘露醇治疗6次,再经过1周的洗脱期,再采用低温高钠透析6次,比较前后的2种透析方式中血压及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采用甘露醇治疗平均动脉压(92.70±10.75)高于低温高钠透析的(79.60±11.39)mmHg,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12.5%低于低温高钠透析的4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过程中缓慢静滴甘露醇较低温高钠透析可有效防治透析中低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用于预防透析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对14例在常规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使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模式,比较两种透析方式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的血压。结果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发生低血压频率少于常规血液透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可调钠与超滤曲线透析可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亚南  孙蕊 《护理学报》2009,16(17):35-37
目的 探讨低温联合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对患者透析致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连续4次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2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温常规透析模式;观察组给予低温联合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比较两种模式下患者的血压变化、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体温变化、超滤量及血钠浓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透析过程中最低血压值为(102.05±5.88)/(64.10±4.63)mmHg(1 mmHg=0.133 kPa),较对照组最低血压值(89.00±4.81)/(57.20±4.91)mmHg有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压、肌肉抽搐、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两组超滤量、透析前后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温透析过程中较透析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透析过程中体温较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温联合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较常规常温透析模式能有效维持透析血压,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透析过程中的体温升高,同时可达到常规透析时的超滤量与钠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