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用复合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方法制备葡萄籽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对脱脂葡萄籽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基于单因素试验的条件下,选用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确定复合酶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复合蛋白酶质量比例为7∶3,酶添加量为2%、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0℃、pH 7.4,在该条件下脱脂葡萄籽蛋白的水解度达24.33%,葡萄籽蛋白复合蛋白酶酶解物在质量浓度为120μg/mL~600μg/mL的范围内,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19.25%~41.03%,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与VC、VE相比,葡萄籽多肽用量为0.15%时抗氧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虾壳壳聚糖为原料,纤维素酶为催化剂制备壳寡糖,探讨了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溶液pH值及酶解时间对壳寡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酶解最优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g/dL、酶解温度50℃、溶液pH值4.5、酶解时间10h,此条件下壳寡糖得率达到32.15μg/mL;各因素对壳寡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溶液pH值>纤维素酶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在超临界CO_2状态下通过二次酶解低温脱脂米糠制备米糠粉,以酶解米糠粉得率为指标,先用植酸酶酶解低温脱脂米糠,一次酶解产物的得率为48.2%。经灭酶后再加入质量比为1∶1的碱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酶解一次酶解后的脱脂米糠,在酶添加量4.0%,酶解时间60 min,pH为8.0,酶解温度55℃时,米糠粉得率为79.0%,二次酶解时间缩短了10 min。酶解米糠粉得率较常规酶法生产米糠粉得率提高了14.0%左右,米糠粉在4.26 s内全部溶解。  相似文献   

4.
以脱脂玉米胚芽粉为原料对玉米胚芽蛋白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α-淀粉酶添加量、提取温度、酶解时间、提取pH等提取条件对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主要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以α-淀粉酶添加量、提取温度、酶解时间、pH 4个因素为研究对象进行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3%,提取温度63℃,酶解时间2 h,pH 4.0,所制得玉米胚芽蛋白产品提取率为61.86%。在酸性条件下,经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玉米胚芽蛋白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5.
以水解蛋白得率和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内切蛋白酶和外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内切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7.5,温度60℃,酶解时间6h,酶用量1.5%,水与脱脂可粉的比为7:1;外切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5.5,温度55℃,酶解时间9h,酶用量1.5%,水与脱脂豆粉的比为7:1.在最适酶解条件下,内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水解蛋白得率达到50.6%,外切蛋白酶酶解脱脂豆粉的蛋白水解度为26.7%.  相似文献   

6.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脱脂葡萄籽进行酶解提取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料液比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籽蛋白质水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40 ℃,料液比1∶25(g∶mL),酶用量4%,酶解时间4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为67.85%。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脱脂米糠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脱脂米糠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以及酶加量对脱脂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温度60℃,时间2.14 h,pH 9.48,酶加量250 U/g.此时理论蛋白提取率为81%,实际测定蛋白提取率为79.84%,蛋白制品纯度为65.32%.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皮为原料酶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大豆皮为原料酶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并对影响SDF得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影响SDF得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酶解时间、p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8h,pH4,酶添加量2.5%,酶解温度50℃。在优化条件下,SDF得率为11.84%,纯度高达76.08%。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葵花籽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的研究,旨在制备出颜色和功能特性都较好的葵花籽蛋白。以低温脱脂的葵花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分析研究限制性酶解后再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对葵花籽蛋白脱色效果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对葵花籽蛋白得率、蛋白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蛋白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 ℃、酶解pH 6.0、酶解时间10 min、酶添加量0.8%。在此条件下葵花籽蛋白的L*值为84.5、a*值2.7、b*值12.6,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浅白色,脱色效果显著。限制性酶解结合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葵花籽蛋白质含量和得率分别由90.76%和5.96%提高至97.65%和8.22%,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持水性都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以低温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酸洗、醇洗后酸洗和提取分离蛋白三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前处理,选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考察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大豆肽得率、色泽、气味的影响。确定醇洗后酸洗为较好的前处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底物浓度、酶解pH、酶解温度、加酶量对蛋白水解度DH和大豆肽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5%(w/w),酶解pH8·77,酶解温度56·53℃,加酶量5400U/g蛋白。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22·56%,大豆肽酶解得率为77·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